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问题 〗 我们无法忍受政治上的混乱与无秩序。我们期望有人来领导我们,却又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需要领袖。是的,祈望有人出来给我们提供一个方向吧! 〖 作业 〗 约书亚记强调当百姓『信靠顺服』,领袖忠于职守,人民团结一致时的情景。 士师记则强调当百姓不肯『信靠顺服』,各人偏行己路,不作团结子民时的悲惨情况。 第一天约书亚记1-3章(进入那地,喇合与二探子) 第二天约书亚记4-6章(耶利哥城倒塌);约书亚记24章(示剑之约,约书亚之死) 第三天士师记1-2章(约书亚死后的影响);士师记4章(底波拉) 第四天士师记6-8章(基甸) 第五天士师记13-16章(参孙) 第六天阅读并回应『圣经教导』与『门徒标志』 第七天休息 祷告 每日研读前之祷文: 『上帝阿,求你起来,审判世界。因为你要得万邦为止。』(诗 82:8) 本周祷告事项: 第一天 进入那地,喇合与二探子第四天 基甸 第二天 耶利哥城倒塌,示剑之约,约书亚之死第五天 参孙 第三天 约书亚死后的影响,底波拉 第六天 [圣经教导] 〖 圣经教导 〗 约书亚记是一本过渡时期的书。重回迦南地成就了上帝给亚伯拉罕与撒拉的应许。约书亚威为摩西的接棒人,完成了信心的故事:信靠上帝的应许,上帝必带来胜利。约书亚记强调对约的顺服。 『过渡期』这个字十分适用于这本记载约书亚事迹的书。因为约书亚是介于摩西时代与士师时期的人物,也介于出埃及与士师时期支派同盟之间。 约书亚完成了摩西释放以色列人的工作。他忠心于上帝的托付,将百姓带入应许之地。约书亚这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是拯救』,这字与耶稣有同样的字根。 经过四十年在旷野的漂流后,那不信靠及悲观的一代都死了,百姓受了四十年的磨炼,而摩西也被埋葬了。约书亚是上帝忠心的领袖,他接替了摩西的领导地位,而且渡过了约旦河。留意摩西与约书亚的共同之处: 摩西约书亚 派探子去到希伯仑派探子去耶利哥 (民数记13章)(约书亚记2章) 过红海 过约旦河 (出埃及记14章)(约书亚记3章) 割礼再割礼 (出埃及记4:24-26) (约书亚记5:2-7) 逾越节 守逾越节 (出埃及记12:1-36)(书 5:10) 『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 [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 荆棘火焰手中握刀的元帅 (出埃及记3:1-5)(约书亚记5:13-15) 手势的力量 [伸出手里的短枪] 『摩西举起双手』 (约书亚记8:18-21) (出埃及记17:8-13) 在西乃山上,刻律法于在以巴路山(示剑)再 石版上在写律法于石版上 (出埃及记24) (约书亚记8:30-35) 逃城,由摩西预先提出逃城,分定地邑与命名 (民数记35:9-15)(约收亚记20章) 西乃山上的立约 示剑的立约 (出埃及记24:7-8)(约书亚记24:15,24-25章) 只要以色列人回顾约书亚的生平以及他的时代,就不难明白在那些戏剧性,且往往充满血腥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上帝为以色列人争战。历久不变的主题是『出埃及……进入应许之也。』在许多故事与努力奋斗的历史中,一个重复出现的假设是:违约表示百姓的生活会一片混乱;守约是以秩序和意义达成以色列的目标。 约书亚的话再清楚不过:『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约书亚书24:15) 在约书亚记十三至廿一章记载以色列各支派分地的事,十分引人入胜。研读这段经文时,请参阅圣经地图集。 〖 士师 〗 许多士师并非如我们今日所以为的审判官,但有些则是。他们都是支派领袖——上帝在以色列人面临危机与混乱时,兴起男女来引领以色列人再度顺服上帝,使他们团结一致对抗外敌。『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士 2:16) 底波拉,基甸和参孙便是所兴起的三位士师。这些人只服务一段时期便消失了,他们没有成立任何永久性的中央政府。他们受人注目,不是由于他们的属灵素质,而是他们愿意聆听且回应上帝的呼召。他们并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而是上帝手中的器皿。 在摩西与约书亚的领导下,立约子民是直接由上帝统领。没有总统,法老或君王来统治他们。属灵的领袖要上帝来做他们的君王。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士 8:23)在君王时代之前,所有的领袖都是短期的。这些士师在短期内扮演先知,军事领袖和祭司的角色。 诗篇24篇宣称上帝为以色列人的君王: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 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 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荣耀的王是谁呢。 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诗篇24:7-8) 以后我们将会看到以色列人要求一位君王。因为他们见到仇敌比自己更有组织,更团结,更擅长战术。但是在士师时期,大约主前1220至1020年,从约书亚死后到君王制的产生(扫罗王),无数士师都坚持惟有上帝是以色列人真正的统治者。试想这群农民与救人,在没有中央政府的情况下,面对邻国周期性的攻击与冲突,仍得努力保护自己的田地,羊群,家庭与支派生活。 在这些争战中,他们不断受着迦南异教崇敬拜的影响与吸引。因此我们在士师记中常常会读到背教(舍弃信仰)的事:上帝的指责,以色列人在急难中向上帝呼救,上帝兴起领袖来打倒迫害者。胜利之后,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过着平安的日子。混乱的情况并非不能解决。在士师时期,重复出现的循环方式是:背教,惩罚,悔改与和平。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士师的例子: 〖 士师时代典型的武器。 〗 底波拉 想象这情景:耶宾『大大欺压以色列人二十年』(士 4:3)他的将领西西拉有铁车九百辆。在军事上,迦南人占尽优势,因为他们的铁制武器远超过以色列人的武器。以色列人害怕他们的武器,在恐慌与混乱中无法团结,也缺乏面对敌人的勇气。 两个女人出现了:底波拉(意即是『蜂』)及雅亿(意即『山羊』)。底波拉是一位先知兼士师,而雅亿是一位家庭主妇。以色列的将军巴拉对底波拉说:『你若同我去,我就去。你若不同我去,我就不去。』(士 4:8)。她回答道:『我必与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着荣耀。因为耶和华要将西西拉交在一个妇人手里。』(士 4:9) 底波拉凭着无比的信心,对巴拉说:『你起来……,耶和华岂不在你前头行么。』(士 4:14)。她选择耶斯列平原为战役地点,这样一来,容易操纵放军。以色列人在他泊山上等候。接着『地震天漏,云也落雨』(士 5:4)基顺河泛滥成灾,敌人的铁车被困在污泥中。(还记得埃及的铁车也一样被困于污泥中吗?)以色列人打了一场胜战。 打败仗的将领西西拉躲进基尼的妇女雅亿的家中。当他睡着时,雅亿取了帐棚的橛子,将橛子从他鬓边钉进去。壮大的铁车军队被一只『蜂』,一只『山羊』,一堆泥与上帝击败了。接着是四十年和平的日子。 闪电巴力源自古代[乌干力]。巴力意即[主],指迦南地最重要的气候神。农产丰收仰赖控制雨,露与雾的神。 基甸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士 6:1)。以色列陷入混乱中。米甸人不断地压制他们。异教崇拜渗透希伯来社会,在以色列四周的迦南人都敬奉巴力。巴力是指一切生殖的神明。圣经指责他们在丘坛(即高岗上)敬拜。希伯来人的敬拜一直混杂着这些邻邦供奉的生殖宗教。先知与士师谴责巴力的敬拜,因为它牵涉性方面的放纵,这包括与动物行淫以及神妓;人祭,饮动物的血,醉酒,敬拜动物雕象,生殖器,树木以及其他偶象。 现在,上帝呼召基甸。 基甸在那里呢?他在酒榨打麦子!为什么他不在屋外打麦呢!因为他害怕要躲避米甸人。请注意上帝的使者对他说的话多么讽刺:『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士 6:12)。上帝果真大能!但基甸却在躲避。你可曾有过要躲避敌人的感觉? 为什么会选上基甸呢?在一个重视长子的社会中,加上在支派同盟中,只有大支派才有足够军力的情况下,基甸只不过是一个不重要的支派中一个不显眼(最弱)的家庭里最小(卑微)的儿子。他就象摩西一样,想逃避上帝的拣选。为何上帝要拣选这么一位无关重要,胆怯的农民呢? 基甸有多大的信心?并不太多。在戏剧性的属灵经验后(士师记6:19-24),他仍然要求神迹。有些人以为将羊毛分别出来是个信心的标志。(士师记:36-40)事实恰好相反。这是个缺乏信心的记号。想当年耶稣被撒但催逼要他从圣殿的高处跳下时,他说:『不可试探你的主你的上帝』(太 4:7)。 上帝对基甸特别有耐心。 拣选三百名勇士的记载常令读者与学者感到不解。有些人认为那三百位用手捧着水舔的人,是山中的粗汉,他们随时提高戒备和警惕。但是圣经的要点是表明上帝只要用少数的人,显示这不是人的胜利,而是上帝的胜利。或许上帝一贯的作风就是神人合作。 参孙 参孙并不完全是个士师。他没有使人民团结在一起。相反的,他戏谑敌人,愚弄朋友并使敌人惊惶失色。参孙不寻常的气力,被爱情所利用以及恶作剧地戏谑都十分引人入胜。 为什么上帝要使用参孙?或许是要帮助我们认识一对敬畏上帝的父母,将他们的儿子分别为圣,不剪头发也不喝酒,作个拿细耳人。或许是要让我们发笑,因为圣经的其他部份都那么严肃。试问谁念到狮子与蜜的谜语时不发笑呢?或许是要教导我们:一个大有能力的人,『出卖』了他分别为圣的誓愿后,如何被降为卑的凄凉遭遇。 或许上帝使用参孙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子民的写照——充满血气,轻举妄动,又容易做荒唐的事。我们是圣洁的子民,面对强敌的能力却被罪所削弱,被敌人蒙骗,然而藉着上帝的大能,我们经历了赦免,而且再次从尘灰中站起来,重获自由。 〖 门徒标志 〗 上帝呼召领袖提供百姓方向与目标。当领袖敬畏上帝时,他们的方向就明确;当他们不顺服或忧柔寡断时,就引领百姓偏行己路。 上帝拣选怎样的人作领袖? 谁是你属灵的领袖? 『你要降服在属灵领袖的权柄下』,是什么意思? 试述上帝呼召你作领袖的一次经历。 〖 若你想知道更多 〗 圣经历史年代表 主前1200年约书亚带领百姓进入迦南地 主前1210年士师时期的开始 阅读士师记第5章,以诗歌体裁记载的底波拉与巴拉的故事。 阅读美妙动人的路得记。它是有关大卫曾祖母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士师时期,却是一本与士师记截然不同的书。 『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他,听从他的话,不违背他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服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就好了。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他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象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 ---撒母耳记上12: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