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为道之道(灵修篇

第一章 为道之要则


  两千多年来,老子的"道"含义隐晦不明,不仅导致了众说纷纭,久而久之亦使人淡漠相远、不以为然了。同样,老子重笔饱墨的"圣人",亦因难解、未解而不去求解,以致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直到道成肉身的圣者耶稣入世,严格地说,直到今日耶稣之道大规模、深层次地进入古老的中华神州,才使老子的道和圣人确切显明,一如千古谜团获得破解,又如玄机预言一朝应验,使原来费尽心机却难免支离破碎、汗牛充栋却似乎难圆其说的解老之学,破天荒有了神光照启。如今,老子的道和圣人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乃是活生生流行于历史里,真切切实现于信仰中,一下子显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活力。

  两千多年来的"为道之道",亦因道本身的隐晦不明而几乎成了秘不可及之术,所谓"得道升天"全然是一种天方夜潭了。在不知"道"为何物的情况下,为道修道自然容易导致神秘主义、出世主义、功利主义等等。于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本来"爱养万物"的道,却不能在求道修道者中激发出爱的热情来;本来"周流左右"的道,却成为极少极少"高人"的囊中独享之物;本来入世救世之道,却变成避世出世的隐遁之门;本来光明宽广的大道,却被"得道者"们歪曲成了厚黑阴术;本来无欲、淡生、舍身的圣洁之道,却引身出乐欲、恣生、贵身的 "房中术"之类......。道不明,寻道而迷;道不明,行道不彰。即使《圣经》旧约上记载的犹太人,其道亦常不明,寻道多有偏失。直到耶稣将大道表明于世,道才显出爱的本相,成为播撒平安的良善之道;道才显出宽广的胸怀,成为"持大像、天下往"的福音之道;道才有了实践上的可能性,成为谦卑者皆可寻、可得、可遵从的启示之道;道才有了时空的真实性,成为出世与入世一体的拯救之道。一句话,因着耶稣,老子五千言中的道和圣人都活了:道是广明的大道,圣人是活的圣人。也是因着道成肉身的圣人耶稣,我才可以将老子之道的光明正大和为道修道的信仰精意试着破译开来,成为任何读者都能领会、操练、获益的"上天赐福"。

  两千多年来老子笔下那隐晦不明的"道",如今明朗了,谁还有理由非要再将其沉没于隐晦不明中呢?扑溯迷离的圣人如今显明了,谁还有理由非要将其再扼守于扑溯迷离中呢?原来的寻道修道之途不能发扬践用,不能造益人群,如今因着圣者耶稣,寻道修道成了光明、良善、普遍、易行的事,谁还有理由非要再将其封杀于不能正大光明、不能发扬践用、不能造益人群的"偏窄之道"中呢?"天地之根、万物之母、爱养万物、常善救人"的大道,亦即化成圣人耶稣的"太初之道",彼此并无二致也!

  亲爱的读者,您若有心求道修道,就请放下一切知识上的偏执,因为这不是一场学术论争,乃是一次个人心灵的体道旅程,但愿你我都满载而归。



总则: 归根复命、入道袭常

  《老子》以下三章,可视为修道的总则:

  第十六章: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脉。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不认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万事包容,就能公义坦荡。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完全人,则与天同。与天同,就归入道了。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第五十二章:世界有一个开始,那开始的,就是世界的母亲。既晓得有一位母亲,就知道我们是儿子。既知道我们是儿子,就应当回归守候母亲。若能这样,纵然身体消失,依旧安然无恙。塞住通达的感官,关闭认识的门户,你就终身不会有劳苦愁烦。敞开自以为是的感官,极尽你的聪明能事,你便终生不能得救了。能见着精微才叫明亮,能持守柔顺才叫强壮。借着大道洒下的光亮,复归其光明之中,就不会留下身后的祸殃了。这就是承袭永恒、得着永生的意思。

  第六十二章:道为万物之主,是善人的宝贝,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博取尊荣,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弃绝呢?所以,就是立为天子,封为三公,财宝无数,荣华加身,还不如坐进这大道里呢!古时候为什么重视道呢?不就是因为在他里面,寻求就能得着,有罪能得赦免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宝贵的啊!

  一、我们有一个根,有一位母

  "致虚极,守静笃",内在的眼睛便看到天下万物(当然也包括人)都归回本根,就是创始世界的"母亲",亦即那深藏、庇荫、养护万物的"道"。这种对根、对母、对造化主的确认,无疑是求道修道的前提。

  二、归根守母,得享平静安息

  一旦体认到我们有根有母,心必向往之。一旦心灵越过大千世界的纷纭表象,触及到冥冥之中的根与母,你会感受到何等的平静安息!"我的心平静安稳,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诗131)。

  三、平静安稳处,生命之本源

  老子说"静曰复命",复命,表明生命原本出自那里;故心灵一归向"他",顿觉平静安息。《圣经》也说"生命在他(太初之道)里头"(约 1:4)。

  四、回归生命本源,便是进了永恒

  "复命曰常",常就是永恒。在永恒之道里,生命可得长久,正所谓"没身不殆,无遗身殃"。"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当年门徒们亦对耶稣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约 6:68)?可见这话不是虚枉的。

  五、进入永恒之道,须藉大道之光

  老子说:"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显然,大道有光照临世间,世人方可借用。其实老子在三分之一的章节中描述的那位道的化身、入世圣人,就是临在人间、普化大道的"道光"。《圣经》说太初之道就是人的光,那光来到人间,人间却不接受。耶稣多次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约8:12;12:35,46等)。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 14:6)。"用其光",就是指道路;"复归其明",就是指真理;"无遗身殃、是谓袭常,就是指生命。妙哉!"

  六、神奇大道,赦人罪过,赐人福份

  老子深知,美好的言语(美言),美好的行为(美行),虽然可以使人得尊荣,受敬重,却无助于其罪性(不善)的剔除。唯有无限的大道之光照临人心,才能使人超越自己的有限、暗昧之性。所以老子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一则: 反

  反有二意,一是"相反",二是"返归"。二意相通:反于世界,返归于道。

一、反者道之动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4)。老子列举说,与一般的事物事理恰好相反,大道之行,非以明民,将以愚之(65:1);不崇赏贤能,不看重珍宝(3:1-2);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8:2);明白四达以致于摆脱知识(10:6);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优(19:1-2);以无为为作为,以无事为事情,以无味为味道(63:1)......

  故曰"反者,道之动"(40:1)。道成肉身的耶稣,老子笔下的圣人,处处取了"与物反矣"的样式: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28);被褐而怀玉(70);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7);受国之垢,受国不祥(78:3);欲不欲,学不学(64);世界器重学位,他却没上过学(约 7:15);世界崇尚高贵,他却生就卑贱(可 6:3);世人追求财富,他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 8:20);世人羡慕美貌,他却"无美貌使我们可以羡慕他"(赛 53:2);世人珍惜尊严,他却受尽了侮辱(太26:67;27:27-31);世人向往力量,他却柔弱如羔羊(约1:29;赛53:7);世人渴求长寿,他却只有33岁的短命......好一个"反者道之动"!

二、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相反(返归),是道的运动所在"。故"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路 16:15),故"不要效法这个世界"(罗 12:2)。耶稣说他的门徒不属世界,正如他不属世界一样,并宣称,"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7:14,16;16:33)。门徒保罗体认到:"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 6:14)。这一"反于世界"的原则,乃是修道的真正出发点;与世界水乳交融的人,无法修道。

  "反于世界",乃因"全世界都伏在恶者手下"(约一 5:19)。贪婪私欲就是驱动世界的动力,巧取豪夺就是它前行的轮子,利益享乐是它的无止境的目标,狂妄无知则是它无神的眼睛。于是苦难、邪恶、妒忌、诽谤、仇恨、杀戮、死亡,充满了世界。灵魂与良知像罪海中的垂死者永远在殷殷地呼唤着美善,默默地期待着拯救。

  "反于世界",又因"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这世界和其上的欲望,都要过去"(哥前7:31;约一2:17),正所谓"不道早已":违背大道的,是早已注定要灭亡了(30:5;55:5)。"唯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长存"(约一 2:17),正所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三、归回安息

  "你们得救在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赛 30:15)。归回,又可译成悔改。现在已是归回的时候,现在已是悔改的时候。凡是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罪恶虚枉的人,凡是知道这个世界是虚幻短暂的人,何不顺应良知的殷殷呼唤和灵魂的默默期待,归回本根,复守生母?何不坐进此道?何不藉用其光,复归其明?如此者,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有反于世界之心志者,便是反于罪恶;反于罪恶,便是在返归美善。

  有反于世界之心志者,便是反于虚幻;反于虚幻,便是在返归真实。

  有反于世界之心志者,便是在反于必朽坏必过去的东西;反于必朽坏必过去的东西,就是在返归那永不朽坏、永不过去的永恒之道。



第二则: 损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修道者须知,修道与求学截然不同。求学用的是头脑、智能,修道用的是心灵与诚实;求学的结果是相对有限的知识越积累越浩繁广博,使人在理性上自得自溢;修道的结果则是人的灵性升华精诚,越接近那绝对无限的自在者便越发谦卑虚己。

  求学既是基于人的有限的智能、道德和生命,便永远不能企及无限,正如有限数相加永远达不到无限数,永远只是趋向于无限而已,正所谓"人生有涯,学海无涯"。于是,"为学日益"常常变成"为学日欲",即"情欲文饰日以益多"(河上公注),"务欲尽其所能,益其所习"(王弼注)。多少人穷心皓首,及至一把土灰,也不能迷途知返归根复命,完全将生命失丧在虚幻短暂的捕风之中;为学者乃是个人的小捕风迷失在人类的大捕风之中。

二、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道乃是从变换不定的纷纭万象中返归生命本体,从外复内,由多归一,由演知识(学)到得生命(道),所以日损:情欲日失,文饰日淡,骄气日去,功利日薄,血气日消,虚从中来,静从中来,卑从中来,柔从中来,心田纯洁,灵性复苏,于是道光得以射进内里,圣灵得以流入内里,神意得以启示内里。一经领悟、融入并顺从神道,便如乘风云之上,如坐顺舟之中,无须己为,却无所不能为了。因为"在人有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 19:26)。圣者耶稣在人类历史和心灵上成就了神奇大事,何也?他说:"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我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约5:19;8:28等)。贫穷、卑辱、无学、短命的圣者耶稣,真真是"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三、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为道者所损的,均不出虚幻、短暂、相对、变化的身外之物。损了这些,才好返归真实永恒、绝对不变的生命之道;如此,岂不益也!反之,若求身外之益,必被其眼前利益所迷惑牵累,错失生命之道而不自知,岂不损哉!故"求益反而受损,求损反而获益"(42:3)。

  故以道来看,为道者不求俗益,故得圣福;甘受侮辱,却有道光(28:5);甘受委屈,却得成全(22:1);不自生,故能长生(7:1);不自是,故能昭彰(22:3)。"那最完善至极的,看起来却好象欠缺的样子,然而永不败坏。那丰盈四溢的,看起来却好象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最正直的好象弯曲,最聪明的好象愚拙,最善辩的好象口讷"。这便是奇妙的损中之益,已经全然应验在耶稣身上了。



第三则: 静

  静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修道前提的安静,即静下心来;二是作为修道方法的守静,即持守静息;三是作为修道结果的入静,即进入安息。

一、安静

  不静不足以修道。这个世界幻象万千,诱饵如云,叫人忙碌、骄躁、烦乱,终生不得其所,不尽其意。要摆脱这个世界的蒙蔽与辖制,返回本命,复归永道,第一要务便是静下心来。"静为躁君"(26:1)。静作了躁的主人,定住了风尘碌碌的心,才可以近道悟道。故"清静为天下正"(45:3)。

  不静不足以修道,不静也不足以听道。带着世界纷扰的俗心杂念,无法进到神的面前,亦无处可容神圣之道。"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息"(林前 14:33);"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装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彼前 3:4)。

二、守静

  "静",紧连于"反"、"损"二则。一旦你的心从纷繁变幻的的世界反身抽回,无牵无累,单纯又单纯,虚化又虚化,安静又安静,达到不能再单纯、不能再虚化、不能再安静的地步(致虚极,守静笃16:1),这时候,万物包括人的本根(道)就会渐渐向你显露。"涤除玄览"(10:3)也是这个意思:洗净内心的广博杂念,如明镜一般洁净明亮(无疵),便进入修道的地步了。

  安静在神面前,包括涤除知识学问的干扰,因为"夫唯有知,是以不我知"(70:2);"神的道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太 11:25)。老子强调"绝学无优"、"无知无欲无为"才能得道,意即在此。

三、入静

  在道里得享安息,是大静、大福。"归根曰静,静曰复命"(16:3-4),这个"静"已非 "守静笃"那个"静"了。这里已不必"涤除",不必去"守",乃是得以进入了安息之所,就是生命的本根,母亲的怀抱,心灵的家乡。故这个"静",不再是修道的条件,已是入道的境界了。

  修道者经由"安静"、"守静"而"入静",就是心灵超脱虚枉败坏的世界,以诚实进入神道本身。神道是生命之源,生命在那里自然得享安息,是由短暂进入永恒的那种安息。

  对世上的云云众生来说,入道安息简直就是天方夜潭。但因着圣者耶稣道成肉身降临人间,入道安息便成为一桩容易的事。"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 11:28)。以赛亚曾预言圣者耶稣说:"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必大有荣耀"(赛 11:10)。老子几乎同样地说道:"秉持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往归向他;凡归向他的都不得伤害,而得享安息、平安、太平"(35:1)。以赛亚说"寻求他",老子说"天下往",耶稣说"到我这里来",同一个意思,就是信神入道,得享安息。"不信的人不能得享安息,只有信的人才得享安息"(来3:16;4:1)。大道借着圣人普化于人间,用了极简单易行的方法:单纯的信,成了入道安息的门。



第四则: 袭

一、袭明与袭常

  老子两度使用"袭"字,意味深长,不容忽略。一为"袭明":"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27:3-4)。二为"袭常":"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52:6)。

  袭明者,圣人也,他入世救人,乃是承袭、传递大道之光明。而袭常者,世人也,凡藉用圣人所袭之光,复归于大道之明者,便是承袭永恒了。

  可见人要承袭永恒之道,非得借助于圣人不可。老子说过,光明之道,看起来却像暗昧,大多数人听了之后似懂非懂,甚至会大声嘲笑(41:1-2)。唯圣人知其光明,却甘守暗昧,入世成了天下人认识大道的工具(式),使人有机会复归永恒无限之境界(28:3-4)。《圣经》也说太初之道就是人的生命之光,耶稣入世便是这光,但是"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凡是接受的,就不住在黑暗中,且有永生(袭常)(约1,6,8,12等章)。

二、人本与神本

  "袭"乃承受之意。承受,是一桩被动的事,故以无为领受而得,而非有为练就而成。承受,又表明了产业已在那里,绝非承受者所创造发明。承受,也不是承受者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而是来自赐予者的恩典。

  一切人本主义的宗教、道德或学问,均不强调承袭,乃是强调生发。生发是自我主动的意志作为,是将自己固有的某些东西张扬出来,依靠的是自己的能力,注目的亦是自己的功德。承袭,则恰恰相反,表明不是来自自己,乃是来自那大于自己、先于自己、造化生养自己、此时此刻就包容着自己的赐予者;所承袭的东西,亦不是自己原本已有的,恰恰是自己原本有限的智能、道德和生命所没有的。

  所以,"袭"字表明了以道为本的原则,即一切均是出自道,天地万物与人,道德、价值、真理和生命,均是从神道而来,人应当以彻底的谦卑,虚心向神道领受这一切。

  "袭"字也表明了,人所拥有的智能与成就越是高超,越是应当生出感恩敬畏之心,越是不能存有丝毫自得之意。因为从根本上说,连人自诩的所谓"创造发明",也不过是造化主造在人身上的智能与造在地上的物质的一种混合反应或相互作用而已。

  不错,连人本身亦是秉受(袭)天地之气而成。天之气,就是灵。地之气,就是体。而天地都在道之内,唯有道是自己自在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承受与恩典

  若察访古道,"承袭秉受"的信念是浓厚的。中国直到春秋末年大道隐去之时,还可依稀听见孔子养天而慕道的长叹1 。在此后愈益人智泛滥人欲横流的两千多年中,孔子式的叹息与挣扎不绝于耳2。直到人智借科学主义、人欲借现代主义完全占了上风,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 "承袭秉受"信念,算是气息全无了。于是老子的活道,也成了一具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的恐龙化石而已。

  犹太人的神圣道统没有中断过。他们一直确信自己是神道的承受者,即所谓"神的选民"。人所承袭秉受的,从神来说,就是恩赐(已兑现的)、应许(将兑现的)。"你要承受你所寄居的地为产业,就是神赐给亚伯拉罕的地"(创 28:4);"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要永远承受为业"(出 32:13);"你要和这百姓,同进入Jehovah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你也要承受那地为业"(申 31:7)。神的赐给、应许和人的承受,这种关系是极清楚的。

  如果说占有土地是来自神赐的一种承受,那么,永生之道更是来自神爱的一种承受了。

  修道者,永远不当注目自己的道德、智能和生命;应有谦卑承袭之心,无自我生发之意;有虚静领受之心,无尽力探究之意;有敬畏等待之心,无志在必得之意。如此,便可以往下习读修道的方法了。



注释:

1. 请参见本书"引言"一、二。

2. 从董仲舒到宋明理学,自然,既是叹息挣扎,便流不出能力来,反常为人智人欲人治所利用。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