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11-15章注释


七.门徒的祷告(一一1~4)

在第十至十一章中间,隔了一段时间,就是约翰福音九章1节至十章21节记载的事迹。

一一1 这是路加常提我们主的祷告生活的一个记载。这与路加的目的相符,将基督展视为人子,常常倚靠神他的父。门徒感觉到祷告是耶稣生命中一个真正而不可少的力量,他们听见耶稣祷告的时候,自己也想祷告,所以有个门徒来求他教导他们祷告。他没有说:「教导我们怎样祷告。」而说:「教导我们祷告。」这个要求当然包括了事实和方法两方面。

一一2 主耶稣这时候给他们的模范祷词跟路加福音中的主祷文有些不同。所有不同点都有目的和意思,没有一样是不重要的。

首先,主教导门徒称呼神为我们在天上的父。这种亲密的家庭关系是旧约信徒不认识的,意思是信徒现在向神说话,就如跟一位慈爱的天父说话一样。其次,主教我们祷告要尊神的名为圣。这表达信徒心里的渴望,就是他应该受尊崇、彰显为大、受敬拜。在祈求方面,「愿你的国降临」。我们祈求神消灭邪恶的势力,并基督在地上作王管治世界的日子快将到来,那时他的旨意就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一一3 既已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主教导祈求者说出他个人的需要和愿望,提出身体上和属灵上对食物的不断需要,我们要天天倚靠他而活,承认他是各样美善的源头。

一一4 接着是祷告罪得赦免,赦免是以我们对别人有宽恕的心为根据。显而易见,这并非指从罪的刑罚得到赦免,那种赦免是基于基督在加略山成就的工作,只能藉信心得着。然而这里要处理的是父母的或管治的赦免;我们得救后,神以对待儿女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如果他发现我们心里刚硬、不愿饶恕,他会鞭打我们,直至我们破碎,跟他恢复交通为止。这个赦免跟与神交通有关,而不是与神的关系有关。

对「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这个祈求,有些人感到困惑。我们知道神从不试探人去犯罪;然而,他却容许我们在生活上经验试炼和试验,这些都是为我们的好处而设计的。这里的想法似乎是我们应当时常警觉自己流荡和犯罪的倾向;尽管我们自己可能想犯罪,但也应该求主保守我们不致失脚。我们应当祈求,犯罪的机会和犯罪的意欲永不可同时出现。祷文表明我们不可信任本身抗拒试探的能力。这做法是健康的。整篇祷词以祈求拯救脱离凶恶作结束。(注37)


八.祷告的两个比喻(一一5~13)

一一5~8 继续来看祷告这个题目。主举了一个例子,说明神愿意垂听并回答他儿女的祈求。这故事关于一个人,他有一个客人半夜来到他家里。不妙,他手上没有足够的食物,所以他跑到邻舍那里去,敲门,求邻舍借给他三个饼。邻居起初因睡眠被搅扰而不耐烦,也不打算起床应门;然而,因这忧心的家主不断拍门叫喊,邻舍终于起床并给他所需的。

应用这个例子时我们必须小心,避免作出一些结论。这并不是说神因我们持续不断祈求而烦厌,也不表示唯一叫我们的祷告蒙答允的方法是辗转的祈求。

例子教导我们,如果一个人因朋友的迫切而愿意帮助他,神会更愿意听他儿女的呼求。

一一9 例子教导我们不应在祷告生活上疲倦灰心,「继续祈求……继续寻找……继续叩门……」(注38)有时神会在我们第一次祈求时就答允我们的祷告,但在另一些情况里,他会在我们经过长久的祈求后才应允。

神回答祷告:

有时,心灵软弱,

他便给信徒正要寻求的东西;

但信心时常要学习更深入的安息,

当神没有回应时,在他的沉默中信靠他;

因他的名称为爱,他会给你最好的,

星宿会失去光芒,大山也不能长存,

唯神是真实;他的应许确定不移。

他是我们的力量。

~M. G. P.

这个比喻似乎教导不断加增的迫切──从祈求到寻找到叩门。

一一10 经文教导我们,凡祈求的,就得着,凡寻找的,就寻见,凡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这是我们祷告时神给我们的应许。他常常赐给我们所祈求的,或给我们另外一些更好的东西。一个「不」的回答表示他知道我们的要求对我们不是最好的;因此,他的拒绝比我们的祈求更好。

一一11、12 经文教导我们,神绝对不会欺骗我们,在我们求饼的时候竟给我们石头。那时代的饼形状象一个扁圆的蛋糕,貌似石头。神绝不会作弄我们,在我们求食物时给我们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果我们求鱼,他绝不会给我们蛇,即一些会毁灭我们的东西。又如果我们求鸡蛋,他绝不会给我们蝎子,即一些会引致极度痛苦的东西。

一一13 纵使一个作父亲的人有犯罪的本性,他也不会把坏东西给儿女,他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我们的天父,岂不更愿意将圣灵给求他的人。柏勒说:「重要的是,他挑选给我们的东西,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他最想给我们的,就是圣灵。」耶稣说这些话的时候,圣灵还未赐下(约七39)。今天我们不必祈求圣灵住在心里,因为在我们信主的一刻,他已经来住在我们里面(罗八9下;弗一13、14)。

然而,我们在其它方面祈求圣灵是当然合理和必须的。我们应当祈求自己接受圣灵的教导,接受圣灵的引领;在我们为基督所作的事奉中,让他的能力倾倒在我们身上。

耶稣教导门徒祈求圣灵的时候,他很可能是指圣灵的能力,这能力叫他们能够过另一个世界形式的、门徒的生活。这种生活他在前面几章已有教导。到这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感到要靠自己的能力去符合作门徒的试验,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当然是事实。圣灵就是叫我们可以过基督徒生活的能力,所以耶稣描绘神急切的要把这能力赐给祈求的人。

在希腊文原文里,本节不是说神会将圣灵给人,而是赐「圣灵」(没有定冠词「那」)。史伟慈教授指出,有冠词的时候,是指这位神本身;没有冠词的时候则指他的恩赐或他在我们身上的作为。因此在这段经文中,很大程度上不是祈求圣灵这位神本身,而是他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这看法得到路加福音七章11节同类的经文进一步证实:「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么!」


九.耶稣回答批评他的人(一一14~26)

一一14~16 耶稣赶出一个叫人成为哑巴的鬼。在群众中引起一阵扰攘。虽然众人都希奇,其他人更公开的反对主。反对主要有两种形式,有人指责他靠着鬼王别西卜的能力赶鬼;又有人表示他应该施行从天上来的神迹,也许他们以为他这样做便能证明对他的指责是错的。

一一17、18 第17至26节回答对他以别西卜附身而有能力赶鬼的指责;第29节则回答对神迹的要求。首先,主耶稣提醒他们,凡一国自相分争就会毁灭;凡一家自相分争就必败落。如果撒但利用他来赶鬼,撒但就是攻打自己的爪牙。魔鬼会反对自己和阻碍自己的计划──这个想法是谎谬的。

一一19 第二,主提醒那些批评他的人,那时他们自己的一些国民也赶逐污鬼。如果他靠撒但的能力赶鬼,那么他们必然也靠同一能力赶鬼。当然,犹太人绝对不会承认这点;然而。他们又怎能否认所争议的能力?赶鬼的能力不是来自神就是来自撒但;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不可能两个也是。如果耶稣靠撒但的能力,那些犹太的驱魔人也靠同样的能力了;指责他也就是指责他们。

一一20 真正的解释是耶稣靠着神的能力赶鬼。他说神的能力是什么意思呢?路加福音(一二28)的记载,是这样说的:「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所以我们可以作出结论,神的能力等同神的灵。耶稣靠着神的灵赶鬼,可从神的国临到那世代的人显明出来。国度的临到是以王本身亲自来临,主耶稣在那里的事实,施行那些神迹,都确实的证明神所膏立的统治者正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一一21、22 直至这时候,撒但仍是壮士披挂整齐,稳固的看守自己的住宅。那些被鬼附的人被他牢牢的握着,没有人去挑战他;他所有的都平安无事,意即没有人可以抵抗他的控制。主耶稣比撒但更壮,他来胜过他,夺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赃。

就算是批评耶稣的人也不否认邪灵是被他赶出的。唯一的意思就是撒但已被制服,那些受辖制的人得着释放。这就是经文的重点。

一一23 然后耶稣又加上一句,说任何人不与他相合的就是敌他的;任何人不同他收聚的就是分散的。正如有人这样说:「一个人不是与你一同上路,就是阻挡你的去路。」我们已提到本节跟九章50节之间表面上的矛盾,如果事情是关乎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就没有中立可言;一个人不是赞同基督就是反对他的。但如果关乎基督徒事奉的,那些不反对基督仆人的就是赞同他们的。前一节是关乎救恩的问题;而后一节则关乎事奉的问题。

一一24~26 主似乎占了对头的上风,他们曾指责他被鬼附,现在他将他们的国家比作一个被鬼附而暂时获得医治的人。就他们的历史来说,这是事实。被掳以前,以色列国为拜偶像之鬼所附;但被掳叫他们摆脱了那邪灵,从此犹太人不再为拜偶像所辖制,他们的屋子已打扫干净、修饰好了。但他们拒绝让主耶稣进去作主,因此他预言在未来有一天,那污鬼会另带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屋里。这指到犹太国在大灾难时期会采用的一种可怕的拜偶像形式,他们认敌基督为神(约五43),这罪的刑罚比任何该国曾受的刑罚都要重。

这个例子基本指以色列国的历史,但也显明单单在个人的生活上悔改或更正是不够的,这不足够叫人有新的开始。主耶稣必须被接进心里和生命中;否则,生命就会向比以前更卑污的罪恶敞开大门。


十.比马利亚更有福(一一27、28)

有一个女人在众人中间向耶稣欢呼,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我们主的回答意义重大,他没有否定他母亲马利亚是有福的,但他更超越一步,说听神的道而遵守更加重要。换句话说,童贞女马利亚相信基督、并跟从他,比作为他的母亲更有福。血缘的关系比不上属灵的关系重要,这应该足够使那些将马利亚变为崇拜对象的人闭口无言。


十一.约拿的神迹(一一29~32)

一一29 在第16节,有人试探主耶稣,向他求从天上来的神迹。现在他回应那个要求,把那世代归结为一个邪恶的世代。他的话主要针对活在当时的犹太人,他们有幸得到神的儿子亲自临到,听过他的话,亲眼见过他的神迹;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正在假装,如果他们能够从天上看见大能和超自然的作为,他们就会相信他。主的回答是,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

一一30 主指到自己从死里复活的事。约拿怎样在大鱼腹内三昼三夜后,从海中获救;主耶稣也会在坟墓三昼三夜之后从死里复活。换言之,主耶稣在地上的事奉,最后和具有决定性的神迹就是他的复活。约拿……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当他到这个外邦的大都会传福音时,至少他好比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人一样。

一一31、32 南方的女王,外邦的示巴女王,走了很远的路程来听所罗门的智慧话。她没有看过一个神迹,如果她有幸活在主的日子,她是何等愿意的接待他!因此当审判的时候,她要起来定那些有幸看见主耶稣超然的作为、却拒绝他的恶人的罪。有一人比约拿更大、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他踏进了人类历史的舞台;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然而以色列人听了比约拿更大的一位所传的,却拒绝悔改。

不信的人今天嘲笑约拿的故事,以为只是希伯来人的传说。耶稣提到约拿这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好象他提到所罗门一样。那些说看见神迹就会相信的人弄错了,信心并非建基于理智的证据,而是神永生的道。如果一个人不相信神的话,虽然有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不会相信。要求神迹这态度并不讨神喜悦,他们是凭眼见而不是凭信心;不信的人说:「我看见了便会相信。」神说:「你要相信,然后你就会看见。」


十二.点灯的比喻(一一33~36)

一一33 起初我们可能以为这段经文跟前文没有关连;但仔细查看,就发现一个重要的连系。耶稣提醒他的听众,没有人将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他把灯放在灯台上使别人看得见,和使进来的人得见亮光。

经文的应用是这样的:神就是点灯的人。藉着主耶稣和他工作,他为世人提供了照明的火焰;如果任何人看不见那光,并不是神的错。在第八章,主耶稣已提到那些成了门徒的人,有责任去宣传信仰,不应把信仰藏在器皿下。在本节里,他揭示那些寻求神迹的批评者的不信,是由他们的贪婪和害怕羞辱所导致的。

一一34 他们不信,是因为他们动机不纯。从身体上看,眼睛叫全身光明。如果眼睛健康,那人就能看见光;但如果眼睛生病,即瞎了,光便不能进去。

在属灵上也相同,如果一个人诚心要知道耶稣是否神所立的基督,神必会向他启示;但如果他动机不纯,如果他想抓紧所贪求的东西,如果他继续害怕别人的说法,那么他就看不见救主的真正宝贵之处。

一一35 听耶稣说话的人,自以为非常聪明,他们以为自己全身光明;但主耶稣警告他们要注意,在他们里头的光事实上是黑暗了。他们自己假装的智慧和优越感使他们远离他。

一一36 动机纯正的人,向耶稣这世界的光,开放全人,于是就充满属灵的光明。他里头的生命为基督点亮,正如他坐在灯光下,全身光明一样。


十三.外面和里面的洁净(一一37~41)

一一37~40 耶稣接受一个法利赛人的邀请,同他吃饭。主人家看见耶稣饭前不洗手,感到诧异。耶稣看透他的心思,不留情面的责备他那种假冒为善和形式主义。耶稣提醒他,真正重要的不是杯盘的外面的洁净,而是里面的洁净。外表上,法利赛人也颇为正义;然而里面却是狡猾邪恶。神造人的外面也做人的里面,他着重我们里面的生活要纯净。「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一六7)

一一41 主知道这些法利赛人是怎样贪婪和自私,所以他叫他的主人家先将自己有的施舍给人;如果他能够通过这基本测验,凡物于他就都洁净了。艾朗赛评论:

当神的爱充满人的心,他会关心其它人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外在行为才有真正的价值。一个人常常为自己积蓄,完全漠视贫穷和有需要的人。这证明神的爱没有住在他里面。(注39)

一个不知名的作者总结说:

第39至52节对法利赛人和律法师的严厉责备是在法利赛人的餐桌上说的(37节),我们所谓的「好品味」常常成为忠于真理的代替品;在应该蹙额的时候我们微笑;在应该发言的时候我们沉默。破坏一个餐宴比破坏对神的信心为好。


十四.责备法利赛人(一一42~44)

一一42 法利赛人是形式主义者,他们讲究礼法上最小的细节,如奉献十分一微不足道的菜蔬;但却不谨慎与神与人的关系。他们压制穷人,不爱神。主并不是责备他们将薄荷、芸香和各样菜蔬献上十分之一,而是指出他们不应这么热心这些细节,而忽略了生活的基本事奉,如公义和爱神的事。他们本末倒置,过分强调次要的事而忽略了首要的事;他们擅长于别人能够看见的事;却将只有神能够看见的事掉以轻心。

一一43 他们喜爱炫耀自己,坐在会堂里的显要位置,在街市上尽量吸引人的注意。故此,他们不单因形式主义而有罪,也因骄傲而有罪。

一一44 最后,主将他们比作没有标识的坟墓。根据摩西律法,任何人摸了坟墓就要七天不洁净(民一九16),甚至他当时不知那是坟墓也是如此。法利赛人外表上是虔诚的宗教领袖,但他们应该在身上挂一块警告牌提醒人们,与他们接触是污秽的。他们象没有标识的坟墓,满了腐败和不洁,以他们的形式主义和骄傲感染其它人。


十五.指责律法师(一一45~52)

一一45 律法师就是文士──教导和解释摩西律法的专家。然而,他们的技能只限于告诉人怎样做;自己却不去实践。一个律法师觉得耶稣词锋凌厉,提醒他,他批评法利赛人的同时,也在侮辱律法的专家。

一一46 主趁这机会猛烈抨击律法师的一些罪。首先,他们以各种律法上的担子压迫人们,自己却不动一个指头来帮助他们去承担。正如凯理说:「他们藐视平民百姓但高抬自己,因此臭名远播。」(注40) 他们许多的规例都是人加上去的,而且无关痛痒,毫不重要。

一一47、48 律法师是假冒为善的杀人者。他们假装尊崇神的先知,甚至在旧约先知的坟墓上竖立纪念碑。这确实在表面上证明他们深刻的尊敬。但主耶稣却有不同的看见。表面上他们与杀害先知的犹太祖宗没有关连,事实上他们正步其后尘。为先知修造坟墓的同时,他们阴谋杀害神最大的先知──主自己;他们也会继续杀害神忠心的先知和使徒。

一一49 将本节与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作一比较。似乎表示耶稣自己就是神的智慧。在本节,他引述神的智慧说:「我要差遣先知……到他们那里去。」在路加福音,他没有将这段话作为旧约或任何其它来源的引录,只是作为自己的说话来表达。(又请看林前一30,基督在那里被说成智慧。)主耶稣应许,他会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世代的人那里去,而那世代的人会杀害和逼迫他们。

一一50、51 他会使流所有神的发言人的血的罪,都向那世代的人追讨,从旧约记载的第一个案件,即亚伯被杀起,直至最后一件,即撒迦利亚被杀在坛和殿中间(代下二四21)。历代志下是犹太人编排的旧约的最后一卷书,因此主耶稣提到亚伯和撒迦利亚是包括了全部的殉道者。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很清楚的知道当时的世代会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把所有他们从前对属神的人的迫害带到丑恶的高峰。因为他们杀害他,使自创世以来所流众先知的血都向他们追讨。

一一52 最后,主耶稣指责律法师把知识的钥匙夺了去,即把神的话阻挡不让人知道。虽然表面上他们公开宣称忠于圣经,但却顽硬地拒绝接受圣经所说的那一位。他们也阻挡别人到基督那里去,他们自己不想要他,也不想别人接受他。


十六.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回应(一一53、54)

文士和法利赛人明显对主率直的指责感到愤怒,他们极力的催逼他,加紧的从他话语里拿取把柄。他们用各种可能的诡计,以求夺取一些能定他以死罪的话柄。他们这种做法,只证明他是如何准确的看透了他们的本性。


捌.往耶路撒冷途中的教训和医治(一二~一六)


一.提醒和鼓励(一二1~12)

一二1 耶稣正谴责法利赛人和律法师的时候,有几万人聚集。争吵或辩论通常会引来一大群人。无疑,这些群众也被耶稣无惧的指斥这些伪善的宗教领袖所吸引。虽然对罪不妥协的态度不是常常为人受落的,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人会赞赏这为义。真理常是自我证明的。耶稣转向门徒,提醒他们:「你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他解释酵象征或代表假冒为善。伪善者就是一个带上面具的人,他的外表跟内里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法利赛人假装为完美的人,事实上他们是伪装大师。

一二2、3 他们有一天会被揭露出来。所有掩盖的事会被揭发出来;所有他们在暗中所作的事会在明处被显露出来。

虚伪必然被揭露,真理却必然得胜。直至那时为止,门徒宣讲的信息都是相对地难明,而听众人数也有限;但随着以色列拒绝弥赛亚和圣灵的降临,门徒会毫无怯惧地奉主耶稣的名到各地宣讲好消息。到时福音可以说是在房上被人宣扬了。高德说:「那些人的声音这时未被听见,在受限制和不为人知的圈子内,但他们将要成为世人的老师。」(注41)

一二4、5 耶稣以鼓舞和亲切的称呼「我的朋友」提醒门徒。在任何试炼下也不可以把这无价的友谊看为耻。基督的信息在普世传扬后,忠心的门徒会受到逼迫和杀害。但象法利赛人的人所能做的有限。肉体的死亡就是那极限。他们不应害怕。神会以远远比这可怕的刑罚,即在地狱里的永死,来回报迫害门徒的人。所以门徒要怕神,而不是怕人。

一二6、7 为强调神对门徒的保护,主耶稣提到天父对麻雀的顾念。在路加福音十章29节,我们读到两只麻雀卖一分银子;在这里我们知道五个麻雀卖二分银子,换句话说,买四只麻雀就免费多送一只。然而,就是这只没有商业价值的麻雀,在神眼中也不会被忘记。如果神顾念这只伶仃的麻雀,他岂不更看顾那些传扬他儿子福音的人么?他们的头发他也数过了。

一二8 救主告诉门徒,凡现在认他的,他在神的使者面前也必认他。他这里所指的是所有的真信徒。认他就是接受他为独一的主和救主。

一二9 那些在人面前不认他的,他在神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本节主要所指的似乎是法利赛人,但当然也包括所有拒绝基督和以承认他为耻的人。在那日子,主会说:「我从不认识你。」

一二10 接着救主向门徒解释,批评他和亵渎圣灵是有分别的。如果那些说话干犯人子的人后来悔改和相信,还可得赦免;但亵渎圣灵是不可饶恕的罪。这是法利赛人所犯的罪(请看太一二22~32)。这罪是什么呢?就是将主耶稣的神迹归功于魔鬼。这是对圣灵的亵渎,因为耶稣行的所有神迹都是藉着圣灵能力行的;因此,这实际上是说神的圣灵是魔鬼。这罪在今世或来世也不得赦免。

一个真信徒不可能犯这罪。有些人不胜恐惧自己在跌倒时会犯上这罪。跌倒并非不可饶恕的罪,跌倒的人可以恢复与主的交通。一个人所担心的是他能证明自己没有犯上不可饶恕的罪。

一个不信的人拒绝基督也非罪无可恕。一个人可能一而再拒绝救主,但后来可能回转归向主。当然,如果他死时仍未相信,就不可能回转了;事实上,他的罪就变成不可饶恕了。但我们的主所描述不可饶恕的罪,是法利赛人说他靠鬼王别西卜的能力施行神迹。

一二11、12 门徒免不了会被带到有管治权柄的人那里受审判,主耶稣告诉他们不须事先练习说什么话,圣灵自会在需要的时候指教他们说合宜的话。这不是说主的仆人在传扬福音或教导神话语之前,不应花时间祷告和研读,我们绝不能以此为懒惰的藉口!但主明确的应许,那些因见证基督而受审判的人会从圣灵得着特别的帮助。主也应许所有属神的人,如果他们靠圣灵行事,在生命危急的关头,也会有合适的话给予他们。


二.警戒贪心(一二13~21)

一二13 这时,众人中有一个人走出来,叫主解决他和兄长之间分家业的争执。俗语有云:「那里有遗嘱,那里多亲属。」这件事正切题。我们不知道那个人是被剥夺了当得的部分,还是贪得更多。

一二14 救主迅速提醒他,他到世界来不是要处理这些琐碎的事;他来世界的目的是要拯救有罪的人。他不会偏离这伟大、荣耀的使命,去分一笔不足取的家业。(而且,他也没有法律上的权柄去判断涉及产业的问题,他的决定不会有法律效力。)

一二15 主利用这件事提醒他的听众,要谨慎人心里最阴险的罪恶,就是贪心。贪得无厌的物欲是生命最强的推动力之一,却使人类完全丧失生存的目的。「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正如梅勒指出:

这是我们的主悬挂的其中一面红旗,但今天许多人似乎不大理会。基督述说了许多有关富有的危险,但不是很多人害怕富有。贪心在现时的世代实际上并不被认为是罪,如果一个人犯了第六条或第八条诫命,他会被看作罪犯,并蒙上羞耻;但他也许犯了第十条,却只会被看作富进取心。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但凡引述这个说法的都过分强调「贪」字,而解释问题不是钱财本身、只是贪爱钱财才是罪恶的根源。

环顾四周,人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确实在乎他所拥有的财富。人只用财富来衡量一个人伟大与否。同样,世界也以银行存款来衡量人。然而,再没有比这更致命的错误了。真正衡量一个人是在他他的本质,而不是他拥有什么。(注42)

一二16~18 愚蠢财主的比喻说明了财物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因着意想不到的丰收,这个富有的农夫面对一个似乎令他非常烦恼的问题;他不知怎样处置所有的谷物,他所有的粮仓和存库都装满了。经过一番苦思,问题解决了,他决定把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如果他能环顾四周有需要的人,利用他所拥有的使饥饿的(灵性上和身体上)得饱足,就可以省却这巨大建筑工程的花费和不便。晏布斯说:「穷人的肚腹、寡妇的家园、孤儿待哺的口,都是永远的粮仓。」

一二19 新仓房建筑完工,他计划退休。注意他的自主精神:我的仓房、我的果园、我的出产、我的灵魂,他已经计划好未来,他要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

一二20、21 「正当他以为自己有时间,他却撞向神,要永远灭亡。」神告诉他,他当夜就会死,会失去所有一切,他的财物要归别人。有人将愚蠢人定义为一个计划以坟墓为终结的人,这个人确实是个愚蠢人。

神问:「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我们也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基督今天回来,我所拥有的要归谁呢?」今天为神所用岂不比明天落入魔鬼手中好得多么?我们可以利用现在所有的积存财宝在天上,以致在神面前富足;又或者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挥霍在肉体的情欲上,而从情欲收败坏。


三.忧虑相对信心(一二22~34)

一二22、23 基督徒生命里一个很大的危机,是将衣食看为我们生存首要的目标,我们过于热衷的为这些东西赚取金钱,以致主的工作被降在次要的位置。新约的重点是我们应该将基督的理想放在我们生活的首位,饮食、衣裳应属次要。当我们投身事奉神的时候,我们应该为目前的需要努力作工,然后把未来仰赖于神手里,这就是信心生活。

主耶稣说我们不应为衣食忧虑,意思不是叫我们闲懒的坐在那里等候供应。基督信仰并不鼓励懒惰!他的意思是我们在为生活的需要赚取金钱的过程中,不要过分重视这些东西。毕竟,生命中有些东西比吃和穿更重要。我们在地上是君王的大使,所有个人舒适和外表的考虑,都必须次于叫人认识他这荣耀的工作。

一二24 耶稣用乌鸦作为例子,表明神是何等的顾念他手所造的。它们没有疯狂的去求取食物或预备将来的需要,它们时刻倚靠神。它们也不种也不收这句话不应引伸为教导人放弃世上的职业。这话的意思是神知道他所造的有什么需要,只要我们依靠他,他必供应我们所需用的。如果神养活乌鸦,他岂不更养活那些他手所造的、他以恩典拯救的,并他称为自己仆人的人吗?乌鸦没有仓又没有库,神还每天供应它们的需要,那么,我们为什么将生命浪费在建造更大的粮仓和贮存库上呢?

一二25、26 耶稣问:「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身量多加一肘呢?」这表示为事物(如将来的事)、为我们控制不了的事而忧虑,是愚不可及的。没有人能用忧虑增加身量或增加寿数(「身量」也可译作「寿数」)既是这样,为什么忧虑将来呢?让我们将所有力量和时间用来事奉基督,把将来的事交托给他吧。

一二27、28 接着,主用百合花来说明浪费自己最好的才华来赚取穿戴的愚昧。百合花很可能是野生的深红色秋牡丹。花儿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天然的美丽可以媲美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如果神丰丰富富的将这样的美丽赐予今天盛放、明天就要烧毁的花朵,他会忘记他儿女的需要吗?当我们忧虑、焦急、忙乱于不断求取更多的物质时,我们证明自己是小信的人。我们将生命浪费在神会为我们做的事上,唯愿我们将更多的时间和才能奉献给他。

一二29~31 事实上我们日常所需很少,我们能够生活简朴得出奇。那么,我们为何要让衣食在生活中占如此显着的位置?为何要挂心、忧虑将来呢?这是未得救的人的生活方式。不认识神为父的外邦人专注于食物、衣裳和享乐,这些东西成为他们生存的中心和范围;但神从没意思要他的儿女把时间花在为生活舒适的瞎忙上,他有一样工作要在地上完成,他也应许照顾那些全心信靠他的人。如果我们先求他的国,他绝不会让我们挨饥抵饿或赤身露体。来到生命的终结,才发觉拼命苦干大半生所得的,已经包括在回天家的票上,这是何等的叫人难过呢!

一二32 门徒是一小群无防御能力的羊,被差到一个不友善的世界上。他们没有肉眼看得见的支持或保护,这是事实;然而这群全身湿透、满身泥污的青年人却命定要与基督一同承受神的国。有一天,他们会与他一同管治全地。为此,主鼓励他们不要惧怕,因为如果父有如此荣耀的职分为他们存留,他们便不再需要忧虑当中的路程了。

一二33、34 他们可以将财物用在主的工作上,代替为眼前积存物质财富和作计划;这样,他们就是投资天家和永恒。世上的抢劫不能影响他们的财物,天上的财宝是完全受保护不受盗窃和破坏影响的。物质的财富通常有一个问题,你要信靠它才能拥有它,因此主耶稣说:「你们的财宝在那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如果我们将钱财放在天上面,我们的感情就会放弃这个世上腐败的东西了。


四.警醒仆人的比喻(一二35~40)

一二35 门徒不单要信靠主供应他们的需要,也要常常警醒期待他的再来。他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在东方,当一个人要快速走路或奔跑时,他会用一条带在腰间束起那长而摇曳的衣裳。束起的腰表示要完成一个使命,点着灯则表示保持见证。

一二36 门徒要时刻警醒,等候主回来,好象他是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那样。凯理评论说:

他们应该卸下所有地上的缠累,在主叩门的一刻,依那个比喻,他们可以立即给他开门──没有分心,也不须去预备。他们的心正等待着他,等待着他们的主;他们爱他,他们等候他。他一叩门,他们就立即给他开门。(注43)

关于那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的故事细节,不应硬说成是预言将来的。我们不应将这里的婚宴等同羔羊的婚筵,或那人的回来等同被提。主的故事要教导我们一个简单的真理,就是警醒等候他回来;这故事也没有设定他回来时那些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一二37 那人从婚宴回来,他的仆人迫切的警醒等候他,准备好听他吩咐行事;他对他们警醒的态度非常高兴,以致他愿意与他们转换位置,自己束起仆人的围裙,叫他们坐席,伺候他们用饭。这是一个感人的暗指:他曾经以奴仆的样式来到这世界,将来在天家他还要慈祥地屈尊服侍属他的人。敬诚的德国圣经学者班格尔认为本节是神话语中最伟大的应许。

一二38 夜里二更天从晚上九时至子夜,三更天从子夜至凌晨三时。不管主人在那一更回来,仆人都等候着他。

一二39、40 主换了一幅画,提到一个家主在没有防犯时,房屋被贼挖透。贼人的光顾是完全估计不到的,家主若知贼什么时候来,就必不容贼挖透房屋。这个故事教训我们,基督再来的日子是不确定的,没有人知道他出现的那日子或时辰。当他真的回来,那些积存财宝在地上的信徒将会失去所有,因为正如有人曾说:「一个基督徒不是撇弃他的财富,就是与财富打成一片。」如果我们真的警醒等候基督再来,就会变买我们所有的,积存财宝在天上,那里没有贼能偷。


五.忠心与不忠心的仆人(一二41~48)

一二41、42 这时彼得问基督,警醒的比喻是只为门徒还是为众人。主告诉他,比喻是为所有承认为神管家的人说的。忠心有见识的管家,就是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分粮给他们的。管家这里的主要责任是关乎人,而不是物质的东西,这与上文下理一致,提醒门徒要避免物质主义和贪心。重要的是人而不是东西。

一二43、44 当主来到,看见仆人真心关顾人属灵的利益,他必大大的赏赐他。这赏赐可能跟在千禧年与基督一同管治有关(彼前五1~4)。

一二45 那仆人虽声明为基督作工,事实上却不忠心。他不单没有喂养属神的人,反而虐待、抢劫他们,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这可能指法利赛人。)

一二46 主来到要揭露他的不忠,与所有其它不忠心的人一同受罚。「把他腰斩了」也可以译作「重重的处治他」。

一二47、48 这两节陈述了事奉的一个基本原则,那个原则是所得愈多,责任愈大。对于信徒,意思是在天上的赏赐有大小之分;对于不信者,就是在地狱的刑罚有轻重之分。那些知道神在圣经中启示的意思(旨意)的人,有重大的责任要去遵行。多给他们,就向他们多取。那些所得较少的,也要为自己的过犯受罚,但他们的刑罚会较轻。


六.基督第一次降临的影响(一二49~53)

一二49 主耶稣知道他来到地上,初时不会带来和平。起初,他的来临必会引起分争、不和、逼迫与流血。他来不是为着可怕的目的──把火丢在地上,而这只是他来的结果或影响。虽然他在地上事奉的日子遇到痛苦、分歧,但直到在十字架上,人心才真正显露出来。主知道这些都要发生,他也愿见逼迫的火若有需要便尽快在他身上燃烧。

一二50 他有当受的洗,这指他死在加略山的事。他受着极大的压迫,要到十字架为失丧的人类成就救赎。羞辱、痛苦、死亡都是父为他定的旨意,他也着意要遵行。

一二51~53 他清楚知道,他的降临不会在当时带来太平,因此他提醒门徒,若有人要归向他,他们的家人会逼迫他们、赶逐他们。基督信仰进到一个普通五口之家,会引起家庭分裂。人类堕落的本性很奇怪,不敬神的家人情愿他们的儿子酗酒放荡,也不愿他公开的作主耶稣基督的门徒!这段经文证明耶稣团结全人类(敬虔和不敬虔)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团体」的理论是错的;相反,他给他们带来分裂,是他们从来未有过的!


七.时代的征兆(一二54~59)

一二54、55 前一段经文是对门徒说的,现在救主转向众人。他提到他们预测天气的技术,看见西边(地中海上空)起了云彩,就知道要下一阵雨;另一方面,南风则带来酷热干旱。人有知识知道这些,但那不仅是知识,也包括知道的意愿。

一二56 属灵的事则有所不同,尽管他们有常识,却看不出重要的时候已临到人类历史。神的儿子来到地上,正站在他们中间。天堂从没有这样接近。但他们不知道遭难的日子,他们有足够的智能可以知道,却没有意愿要知道,因此,他们是自欺的。

一二57~59 如果他们知道身处的时代的重要,就会赶紧去与对头和好。这里用了一些法律词汇──对头、官、差役──每一个都有可能指神。那时,神正在他们中间来往行走,呼吁他们,给他们得救的机会。他们应当悔改、相信他;如果他们拒绝,就要站在神他们的法官面前受审。这显然是控告他们的案件,他们会被判有罪,因不信而被定罪。他们会被下在监里,即永远的刑罚,直至他们还清最后半文钱才可以出来──意即他们永远不可以出来,因为他们绝不可能还清如此巨额的债项。

所以耶稣说他们应该分辨身处的时代,然后藉认罪悔改、完全向他委身,与神和好。


八.悔改的重要(一三1~5)

一三1~3 第十二章以犹太人未能分辨身处的时代,及主警告他们赶快悔改,否则永远灭亡作结。第十三章继续这个主题。虽然原则可应用于个人,但大部分是对以色列民族说的。两件国家的惨剧构成对话的基础。第一是有些到耶路撒冷敬拜的加利利人被屠杀。犹太的巡抚彼拉多下令在他们献祭的时候杀害他们。我们对这件暴行没有其它资料。我们假设受害人都是住在加利利的犹太人,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可能在一个谬见下挣扎,以为这些加利利人必定是犯了滔天大罪,他们的死证明了神的不悦。然而,主耶稣纠正这个错误,警告犹太人,他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一三4、5 另一件悲剧关于西罗亚楼倒塌,有十八人死亡。除了这里的记载,我们没有这宗意外的其它资料。幸好我们不需要进一步的资料。主强调的重点是,我们不应把这次灾难诠释为对集体恶行的一次特别审判;相反,应该视之为对全以色列国的警告,他们若不悔改,也要遇到类似的厄运。他们的厄运在主后七十年,提多入侵耶路撒冷时发生。


九.不结实的无花果树的比喻(一三6~9)

主耶稣说了无花果树的比喻,与前面经文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不难认出无花果树就是以色列,栽在神的葡萄园里,即世界。神从树上找果子却找不着,于是他对管园的(主耶稣)说,他在这树上找果子找了三年也找不着什么。最简单的解释是这里指主公开传道的三年。本段经文的思想是,如果无花果树要结果子的话,已给了足够的时间。如果三年都没有果子出现,那么以后不会结果子这个结论也很合理。因为树不结果子,神吩咐把树砍了;无花果树白白占了可以更有效运用的地土。管园的为无花果树求情,多给一年时间,如果最终还是不结果子,就把树砍了。这就是所发生的事。第四年开始时以色列拒绝主耶稣,把他钉十字架;结果以色列国的首都被毁、人民四散。

凌耳这样说:

神的儿子知道父──葡萄园园主──的心意,也知道「砍了罢」这可怕的命令已经发出;以色列再次叫神忍无可忍。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没有结出义的果子,叫神得着荣耀和赞美,两者也没有理由享受神的眷顾。人生存为要叫他的创造者得荣耀和喜悦:当他未能活出这个合宜的目的,主难道不应因他犯罪而判处死亡的刑罚,并把他从尊荣的地位移走吗?(注44)


十.医治驼背的女人(一三10~17)

一三10~13 以色列对主耶稣的真正态度可从管会堂的看出。这个官反对救主在安息日治好一个女人。那女人的脊骨严重的弯曲了十八年。她的畸形很厉害,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在没有请求的情况下,主耶稣主动表示要医治她,用两只手按着他,叫她的脊骨直起来。

一三14 管会堂的忿怒地对众人说,他们应该在一星期的首六日来求医,而不应在第七日。他是一个专业、偏执的教徒,对人们的困难并没有深切的关怀;即使他们在首六天来到,他也不会帮助他们。他坚守律法技术上的重点,心里却没有半点慈爱怜悯。假如他的背骨也弯曲了十八年,他不会介意在那一天直起来的!

一三15、16 主责备他和其它领袖的伪善。他提醒他们,他们不会迟疑在安息日解开槽上的牛、驴,让它们饮水。如果他们尚且在安息日对不能作声的牲畜表示如此的顾念,难道耶稣对身为亚伯拉罕后裔的这女人施行医治是错的吗?「亚伯拉罕的后裔」一词表示她不单是犹太人,也是真信徒,一个有信心的女人。脊骨的弯曲是撒但导致的,从圣经的其它部分,我们知道有些疾病是源自撒但的工作。约伯的毒疮是撒但加给他的;保罗身上的刺是撒但用来打击他的。然而,没有主的允许,魔鬼是不能这样加害信徒的。神为他自己的荣耀,除去任何这类的疾病和痛苦。

一三17 主的话令批评他的人完全无地自容,惭愧不堪。一般百姓感到欢喜,因主行了这件荣耀的神迹,而且他们知道这事。


十一.神国的比喻(一三18~21)

一三18、19 看过这个医治的奇妙神迹后,众人也许会想国度即时就要被建立。主耶稣打消他们错误的想法,陈述两个神的国的比喻,描述的神国出现在王被拒和他再来统治地上之间的时期。这些比喻描画出基督教界的形成,包括只口称信仰的和真实的信徒(请看八1~3的注释。)

首先,他将神的国比作芥菜种,一种最小的种子。种子撒在地里,会长成灌木,而不是树;因此当主耶稣说种子长大成树,表示生长极不正常。树很大,足够让天上的飞鸟栖身在枝上。这里的思想是,基督信仰有一个微小的开始,如一粒芥菜种;但生长起来时,受到众人的欢迎,发展成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基督教界。基督教界包含所有口称效忠于主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已经重生。天上的飞鸟是兀鹰或捕食的鸟类,象征邪恶,描述基督教界已成为各种腐败的栖身之所。

一三20、21 第二个比喻将神的国比作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我们相信面酵在圣经中常常作为邪恶的象征。这里的想法是邪恶的教义已被引进了属神的人的纯净粮食里。邪恶的教义不是静止的,它会不知不觉地蔓延。


十二.进神国的窄门(一三22~30)

一三22、23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群众中有一人出来问他,是否只有少数人得救。这也许是一个无益的问题,纯粹出自好奇的心理。

一三24 主用直接的命令来回答推测的问题。他叫发问的人要确定自己会进窄门,耶稣说要努力进窄门,意思不是说救恩要我们尽上部分努力才可得着。窄门在这里指新生──透过信心藉恩典得救。耶稣提醒那人要确定自己由此门进入;门一关上,「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这句意思不是他们要寻求进入悔改归正的门;而是在基督权能荣耀降临的日子,他们希望能进入他的国度,但已经太迟了。那时,我们身处的恩典时代已经结束了。

一三25~27 家主起来关了门,犹太人那时被描绘成在外面叩门,求主给他们开门。他会说不认识他们来拒绝开门。这时他们会抗议,假装与他有亲密的相交。他不为这些虚饰所动。他们是作恶的人,不得进去。

一三28~30 他的拒绝叫他们哀哭切齿。哀哭表示懊悔,而切齿指对神强烈的憎恨。这显示地狱的痛苦并未改变人心。不信的以色列人会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神的国里。因为他们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有关系,故此自己预期也会在那里。但他们要被赶到外面。外邦人会从世上的四方八面进到基督国度的光明里,享受奇妙的祝福。因此,许多原先可以在神的计划里得着祝福的犹太人要被拒绝,而那些被轻看为狗的外邦人则要享受基督千禧年作王的福分。


十三.先知在耶路撒冷被杀害(一三31~35)

一三31 当时,主耶稣很明显在希律的境内。有几个法利赛人来警告他要离开,因为希律要杀他。法利赛人表示关心耶稣的福祉和安全,这完全与他们的性格不符。也许他们与希律同是一丘之貉,阴谋要恐吓他到耶路撒冷,他在那里会更易被逮捕。

一三32 我们的主不为杀身之祸的威吓所动,他看出那是希律的诡计,并叫法利赛人去告诉那个狐狸一个口信。有些人对主耶稣用雌狐狸(原文的性向是女性的)来提到希律感到难以理解,他们认为这违背圣经禁止人毁谤百姓的官长的吩咐(出二二28);然而,这不是毁谤,是绝对的事实。耶稣那段口信的要点是他短期内还有工作要做,在剩馀的几天里,他会赶鬼治病;然后在第三天,即最后一天,他会完成与地上使命有关的工作。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阻碍他履行职务。在指定的时间来到之前,没有任何地上的权力能伤害他。

一三33 除此以外,他不能在加利利被杀害;这个特权要留给耶路撒冷,耶城的特色是杀害至高神的仆人。很多时,耶路撒冷专门杀害神的代言人,这是主耶稣说「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的意思。

一三34、35 说到这个暴戾的京城的事实,耶稣感到悲怆难过,为其叹息。这个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神的使者的城,是他所爱的。他多次愿意聚集城里的居民,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只是他们不愿意。困难的地方是他们的铁石心肠;因此,他们的城、圣殿、土地要成为荒场。他们要经历一段长时期的放逐,事实上,除非他们改变对主的态度,否则不会再见他。第35节下指基督第二次降临,以色列国的馀民到那时会悔改,并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他的子民在他权能的日子就会愿意。


十四.医治患胀病的人(一四1~6)

一四1~3 一个安息日,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邀请主到他家里用饭。这不是诚意的接待,而是宗教领袖企图在神的儿子身上找错处。耶稣看见一个患水臌的人,即身体因组织积水而肿胀;救主看穿批评他的人的心思,就毫不客气地问他们,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一四4~6 他们甚愿说不,但他们不能支持自己的答案,只好不言语。因此,耶稣治好那人,叫他走了。对他来说,这是怜悯的行动;神的爱永不会停止活动,就算在安息日也如是(约五17)。然后耶稣转向犹太人,提醒他们,如果他们有牲畜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他们也会立时拉它上来。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这样行,因为牲畜在他们看来是有价值的;对一个受苦的同胞,他们不关心,更责备主耶稣不应帮助他。虽然他们不能对答救主的推论,但可以确定他们都更恼他了。


十五.野心客人的比喻(一四7~11)

主耶稣进入法利赛人家里时,也许看见客人走动挑选首位,他们寻求显着和尊贵的位置。虽然他也是客人,却没有不说诚实公义的话。他提醒他们要避免这种自私自利的行径。当他们被人请去赴筵席时,应该选一个较低的座位,而不是高位。当我们为自己选高位时,常常有可能被降格而感到羞羞惭惭。如果我们在神面前真的谦卑,就只有移向一个可能的方位,就是向上。耶稣教导我们,慢慢进向一个尊荣的位置,比起初就占据上位,后来要放弃为好。他自己就是虚己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腓二5~8);他自己卑微,神将他升高。凡自高的,神必将他降为卑。


十六.神尊敬的客人(一四12~14)

毫无疑问,法利赛人的首领请了本地的名人贵客来赴这次筵席。耶稣立刻就察觉到。他看见社会上贫穷的人没有获得邀请,因此趁机会阐明基督信仰一个伟大的原则──我们应该爱那些不可爱的、不能回报我们的人。人通常会请自己的朋友、亲属和富足的邻舍,希望得到同样的报答。这种行为不需要属神的生命也行;但仁慈对待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和瞎眼的确是超乎我们的本性。神为那些恩待这等人的人存留了一分特别的赏赐;虽然这些客人没有什么可报答我们,但神自己却应许在义人复活的时候报答我们。在圣经中,这是首次的复活,是包括所有真信徒的复活,发生在被提的时候,我们相信也发生在大灾难的末期;意思是首次复活并不是单一的事件,而是有不同的阶段。


十七.藉口的比喻(一四15~24)

一四15~18 与耶稣一同坐席有一个客人说,能够与神国的福气有分是多么美好。也许他对主耶稣刚刚教导的行事原则击节赞赏;又或者是一句没有经过太多思考的话。不管怎样,主回答说,尽管在神国里吃饭是多么美好,令人婉惜的事实是,许多获邀请的人因各种愚蠢的藉口而没有接受。他描绘神为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筵席预备好了,他打发仆人去通知所请的客一切都齐备了。这使我们想到一个伟大的事实,主耶稣在加略山完成了救赎的大工,福音的请柬依着所完成的工发出。一个获邀的人为买了一块地想去看看而推辞了。正常来说,他应该在购买之前去看过,但即使如此,他把对物质的爱慕放在恩典的邀请之上。

一四19、20 另一个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他描述那些人将工作、职业或生意放在神的呼召前面。第三个说他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家庭的缠累和社交的关系常常阻碍人接受福音的邀请。

一四21~23 那仆人报告主人,邀请都一一被拒绝了;主人便派他出去城里请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班格尔说:「本性和恩典都憎恶空白之所。」也许起初邀请的人比喻犹太人的领袖;他们拒绝福音,神便将福音传给耶路撒冷城的平民百姓。许多人回应呼召,但主人屋里还有空座;因此主人吩咐仆人出去到路上和小径,勉强人进来。无疑这是描绘福音去到外邦人当中,他们不是被武力勉强(正如基督教界曾发生的历史),而是被理由说服。慈爱的邀说将人带进来,坐满主人的屋子。

一四24 因此,筵席举行时原先的请客名单已没有用处,因为先前所请的人都没有来。


十八.作真门徒的代价(一四25~35)

一四25 有极多的人跟从主耶稣。大多数的领袖会因广受欢迎而洋洋得意,但主耶稣要寻找跟从他的,不是出于好奇、没有真心真意的人;他寻找那些爱他、愿意委身于他的人,甚至在需要时为他舍命的。因此,他这时开始筛选群众,向他们阐明作门徒的严格条件。有时主耶稣为自己争取人,但在他们开始跟从他后,他便筛选他们。这就是本段经文所记载的事。

一四26 首先,他告诉跟从他的人,若要成为真门徒,就必须对他有超越的爱。他从没有意思说人要心里憎恨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他只是强调相比之下,对基督的爱必须过于所有其它的爱(参考太一○37)。一个门徒绝不能因为对家庭的顾虑,而偏离完全顺服主的道路。

事实上,作门徒第一个条件最困难的部分是「和自己的性命」这几个字。我们不单要爱亲属少一点,更要恨自己的性命!我们的生活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必须要以基督为中心;我们不问每一个行动对自己的影响,转而小心评估行动对基督和他的荣耀有什么影响。对个人舒适和安全的考虑,必须次于荣耀基督和传扬他的名这伟大的任务。救主的话是绝对的,他说如果我们没有爱他胜过爱我们的家人、胜过爱自己的性命,我们就不能作他的门徒。没有中间路可走。

一四27 第二,他教训说,一个真门徒必须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他。十字架并不是一些身体的疾病或心灵的痛苦,而是一个人甘愿为基督的缘故拣选的一条羞辱、痛苦、孤单、甚至舍己的道路。不是所有信徒都背着十字架,你可以藉着过有名无实的基督徒生活来避免十字架;但如果我们要竭尽一切为基督,就会经历神的儿子在地上所遇到同类、从撒但来的反对。这就是十字架。门徒必须跟从基督,意思是他必须过基督在地上时所过的那种生活──舍己、羞辱、逼迫、责骂、试探和被罪人顶撞。

一四28~30 然后主耶稣用了两个例子,强调跟从他之前计算代价的必要。他将基督徒生活比作一个建筑工程和一场战争。一个人要盖一座楼,得先坐下算计花费;如果不能成功,他就不开展工程。否则,安了地基却要停工,看见的人就会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作门徒也是这样,他们应该先计算代价,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全心全意为基督舍己;否则,他们可能会灿烂开始,惨淡收场。果真如此,旁观的人就会讥笑他们虎头蛇尾。世人只会鄙视半心半意的基督徒。

一四31、32 一个王出去和另一个军力更强大的王打仗,就必须仔细考虑自己较弱的军力能否打败敌人。他完全了解,要不是破斧沉舟,就是屈辱投降。基督门徒的生活也是这样,不能半途而废。

一四33 本节可能是整本圣经中,最不受欢迎的其中一节经文。它清楚道明:「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没法子避开经文的意思,不是说一个人必须愿意撇下一切所有的,而是说他必须撇下一切所有的。我们必须赞美主让我们知道他话语的意义。他知道这个工作绝没有其它方法可以完成,他希望世人看重他胜过看重世上任何事物。

赖尔观察到:

一个为自己益处着想的人,就是一个为基督放弃一切的人。他作了最上算的交易,他在现今的世界背十字架,在将来的世界有永恒的生命;他得到最美好的产业,把财富带进永恒,超越了坟墓。他现在满有恩典,将来满有荣耀。最美好的是,他凭信心在基督里得着的永不会失去。这是「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注45)

一四34、35 盐象征门徒。一个人为主委身和舍己是好的,值得嘉许。但我们读到盐失了味。现代的食盐是不能失味的,因为是纯盐;但在圣经当时的处境,盐常常混杂各种杂质,因此盐有可能会耗损,剩下一些渣滓留在器皿中。渣滓没有任何用处,甚至不可用作肥田料,只可丢掉。

这幅图画是一个门徒有辉煌的开始,然后背弃承诺。门徒有一个存在的基本理由,如果他不能满足这个理由,就是一个可怜的东西了。我们看见失了味的盐「只好丢在外面」。经文不是说神把它丢在外面,这是永不可能发生的事;而是人把盐丢在外面,意思是人在脚下践踏那开始了建造,却不能完成的人的见证。凯理指出:

经文显示有美好开始、却失败收场的危险。当盐失去了价值所在的特性,世上还有比盐更没用处的东西吗?这样的盐比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更糟。那些不再作基督门徒的人也是这样,他不适合世界的目的,也舍弃了神的目的。他拥有太多宗教经验和知识,不能进入世界的虚荣和罪恶中;同时也没有恩典和真理的喜乐,叫他可以走在基督的道路上……失了味的盐成为藐视和审判的对象。(注46)

主耶稣以「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来结束这段论述作门徒的信息。这话暗示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聆听作门徒的严格条件;但如果一个人愿意跟从主耶稣,不计较代价,他就应当听和跟从了。

加尔文有一次说:「我为基督舍弃了一切,我得到什么呢?我在基督得着了一切。」杜林孟评论:「进入天国是免收入场费的,但每年对信徒的进一步认可,却要求你付出一切。」


十九.失羊的比喻(一五1~7)

一五1、2 我们的主在第十四章的教导事工似乎吸引了被鄙视的税吏和其它显而易见的罪人。虽然耶稣谴责他们的罪恶,但许多都承认他是正确的;他们站在基督的那边对抗自己。他们真诚悔改,承认他为主。每当耶稣看见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罪,他就会吸引他们,赐给他们属灵的帮助和福气。

法利赛人和文士愤恨耶稣与公认为罪人的人友善地交往。他们没有恩待这些社会和道德上的麻风病者,也憎嫌耶稣这样做,所以他们高声指控他:「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当然,这个指控没有错;他们以为这是应受责备的,然而事实上这正实践了主耶稣进入世界的目的!

为了回答他们的指控,主耶稣列举了失羊、失钱和浪子的比喻。三个故事都直接针对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从未在神面前承认自己失丧的状况。事实上,他们正如税吏和罪人那样失丧,但却顽硬的拒绝承认。三个故事的重点是,神看见罪人悔改就得着真正的喜乐和满足;在那些骄傲而不承认自己罪恶的自义伪善者身上,他得不到满足。

一五3、4 这里描述主耶稣作为一个牧人,那九十九只羊代表文士和法利赛人,失去的一只象征一个税吏或一个承认己罪的人。当牧羊人发现失去了一只羊,就把那九十九只撇在旷野(不是羊圈),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在我们的主来说,寻找的旅程包括他的降生世上、他公开传道的几年、他的被拒、受苦和死亡。「九十九只羊」这首诗歌的歌词是何等真实:

但是赎民无一知道,

他涉之水何深,

或知他跋之山何高,

为将迷羊找寻。

~柯芬妮

一五5 找着了那只羊,就把它扛在肩上,带回家去了。这意味着得救的羊享有尊荣和亲密的地位,是它与其它羊一起被数点时从未认识的。

一五6 牧羊人召唤朋友邻舍来为他救回失去的羊一同欢喜。这表示救主看见罪人悔改的喜乐。

一五7 教训很明显: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却没有为九十九个从不承认自己失丧的罪人欢喜。本节实际上的意思,不是有些人不需要悔改,所有人都是罪人,所有人都必须悔改才能得救;本节经文描述的是那些以为自己不用悔改的人。


二十.失钱的比喻(一五8~10)

故事里的妇人可能代表圣灵,点着神话语的灯找寻那失丧的。那九块钱指未悔改的人,而失去的一块暗示那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离开神的人。前面的羊被认为是自己荡走的;而钱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可能暗示一个罪人没有生命的情况,他死在罪中。

妇人不断细细地寻找那块钱直到找着,然后她请朋友邻舍来跟她一同庆祝。失而复得的钱比从未失去的钱带给她更大、真正的喜欢。神也是这样。谦卑、公开承认自己失丧情况的罪人,给神带来心里的喜乐;但在那些从不感到自己需要悔改的人身上,他却得不到这种喜乐。


二十一.浪子的比喻(一五11~32)

一五11~16 父神在这里被描述为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代表悔改的罪人,而大儿子表示文士和法利赛人。文士和法利赛人藉创造,而不是藉救赎作神的儿子。年轻的儿子又称为挥霍者,即浪费赀财的人。这个儿子对父家生厌,决定要离开,他等不及父亲的离世,因此要求预先把他应得的家业分给他。父亲把两个儿子当得的分给他们。不一会,小儿子出发往远方去,在罪恶的享乐中任意浪费钱财。金钱耗尽了,刚巧遇着那里大遭饥荒,他便落在穷乏的境况中。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到田里放猪──一般犹太人最厌恶的工作。他看见猪吃豆荚,感到羡慕,因为猪比他拥有更多食物。似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而那些与他一同花天酒地的朋友都消失无踪。

一五17~19 这次饥荒证实是一个化装的祝福。饥荒叫他思想。他记起父亲的雇工远比他生活得舒适;他们有丰馀的口粮,而自己却因饥饿而渐渐衰残。想到这里,他决定要有所行动。他决意回到父亲那里去,悔改、承认自己的罪,并寻求宽恕。他想到自己从今以后不配称为父亲的儿子,打算作一个雇工。

一五20 离家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在圣经中,本节可能是唯一一次正面地提到神赶快的行动。司徒雅各合宜地阐明说:

耶稣大胆地描绘神,不是待他羞愧的儿子暗暗溜回家,也不是在他回来时摆出尊严,而是跑过去,把那羞愧、褴褛、邋遢的儿子,搂在他的怀里。同一个名称「父亲」立时令罪恶的颜色变暗,也叫饶恕的荣耀更辉煌。(注47)

一五21~24 儿子向父亲认错,正要提出想作父亲的雇工,父亲却打断他的说话,吩咐仆人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来给儿子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他又吩咐举行一个盛大的筵席,庆祝失而复得的儿子回来了。就父亲而论,儿子是曾经死去而现在又复活过来的。有人曾说:「年轻人要寻找好时机,但他在远方找不到;只有当他想到要回去父家时,他才找到。」经文指出他们就快乐起来,但没有记载他们的喜乐完结。罪人得着救恩也是这样。

一五25~27 大儿子从田里回来,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他问一个仆人发生什么事。仆人告诉他,他兄弟回来了,他父亲欣喜若狂。

一五28~30 大儿子妒火中烧,拒绝与父亲一同快乐。达秘说的好:「神所喜悦之处,自义就没有立足之地。如果神对罪人好,我的义又有何用处呢?」父亲劝他进去参与筵席,他拒绝,抱怨父亲从来没有奖赏他的忠心服事和顺从;他从来没有给予一只山羊羔,更遑论肥牛犊了。他抱怨挥霍的弟弟把钱浪费在娼妓身上后回来,父亲竟然毫不迟疑的为他大排筵席。请注意他说「你这个儿子」而不是「我兄弟」。

一五31、32 父亲的回答显示挽回一个失去的儿子就有喜乐,而对一个顽固、忘本,不愿和解的儿子,则没有庆祝的因由。

大儿子明显地描绘了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愤恨神怜悯残暴的罪人。按他们的想法(不是神的想法),他们忠心地服侍神,从来没有违反他的诫命,然而却从未因此得着应有的奖赏。事实的真相是,他们是宗教上的伪善者,是有罪的罪人;他们的骄傲叫他们看不见自己远离神,看不见神丰丰富富的倾福与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悔改,承认自己的罪,父亲的心就会快乐,也会为他们大事庆祝。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