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笔下的道,不仅有生命、有启示,而且有情义、有德行。大道全善之德性,一是圣洁,二是慈爱,三是公义。 一、正面的描述 第一,全然圣洁,便是全然无私,因一切罪过都是由私欲而来的(雅 1:15)。 自私,是有限性的表现。人自私其命,只因死是人的必然,人生时日无多。人自私其财,只因贫穷是人的本相,赤条条空来空去。人重私情,只因空虚孤独的心灵需要安慰。人有私欲,只因人渺小可怜,不能不自顾其身。 老子认为,人有限,所以自私;人自私,所以失其私。大道无限,所以无私;他无私,所以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存活。这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7:1-3)?"圣人从来不为自己积攒什么:既然一切都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实在了;既然一切都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而不是加害于天下。圣人的道,是为了世人,而不是与世人相争"(81:4-5)。 第二,大道及其化身"圣人",自身无私无邪,全然圣洁,却并非以此来苛求世人,乃是存善良、宽容、忍耐之心: "圣人行为方正,却不以此审判别人;心思锐利,却不因此伤害别人;品性绢直而不放肆;明亮如光却不炫耀"(58:4)。"圣人掌握着欠债的存根,却不索取偿还。有德之人明潦欠债而已,并不追讨;无德之人却是苛取搜刮,珠镏必较"(79:2)。 第三,道的无私圣洁,又表现为谦卑自隐,从不自诩,终不为大,称得上"玄德":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9:5)。 "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他创造养育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这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10:7)。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2:4-5)。 第四,大道无私圣洁,以致于甘处屈辱卑下: "至高的道德却好象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象受了侮辱,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视若虚无"(41:3-4)。 "那为国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为国受难的,就是天下之王"(78:3)。 老子又用水比喻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8:1-2)。 二、光明的比喻 光明,是圣洁的表象。 老子说,大道本身是完全的光明:"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14:3)。 然而世人却不认识大道的光明:"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里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41:2)。 认识了永恒之道的人,就进入了光明:"认识永恒便是光明。不认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16:6-7)。"认识天然合和便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55:3)。 圣人承袭光明,照亮世人:"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无人被弃之不顾;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无物被弃之不顾。这就叫承袭光明,传递光照"(27:3-4)。 藉圣人之光,便得以进入光明的国度:"借着大道洒下的光亮,复归其光明之中,就不会留下身后的祸殃了。这就是得着永恒的意思"(52:6)。 三、世界的比照 通常,人若在这个世界中张扬美善,避斥丑恶,便是高风亮节了。老子却指出,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美善:"本来正常的,又变得荒诞。以为良善的,又成为邪恶。这种现象令人迷惑不解,已经很深很久了"(58:3)。老子问到:"世界上的善良与邪恶,两者的差别在哪里"(20:1)? 这个世界上不仅没有真正的美善,连对美善的追求,也变成丑恶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1)。的确,如果人们都处心积虑、你争我夺地占有美,享受美,那么求美不就是一桩丑行吗?如果人们以行善为手段彰显自己,胜过别人,那么行善不就是一桩恶行吗? 老子如此犀利彻底地否定人间的美善,是因他在道里看见了一个绝对美善的境界。相形之下,人间万事万务之相对、短暂、有限的本相,就暴露无疑了:其美也是丑,其善也是恶。所以老子说人间值得骄傲的东西,从道的眼光来看,就像多余的饭,累赘的事,只会让人厌恶,有道的人不会看重的(24:4)。 这样,老子就排除了大道之外一切道德的真实性。他说:"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21:1)。"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他内心没有道德......所以,丧失了大道,这才强调道德"(38:1,5)。 老子这种"绝仁弃义、唯道是从"的态度,几乎与人类一切道德说教和宗教信仰格格不入,唯与《圣经》不谋而合。诗人写道:"Jehovah从天上垂看世人,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14:2-3)。以赛亚说,人间"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 64:4)。"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 3:23)。 《圣经》说,人得救不是用"立功"的办法,而是靠"信神";老子说的是,不能用 "有为"的办法,乃是靠"从道"。共同的含义是:抛弃以色列法利赛人的律法主义和中国儒家的道德主义,承认凭人的肮脏不堪自救,承认唯有神道是圣洁的拯救。希伯来文称此为 "与世界分开来,归向神圣者",中文译成"分别为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