约在纪元前五世纪左右,释迦牟尼(以下简称释迦)生于印度,约当今日尼泊尔国的西南境(详见三、四、五节)。关于当时全印度的社会情形,现祇从四姓阶级、宗教哲学思想及大小各国势力分布来说。
一、四姓阶级:当释迦诞生时,全印度人民大别之分成四种阶级,(1)婆罗门阶级 Brahman,从事宗教的祭司。(2)剎帝利阶级 Ksatriya,从事战争的武士。(3)吠舍阶级 Vaisya,从事工商业者。(4)首陀罗阶级
Sudra,从事农耕的奴隶们。他们是被印度人祖先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原住民——土人。今年(一九九○年二月)统计,全印度人口约为八亿五千万人,其中,第四阶级(又称不可触贱民
Untouchable)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释迦出身于剎帝利族。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第二说:「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种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婜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妇人一队终无再醮,自余杂姓实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详载」。
二、宗教与哲学思想:婆罗门教是当时印度的惟一宗教。但当释迦出生时代,该教势力已逐渐衰落,代而兴起的是各种不同的修道团体,佛教称它们为外道或异学。原来,印度雅利安人自古起便盛行出家修行。婆罗门教的「法经」中规定人生有四个时期:(1)梵志期,自七、八岁起至婆罗门祭司处学道,即今之儿童宗教教育。(2)家居期,在家结婚生子,维持家庭宗教祭祀。(3)森居期,老年后,飘然一身赴山林洞穴苦修,有时一人自修,有时加入修道团体。(4)乞食期,专门从事苦行,以乞食为生。古代印度人为何特别注重离家修行?这或与民族性及炎热气候有关。
到了释迦时代,由于原有的婆罗门教已逐渐失去人民信仰,再加上剎帝利武士阶级抬头,掌握政权,人民宗教信仰更得自由发展,真是百家齐鸣,诸子学说思想日见蓬勃兴盛。当时在中印度各国首都,均有讲学修道之所,让众人自由发表各种思想意见。释迦本人亦常与他们讨论宇宙人生等各种问题,在佛经中均有记载。当时较有名的有所谓六师外道,六十二见,六派哲学等。
六师外道如下:(1)不兰迦叶,又译富兰那迦叶 Purana-Kasyaka,住在中印度,有弟子五百人,主张无因论,迷悟等一切事没有什么因缘,亦无什么果报。(2)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又译末伽黎拘舍黎子
Makkhari-Gosala,主张众生的一切苦乐非由于行与因,系自然而生。此派故称自然外道。(3)婆若鞞罗迟子,又译散若毘罗黎子
Sunjaya-Belatthiputta,此人相传是释迦弟子舍利弗与目犍连等归依前的师父,他主张舍去一切智能,专心实践修道,当生死劫数尽后便自然可得。(4)阿夷哆鸡舍剑婆利,又译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Ajita Kesa kam baii,主张心物二元共归断灭,无所谓善恶祸福、原因结果及过去末来,惟在现世尽快乐是了。(5)尼揵亲子,又译尼提陀菩提子
Nigantha-Nataputta,即是耆那教的教祖,以为人生是苦,现世之苦全系过去宿作之恶所致,藉苦行等能达解脱地步。(6)彼复迦栴,又译迦罗鸠驮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 或 Kakuda Kaccayana,此人以为一切众生均由「自在天」所作 Makesvara siva。当自在天神快乐时众生快乐,自在天神发怒时众生苦恼。如人杀害众生,但心中并无懊悔,当不致入地狱。但如感到不安而心生懊悔,便即入地狱了,故此派又称无惭外道。
关于六十二见,有「自我及世界的常住论者,死后无相论者……及现法涅盘论者」等。
除以上各种思想外,另又有所谓六派哲学:(1)数论派 Sam Khya,主张神我与自性的二元论,万物由自性开展而成。(2)瑜伽派
Yoga,瑜伽意即冥想、抑制,借着神秘的瑜伽观行而达到解脱。(3)论理派 Nyaya,以为纯粹的苦灭是由真智而起。(4)胜论派 Vaiseshika,宇宙万物系由极微
Anus 而成。(5)声论派 Mimama,分为行思惟派Karma匡imanas与梵思惟派Brahma军manas两派,前者注重吠陀的宗教仪式,后者即相反,主张恢复古时的「梵我一如」道理。(6)吠陀派
Vedanta,即上述的梵思惟派正名。
释迦时代的宗教哲学思想虽极复杂繁多,但除了顺世外道外,有共同之点不少:(1)厌世思想。各学派均几乎都带有浓厚的厌世主义,大家的目的是想如何解决生命问题,达到真正解脱。因此,有人主张苦行,有人主张依赖宗教仪式,有人又主张必须要有信仰……。印度人自古起便有厌世思想,这与印度人民生活的十分穷困,以及极其炎热的气候有关。佛教以后也极端强调苦行。(2)各学派均一致以为不单一切众生要转轮回,甚至连天上的神明也不能避免。有日本佛教学者以为,这个轮回思想,是雅利安人从印度原住民的民俗信仰而得的。(3)大家以为「地水火风」四大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也有再加「空大」而成五大。须弥山
Sumurn 世界观亦由学派时代开始。佛教以后也都撷取了四大与须弥山的教理。(4)大家以为此世界有始有灭,然后又再成立。(5)各派都奉行五戒,不杀生,实语,不盗,梵行,离欲等。佛教以后也讲五戒,主要内容是从上述五戒而来。(6)各派行者都憧憬着一个不生不灭,常恒不变,无时空限制的安乐涅盘境界。佛教以后也讲涅盘,内容与上述涅盘几乎相同。
从研究的立场来看,佛教的主要教理,大多系从婆罗门教,以及当时的各派思想(顺世外道除外)撷取而成。佛教所谓的释迦牟尼「开悟」所得的甚么「教训」,祇是骗骗不懂古代印度宗教思想史的人罢了。
释迦牟尼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学说思想复杂纷纭的时代。他出来后登高一呼,标出三大思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静寂」(其实也等于是各派思想的综和),并主张四姓平等,人人有信仰宗教自由(当时各外道中已有人主张阶级平等及人人信仰自由),于是恒河流域一带的人民惊动了,纷纷前来皈依,于是佛教思想压倒各学派,一枝独秀,在异教外道社会奠下了传道根基。
三、国势分布情形:释迦时代的印度并未统一,各地种族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强国并吞弱国,互相欺凌侵略,各地呈现极度不安。据佛经记载,当时全印度有十六个大国。长阿含经第五阇尼沙经:「有佛弟子,处处命终,佛皆记之,某生某处,某生某处。鸯伽国,摩竭国,迦尸国,居萨罗国,拔祇国,末罗国,支提国,拔沙国,居楼国,般闇罗国,颇漯波国,阿般提国,婆蹉国,苏罗婆国,干陀罗国,剑洴沙国,被十六大国有命终者,佛悉记之。」各佛经记十六个国名,稍有出入之处。经中未见有释迦的祖国「迦毘罗城」国名。这是由于迦城小而且弱,祇是大国拘萨罗国的属地(详见第四节),释迦族人数又不多,故无资格被列入十六大国之内。十六大国国名如下:
(1)鸯伽国 Anga,位于摩揭陀国之东,首都瞻波 Campa。(2)摩竭国即摩揭陀 Magdha,首都王舍城
Rajagrha,释迦时代的中印度大国,佛教的根据地。(3)迦尸国 Kasi,在摩揭陀之西,苜都波罗捺斯 Baranasi,夹于摩揭陀及强国居萨罗之间。(4)居萨罗国
Kosala,又译拘萨罗,首都舍卫城 sravasti,占有印度北部的强国。释迦的小城(部落)受此国支配,亦即拘萨罗的保护「国」。当释迦去世前不久,释迦祖「国」迦毘罗城竟遭此强国率兵消灭。舍卫城亦是佛教的根据地,释迦传道时经常往来于王舍城与舍卫城之间。
(5)拔祇国 Vrji,位于摩揭陀北方,与离车族 licchavi,毘提诃族 Videha 等结成同盟共和国家。(6)末罗国
Malla,在拔祇之北,首都拘尸那揭罗城 Kusinayara。(7)支提国 Ccdi 在迦尸之西,首都憍篔弥 Kansambi。(8)拔沙国 Vatsa,在迦尸之西,支提之南,有时被视作支提,首都憍赏弥。(9)居楼国
Kuru,在恒河上流西岸,约当今日之德里地方 Dehii,首都因特拉布拉斯恪 Indra Prastha。(10)般闱罗国 Pancala,在居楼之东,由北部般阖罗及南部般阖罗两地合成,北地首都肯比拉
Kam Pilla,南地首都肯尼押拘阇 Kanya Kubja。(11)便漯波国 Asvaka,在苏罗国之南,首都补多勒迦 Potalaka。(12)阿般提国
Avanti,在颇漯波之南,首都邬阖衍那 Ujiayani。(13)婆蹉国 Matsya,在居楼之南,位于禅牟那河之西 yamuna。(14)苏罗婆国
surasena,亦在禈牟那河之西,首都末士罗 Madhura。(15)干陀罗国 Gandhara,又称健驮罗,位于印度五河地方西北部,首都咀叉始罗
Taksasila。(16)剑洴沙国 Kamboja,在印度河西岸,位于干陀罗之西南,苜都罗钵底 Dvarapati。
以上所述大致以各主要种族势力分布为主。东方鸯伽国以东,孟加拉地方以及南印度宾陀 Vindhya 山脉以南诸地尚未列入在内。印度现有主要种族约四十五种,约分成二十四百种姓,方言约多至五四四种。纪元前五世纪时,印度种族、国家繁多,宗教、哲学五花八门。在这种环境中,释迦牟尼便于今日尼泊尔国西南境的小城迦毘罗城出生了。这种种复杂多端的时代背景,对释迦的日后弃城出家颇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