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问题 〗 我们要有决定对错的权力,但是耶稣却往往是这种意愿的威胁。他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价值观有冲突,他的教导也与我们的生活样式相矛盾。我们希望他走开,但他不肯时,我们就拒绝他,戏弄他,最后甚至将他钉十字架。 〖 作业 〗 这个星期我们要特别探讨价值观的冲突,宗教上的争论以及政治上的磨擦。我们将慢慢地读,细细地默想传统上所称谓的受难周(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最后的晚餐,容西马尼园,受审,钉十架与复活)。 第一天马太福音13:53-18:35(冲突与神迹,耶稣为门徒立下榜样) 第二天 马太福音19-23(宗教上与政治上的冲突,进入耶路撒冷) 第三天马太福音24-25(将来的审判) 第四天马太福音26(最后的晚餐,出卖,在该亚法面前受审) 第五天马太福音27-28(在彼拉多面前受审,钉十架,复活,大使命) 第六天阅读并回应『圣经教导』与『门徒标志』。 第七天休息 祷告 每日研读前之祷文: 『求你用厚恩待你的仆人。使我存活。我就遵守你的话。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我是在地上作寄居的,求你不要向我隐瞒你的命令。』(诗篇119:17-19) 每周祷告事项: 第一天 冲突与神迹,耶稣为门徒立下榜样 第四天 最后的晚餐,出卖,在该亚法面前受审 第二天 宗教上与政治上的冲突,进入耶路撒冷 第五天 在彼拉多面前受审,钉十字架,复活,大使命 第三天 将来的审判 第六天 [圣经教导] 〖 圣经教导 〗 紧张的关系从耶稣诞生就已经开始。当东方博士(外邦人)问:『那生下来作犹太人王的在那里。』(太 2:2),一个政治危机于是产生了。因为这种称呼正是希律大帝的衔头,并且他害怕会有人篡位。 马太将这两位同样要求效忠的王——希律王(及其继承者)与耶稣作个对比。希律大帝是个极其狂妄的人,在耶稣出生时,他正是犹大王。他谋杀妻子,三个儿子,岳母,妹夫,叔叔,加上所有伯利恒的男婴,为要保住自己的衔头。他重修所罗巴伯时期的圣殿,以及重建该撒利亚海港以争取民心。他是罗马帝国中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而他的目的就是维护他的王位。 希律大帝的儿子安提帕,在父亲死后被封为加利利与比利亚的分封王。他就是处死施洗约翰的希律王。希律诸王运用他们所有的资源来稳固自己在世上的权势。 相反的,耶稣出生于一个小村的犹太平民家中,以后逃亡到埃及(犹如希伯来奴隶),他是国内最穷困地区的木匠。他无财富或政治势力,并且拒绝受称呼为王(一般人观念中的弥赛亚是个政治领袖)。彼得称他为弥赛亚(即基督,受膏者)。罗马人在耶稣被钉的十架上写着『犹太人的王』(太 27:37)。 马太将希律诸王与耶稣作个对比。前者代表着有权有势的罗马帝国统治者;后者则不但是大卫王的后裔,同时也是上帝的儿子,是犹太人惟一真正的领袖。希律诸王与耶稣的对比与冲突从头到尾贯穿整本福音书。 希律王屠杀伯利恒男婴的事使我们想起埃及法老王,在摩西出世时也曾下令淹死所有的男婴。『滥杀无辜』是不可轻忽的事。耶稣的到来激怒了罪恶的权势。故此,我们别把上帝儿子的降生当成报佳音的歌声与烛光那么简单。这记载提醒我们耶稣是诞生在这个充满政治野心,战争与血腥的真实世界里。 〖 争论 〗 耶稣的教导很快地便引起争论,『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 4:12)。耶稣说他来不是为了废除摩西的律法与先知,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5:17-20)。且看他如何解释律法:「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摩西的律法)……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马太福音5:21-22)难怪犹太领袖开始问:耶稣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竟敢重新给摩西律法下定义?他从那里得到他的权柄?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 21:24)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5:38-39)。可记得当我们研读摩西律法时,知道以牙还牙为要制定公道,以便阻止恐怖的报复行动(以生命换牙齿)。现在耶稣所要求的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以善良,仁爱,宽容回报羞辱,攻击与伤痛。他的道理颠倒了我们素来对公平的认识。 耶稣强烈抨击虚有其表的行为,尤其是宗教上的夸耀与虚伪。为什么我们要带面具,伪装及炫耀?我们是否象亚当与夏娃一样掩饰自己?(创 3:7) 当你读马太福音时,你会发现耶稣强烈指责那些追求名誉,地位和虚浮荣耀的人(马太福音6:1-7)。这些人故意表现自己在宗教上的虔诚。我们固然应当有什一奉献,但我们决不敢忽略律法中重要的教导:如公平,怜悯与诚实(太 23:23)。 耶稣也在经济方面向我们发出挑战。人人为着衣食问题担忧,耶稣却说:『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太 6:32)。我们竟和外邦人一样。他还说上帝必供应我们一切需用的,只要我们『先求上帝的国与上帝的义』(太 6:33),这道理直接威胁我们这追求两辆汽车,两份工作,拜金主义的社会。 〖 与宗教领袖的紧张关系 〗 我们要明白新约,就必须了解在这个时期有四个影响力强大的宗教团体。 法利赛人。他们是平信徒而非祭司,是拉比的先驱,地方会堂的教师。他们严格持守宗教律法并执着于对律法的解释,包括所有的口传。法利赛人有权在会堂里讲解圣经。他们承认耶稣是一位教师,因此与他进行长时间的讨论。他们虽然保守地遵守律法,但是也接受奥秘,自由与复活的观念。他们对百姓有极大的影响力。 爱色尼派。他们是第二大宗教团体,散布在各城内,后来隐居在犹大的旷野,为要保存着『死海古卷』。他们认为圣殿的一切都是错误的,祭司是不合法的,圣殿是贪污的。他们是谨慎,守法与保守的一群。主张独身,禁止婚娶,无儿女(除了那些由社体领养的孩童)。他们相信有『未世』并热切祈盼弥赛亚的来临。 撒都该人。祭司的家族,大多数居住在耶路撒冷与那利哥。他们是那位膏立所罗门为王的祭司撒督的后裔。不但富有,而且历史悠久,在生活方面也吸收不少希腊与罗马文化。他们相信上帝会以健康,财富奖赏好人,以疾病与贫穷惩罚恶人。他们不信有天堂,地狱与复活。撒都该人与罗马合作保留圣殿的敬拜与自己的地位。在耶稣宣教期间,他们控制着公会。他们最关心的是:圣殿敬拜。 奋锐党。以暴力对抗罗马的统治。他们热切的祈盼弥赛亚——君王来带领他们反叛罗马。这群人包括以前的奴隶,极端爱国主义者与罪犯。他们相信①专一事奉上帝②反对奴隶制度③以暴力反抗罗马(不纳税或与政府合作;在床底收藏利器,预备迎接弥赛亚);④宁死也不当奴隶,为此缘故,他们甚至甘愿自杀。 现在,让我们来看耶稣如何与这些宗教团体起冲突。可记得在旧约中,我们知道亚伯拉罕蒙上帝祝福,使他能成为别人的祝福(创世记12:2-3)。以色列要作万国之光(赛 42:6)。但是,事实上以色列却将亲密的团契变成排外;守安息日变成守规条;饮食洁净礼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当耶稣对罗马的百夫长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太 8:10)他的这一番话得罪了奋锐党员。他在马太所设的宴会上与不洁净的人同坐共进餐时,他的举止触怒了法利赛人。因为他们严守饮食礼仪并避免同罪人生席以此为公义的表现(马太福音9:10-13)。耶稣与何西亚先知一样强调爱甚于礼仪。『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上帝,胜于燔祭』(何西亚书6:6) 然而,耶稣比先知更进一步:他来,是要将罪人,被遗弃与孤立的人,带回到团契之中。 耶稣的包容引起犹太人的反感。当时的犹太男人,每天要为着自己生来不是奴隶,外邦人或女人来感谢上帝。马太却强调耶稣对穷困者,被遗弃者,被藐视者与寄居者的关怀。可记得那迦南妇人(马太福音15:21-28),长大麻疯者(马太福音8:2-3),罗马官长与其仆人(马太福音8:5-10)以及马太的那群受藐视的罪人朋友(马太福音9:9-10)。 〖 全然不同的弥赛亚 〗 紧张关系趋向高潮,尤其当耶稣在该撒利亚腓立比问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太 16:15)。他是在做两件事:使门徒的信心建立在他这位弥赛亚的身上,同时澄清他是一位怎样的弥赛亚。『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 16:21)。 弥赛亚将要受苦。基督徒的团体也一样要受苦。但是当耶稣说他将去耶路撒冷受苦时,彼得却提出抗议。耶稣严厉地责备他(马太福音16:22-23)。为什么?因为耶稣走的是十字架的道路。我们也要走这条路。耶稣的十字架将成为基督徒社体的标准。我们将因这十字架蒙救赎,也要背负十字架过活。『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 16:24)。我们开始看到成为上帝国度的子民以及教会领袖的含意。 人们以为弥赛亚是满有权力的征服者,是骑着白马的英雄。他们忘了先知以赛亚的话: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 53:3) 相反的,他们只记得诗篇中的政治凯歌以及先知所应许的自由与独立的国度。 耶稣小心策划进入耶路撒冷的事。他要呈现的弥赛亚,不是象大卫王这样的政治领袖,而是上帝圣洁怜爱的人子暨使者。 因此,他成就了撒迦利亚先知的预言: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的骑着驴…… 他必向列国讲和平。』 (撒迦利亚书9:9-10) 但是如果你读完整章(撒迦利亚书9),你会了解人们是以政治的弥赛亚来看待耶稣进入耶路撒冷。 没有任何经文比这一处更生动地描绘这位来临的受膏者,那就是当耶稣望着圣城叹息道:『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 23:37)。在路加福音,我们的主看见圣城,流泪道:『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路加福音19:41-42) 试想耶稣若站着观看你的小镇或城市或国家。他会为着什么事流泪呢? 〖 风暴的凝聚 〗 为何那些宗教领袖会害怕耶稣呢?因为耶稣若挑起争端,罗马政府将对他们不利。当大祭司说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时(约 11:50),他是认真的。叛变足以摧毁每一个人,尤其是圣殿。 法利赛人在棕树节当天要求耶稣叫众人安静(路加福音19:39-40),因为他们害怕罗马兵丁视他们为闹事群众而屠杀无辜。 是谁杀了耶稣?没有人愿意对此事负责。公务虽然不满耶稣的教导,并认为他亵渎上帝,但是却要罗马人处死耶稣。因此他们不是以破坏犹太律法的罪名来控告耶稣,而是以他抗拒罗马权势为理由。彼拉多想要把责任交给希律安提帕(即杀害施洗约翰的希律王)。但是希律要回加利利。彼拉多下令鞭打耶稣,想要让他因失血过多,受细菌感染或破伤风而死。难怪耶稣无法背起他的十字架。 公会领袖要求让耶稣以罗马狱的罪名处死,彼拉多遵照他们的要求,却再一次把责任推给宗教领袖。『犹太人的王』这衔头意谓着另一次的叛乱受镇压。(请留意彼拉多与希律在此事后成为朋友;路加福音23:12) 或许耶稣最难过的是被人当作备锐党徒一般来处死,这些人根本误解了耶稣的弥赛亚身份。 谁杀了耶稣?是所有动怒的手,所有的谎言,所有自私自利的行为杀了耶稣。是你,我以及全世界的罪人将主钉在十架上! 〖 门徒标志 〗 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来到世间,颠倒了世界的秩序,不是以暴力,而是以自发和温柔的爱来呼召及改变我们。在经历了上帝这种爱与呼召后,门徒甘愿舍弃虚假与造作,谦卑地加入主的事工行列,带领别人成为门徒,并忠于教导,施洗,见证与医治,即使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带来象主所经历的冲突与紧张,也在所不惜。 当你回顾研读〈门徒〉的经历时,你是否发现生命中的某些方面因耶稣所赐予的自由而改变了? 在你生命中,有哪些方面仍然感受到耶稣在威胁着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身为天国社体的一分子,你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或政治体系中曾否经历某些紧张关系?在邻居与朋友中;在教会里;在你的学校或工作中,又有哪些紧张关系? 〖 特别作业 〗 因为马太福音25章的命令十分清楚,因此不妨在这个星期内安排探访下列地方或人物;戒毒所或支援组织,一间医院,一位癌症病人,疗养院。监狱或感化院,一个久卧病床的人,残缺的人士,一个不去教会的青少年,一个由福利部照顾的人,一位异族朋友。若情况许可,在拜访时预备小礼物赠送给他们(带牙膏到监狱,给卧病在床的人饼干,书籍或花朵)。不要只顾自己说话,要聆听他们的心声。 选择进入一个你从未经历过的处境。预备自己在下一个星期与组员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 〖 若你想知道更多 〗 圣经历史年代表 主后29-30年 耶稣被钉 从圣经字典中查阅下列与耶稣被钉有关的人物,并写下一两点有关他们的描述:加略人犹大,该亚法,彼拉多,巴拉巴,古利奈人西门,抹大拉的马利亚,亚利马太的约瑟,希律安提帕(见路加音23:6-12) 『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