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是六道轮回之一,梵名 Naraka,中文音译木奈落迦、泥罗夜、泥犁耶、泥犁、意译地狱。此地是不乐、可厌、苦具、苦器(Joyless
disgusting, hateful, Means of suffering)。大乘义章八末曰:「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乐故,名为地狱……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也……。」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
佛教地狱种类甚多,约可分成三类:
一、根本地狱:八大地狱与八寒地狱。俱舍论卷第九:「一等活地狱………八无间地狱。」第一等活地狱,众生在此受凉风所吹而复生故称等活。第二黑绳地狱,先被黑绳捆;绑秤量,然后斩锯。第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都来加害。第四号叫地狱,众生受苦被迫号叫。第五大叫地狱,更受痛苦,更大声哭叫。第六炎热地狱,大火焚身,极甚痛苦、第七大热地狱,人更炽烈,苦热难熬。第八无间地狱,又名阿鼻地狱(Avicl),佛教以为此乃最重最深最怖地狱,众生在此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如此反复,受苦无间,故称无间地狱。智度论十六称八大地狱为:「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
八寒地狱的名称,诸经所载亦有出入,俱舍论第十一:「复有余八寒木奈落迦,其八者何,一额部陀……,人摩诃金本特摩……。」(另见立世阿昙论第一地动品,涅盘经十一,智度论十六,长阿含经第十九)第一頞浮陀地狱
Arbuda,众生因寒冷而生庖。第二尼刺部陀地狱 Nirarbada,因过寒而身生疱破裂。第三阿咤咤地狱 Atata,因太冷,众生只能从口中发出
Atata,Atata 的声音。第四阿波波地狱 Apapa or hahava,因更冷,祗能发出这种声音。第五虎虎婆地狱 Huhava or
Hahadhara,因实在太冷,祗能发这种声音。第六嗢金本罗地狱 Utapala or Ulotapala,在此冻得皮裂身青,有如青莲一般。第七金本特摩地狱
Padama,冻得皮裂身红,有如红莲一般。第八摩诃金本特摩地狱 Maha Padma,因严寒而身裂,如同大红莲一般。
原则上,八热地狱(八大地狱)是最根本地狱,八寒地狱不过属于八大地狱之内,因每一大地狱中又再有十六小地狱(详见下段),而八寒地狱则仅是小地狱中的部份而已。增壹阿含经第三十六:「名为八大地狱,一一地严有十六隔子。其名优金本地狱、金本头地狱、拘牟头地狱、分陀利地狱……。」另见大智度论第十六。
二、近边地狱:在八大地狱中,每一大地狱又各有十六副地狱,或称十六小地狱。每一大地狱之四门,各有四所受苦之处,「一煻煨增。请此增内没膝,有情(即众生,龚)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煻烂坠……。二尸粪增……有情游彼皆为此虫钻皮破骨食其髓。三锋刀增……皮肉与血俱断碎坠……。四烈河增……被燕被煮骨肉糜烂……。」(俱舍论第十一)八大地狱,如每一大地狱中的十六个副地狱,共计百三十六个地狱,这是佛教公认的地狱数目。如根据智度论,则以八寒冰,八炎火为近边地狱,见该论第十六。
增壹阿舍经第三十六另举有十六十地狱名:「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其名优金本地狱、金本头地狱、拘牟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未曾有地狱、永无地狱、愚惑地狱、缩众地狱、刀山地狱、汤火地狱、火山地狱、灰河地狱、荆棘地狱、沸屎地狱、剑树地狱、热铁丸地狱,始是此十六隔子不可称量。」
但在「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却广说十八种小地狱,「所谓苦者,阿鼻地狱、十八种小地狱、十八寒地狱、十八黑闇地狱、十八小热地狱、十八刀轮地狱、十八剑轮地狱、十八火车地狱、十八沸屎地狱、十八镬汤地狱、十八灰河地狱、五百亿剑林地狱、六百亿刺林地狱、五百亿铜柱地狱、五百亿铁机地狱、五百亿铁网地狱、十八铁窟地狱、十八丸地狱、十八尖石地狱、十八饮铜地狱、始是众多地狱。」(另参十八泥犁经)我国民间所称的十八层地狱,也许由这十八种小地狱讹传而来亦未一定。如说佛教地狱有深浅高下,那末祗有八层,由等活地狱逐渐下去,直至最深的无间地狱为止。但并无「十八层」那么多而深的地狱。
三、孤(独)地狱:Lokan tarika isolated hells 这类地狱不属上面的各种地狱范围,而是在山谷、旷野、空中等处。大毘婆沙论卷百七十二;「瞻部洲上亦有边地狱及独地狱,或在谷中、或在山上、或在旷野、或在空中,于余三洲唯有边地狱独地狱无大地狱……。」
佛教地狱位于我们现住世界(南瞻部洲)的地下四万由旬处,一由旬约合今日约三四十里。无间地狱纵广高各有二万由旬,其上一万九十由旬处有其它七大地狱,它们一一纵广一万由旬。「此瞻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木奈落迦……彼底去此四万踰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俱舍论卷第十一)但另说地狱位于环绕大海周围的大金刚山与第二大金刚山之间,在两界之间最狭处八万由旬底下。(见长阿含经第十九,大楼炭经第二泥犁品,立世阿毘昙论第一地动品等处)。关于南瞻部洲及大海等,请阅第七篇「世界观」佛教部份。
地狱中也有岁月。人的六十岁等于地狱中的一日一夜,又说,无间地狱中众生的寿命是一个中劫(俱舍论第十一)。八十中劫成一大劫,一大劫的年代是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但佛教并未说明,众生在此地狱中刑期满后再去那里?
地狱中有鬼王阎罗王及其部下,各种狱卒。阎王。梵名 Yama(耶摩),又称琰魔、焰摩,原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夜摩神,佛教予以采用,并把牠变成地狱之主。阎王有一妹,名阎美(Yami),兄管男鬼,妹管女鬼,说也有趣,佛经又称身为众鬼之王的阎罗,每天仍要受众鬼凌辱刑罚之苦,「有大狱卒,提阎罗王,卧热铁上,以铁钩擗口使开,洋铜灌之……。无不焦烂,受罪讫已,复与诸女,共相娱乐。」(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地狱中的狱卒,有夜叉、牛头马面及猪羊狐狗大鸟……等头形的怪物,牠们日夜不断用各种方法刑罚众生。地狱中另有「地藏王菩萨」,他的工作却与阎罗王相反;阎罗王审判众生,而地藏王却要从阎王手中抢救众生脱离痛苦,在思想上双方起了矛盾。详情请阅「景风」季刊第十七、八期中拙文「佛教的地藏菩萨」及二十期「佛教的阎罗王」。
阎罗王思想后来被我国民间吸收混合,产生了「十殿阎王」说。(请注意,佛教从未讲过十殿及十王)。十王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请注意,原为地狱之主者,现降低成了十王中的一王),卡诚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道教在四川酆都城的地狱,是受了佛教地狱的影响而成,共有一百三十八个,比佛教多了两处。
佛教的地狱特征可总括如下:一、地狱不单有火、也有冰、有冷有热。这可能与印度的地理有关,印度西部北部极寒,中南部却极热。二、有上下深浅之别(十八泥犁经)。三、有各种刑罚,花样百出,不可思议。使人不得不怀疑,写佛经者把人间世界的诸景象,如屠杀动物时割舌头,肢解身体,及煎炸各种食物等情形,都搬到地狱中去应用了。四、地狱中有鬼王及狱卒掌管。五、但也有第三者地藏菩萨在地狱中专做他「劫狱」般的工作,使地狱中的行政权发生紊乱。六、狱中的鬼还再有生死,但佛教未说详情。七、凡不信佛教,未得解脱者,地狱祗是他们的一个去处。因众生死后也可能变成畜生或在其它道中再生,不一定都下地狱。八、大致来说,众生如下到地狱,已甚难再翻身了,尤其在无间地狱中受刑者。九、地狱有位置、有方向,且有确实的距离里数,但究竟如何,祗有信者自信的了。如照「万法唯心」的道理来看,佛教地狱中的诸般热闹景象,便都说不通了。十、在我国,于地狱中受苦的众生,祗要有僧尼念经拜忏,据说立刻被超度,脱离痛苦。如这属实,阎罗王、地藏都应即刻取销,因他的权力不如僧尼,何苦要在地狱中再多此一举?再者,在盂兰盆节等祭鬼日期,僧尼必须年年为活人的祖先超度,到底为何缘故?岂非证明超度无用?详情请阅拙著「答妙贞十问」第六文、「龚天民文集」第一辑,「祖先与亡灵崇拜的研究」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