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保健重要医学知识 2003年12月19日 赖基铭 癌症从正常细胞演变到癌细胞,需要一段很长时间(需一、二十年),而从癌细胞开始分裂,到临床能找到的癌症,也还要约五年光景,此时癌细胞的数目大概在109(10亿),大小约为1公分,虽然我们认为在1公分大小时发现还算很早,但以癌症的整个病程来看,已走了3/4的路途,所谓早期发现,事实上已经太晚了。此外,癌细胞分裂至107(1千万)时,虽只有0.2公分大小,却已发生血管新生。当这些血管长到细胞组织里,肿瘤细胞就会藉助血管而转移到身体其它地方,而临床上却必需到109,我们才能发现癌症,因此癌症被诊断出来的时候,实已转移出去,因此即使早期发现,也很难避免日后的再发及死亡。不过癌症早期诊断虽已太慢,但早期诊断时基本上还可以治疗,让病人存活更久,因此我们仍然鼓励大家定期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由于我们的饮食与生活环境充斥着各种致癌因素,因此几乎每个人的身体内都含有正常细胞受伤害后所形成的癌的初期细胞(initiated cell)、癌前期细胞(preneoplastic cell)或癌细胞(neoplastic cell),不过这些还未诊断出来的癌前细胞,不一定会进展成癌细胞或癌细胞形成后也不一定会继续成长为癌的肿块,这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及后天的调养。由于癌症的成长过程非常漫长,正好可以提供我们很好的时机来预防或阻断其成长。 个人的体质指的是遗传倾向及免疫能力,有些是先天已注定,是后天无法修补或改善的,唯一我们能改善的,只有从饮食及生活的调整着手。事实上,饮食与生活的不当,可解释70%癌症的成因,因此,做好饮食与生活的调整,即可避免70%左右癌症的发生。这包括不当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吃槟榔、过度劳累、紧张、缺乏运动等,应尽量调整。此外,不当饮食习惯的改善,包括不过量饮酒、不拼酒、不能过胖、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取、多吃纤维含量多的五谷类及蔬菜,尤其是深绿色十字花科蔬菜,如橄榄菜、花椰菜及橙黄色蔬菜,如番瓜、木瓜、胡萝卜、甜薯等富含β胡萝卜素。此外,少吃烧烤、腌渍或太咸的食物。 饮食调整之所以能预防癌症的发生,基本上是透过下列几个途径及原理: 1. 改变细胞中钾、钠的比值:年轻的细胞,钾的比值较高,钠较低,容易防止癌化发生,当年纪超过40岁时,细胞内的钠开始超过钾,细胞开始走向老化,若长期吃太咸的食物及鱼、肉类,会加速钠钾比值的改变,细胞老化及癌化较易发生。因此长期多食植物性食物,则可维持钾高钠低的程度(见表一),防止癌化倾向。 2. 食物中新鲜蔬果富含维他命A及C及大蒜等,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中和食物中致癌物及消除自由基对细胞的影响。此外,维他命A也具有诱导癌前细胞或癌细胞走向良性分化,而避免癌症的发生。 3. 过多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取,会造成肥胖及体重过重,也会增加内源性致癌物(endogenous carcinogens)的产生。过多脂肪摄取会增加类固醇荷尔蒙的产生,如动情激素(estrogen)、雄性激素(androgen),这些和乳癌、子宫内膜癌及前列腺癌都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过多脂肪摄取会增加肠道内胆酸(bile acid)的分泌,胆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形成催化肿瘤成长的代谢物,加速大肠直肠癌的形成。过多的蛋白质摄取,亦会增加内源性致癌物,这些蛋白质被消化成胺基酸,在肠道经细菌的催化后,也会产生致癌性的物质(N-nitrosamines)及催化肿瘤成长的物质。因此,减少脂肪及蛋白质摄取,即可避免上述癌化作用。 4. 经过腌渍、烟熏、烧烤的蛋白质(含防腐剂及变性的蛋白质)本身就含有不少致癌物,譬如烟熏时,食物附有碳所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焦油及多环烃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或烧烤过程中因油滴被碳火蒸发所产生的淡蓝色烟雾,均含有类似的致癌化合物,其粒子易附着在食物上。因此,减少肉类及烧烤物在癌症预防上是很必要的。 5. 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增加排便,减少致癌物滞留在肠道的时间;此外,纤维食物富含硒(selenium)的成分,可以延缓癌细胞的成长。 6. 很多菇类、豆类含多醣体(polysaccharide及lectin),可提高免疫力如提升自然杀手细胞的量。黄豆富含植物性女性类荷尔蒙(phytoestrogen),具有对抗性荷尔蒙作用,多食用可减少乳癌及前列腺癌之发生。 根据上述医学原理提供防癌生活十二守则,以避免癌魔悄悄到来: 一、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二、适量饮酒,不拼酒、不醉酒。 三、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四、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五、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六、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七、维持理想的体重,不过胖。 八、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九、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十、尽量维持清净、无污染的空气和生活环境。 十一、定期健康检查。 十二、爱惜生命,随时警觉身体任何异常变化。 *备注 (本文作者为卫生研究院,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