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牺牲


"牺牲"一词,本意为"祭物"。现代汉语赋予这个词主动的含义,引申为人的献身 行为,但本意并没有消失。



第一节 牺牲与复活

  无论是老子或以赛亚,都不曾直接论到圣人的复活,但是都有圣人永恒不死的意味。如以赛亚说他"必被高举上升,且成为至高;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赛52:13;53:10)。老子最明显的描述是在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外其身而身存",即"圣人将自身置之度外,反而存活"。

  正像其它多处一样,老子和以赛亚的预言是很原则的,而耶稣的应验自然具体得多。当耶稣知道自己在十字架上献身的时刻已经来临,他伏俯在地向神说:"我父啊,倘若能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愿你的旨意成全"(太26:39,42)。在他被抓被杀以后,他的门徒们作鸟兽散,连彼得也三次不认他,要去重操打渔旧业了。只是当耶稣从死里复活并向门徒们多次显现以后,门徒们丧死的心也复活了。他们重新聚集,领受了耶稣所赐的圣灵,便四处放胆传讲福音,直到一个个相继殉道。人间没有留下耶稣的躯体。他还活着,且比"天长地久"。不仅对于信仰者,即使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耶稣的"活着"也已是不争的现实了。



第二节 牺牲与天下

  "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 得普天下的信靠"(13:4)。

  在这段话之前,老子刚谈了圣人,接着便说世人的大祸患就是太看重肉身性命,而如果 像圣人一样 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去为天下,去爱天下,就不仅不会有大祸患,而且堪称天下人的寄托和依靠了。

  耶稣以他的死,成为天下人的寄托和信靠,平安与安慰。这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事实。纵观人类历史,唯有耶稣,是用自己的死亡,赐给世人生命;是用自己的苦难,赐给世人平安;是用自己的短命,赐给世人永生;是在世人的恨中死去,为了让世人在爱中活着。

  残酷的刑具十字架,因着这位圣人曾死在上面,就在全地放出生命、平安和爱的光。这光已经照耀了近两千年,越来越广、越亮......



第三节 牺牲与为王

  在《老子》后面,更密集地谈到圣人。从五十七章到八十一章的24章中,有16次论圣 人;而在最后的5章中,竟有4章5次谈圣人。更有意味的是,这最后的几次谈论圣人,恰恰是 有关他的功成、为王、永爱和"愈有愈多"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第七十八章有关圣人"牺 牲与为王"的描述:

  "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实行的。所以圣人说:那为国 受辱的,是社稷之主;那为国受难的,是天下之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好象反话一样, 不容易理解"。

  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当时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但无人能行出来。当时的世道已是以强 凌弱,以大欺小。然而圣人却宣告说:那承受污垢和凶难的,也就是那柔弱至极,以致于所 有的污辱、陷害、凶恶和罪孽都加在一人身上的,就是天下之王。古往今来,有谁如此呢? 唯有耶稣!

  有谁柔弱像耶稣呢?正如以赛亚所预言的,"他象羔羊被牵到宰杀之地"。然而,他 是在承担天下的污垢与罪恶:"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他为我们的过犯 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到他身上。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无"(赛53:4-7,12)。 然而他却为王:"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他必称为全地之神"(54:5)。

  当犹太人商议对付耶稣时,"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 说:`你们不知道什么!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他这 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 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11:49-52)。

  看,耶稣为国而死,受国不祥,却要聚集神的儿女归一,要作他们的王。

  当罗马巡抚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 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 给我。你做了什么事呢?"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 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彼拉多就对他说:"这 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 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3-37)。

  耶稣严正分明地应验了:他柔弱至极,受辱受难,却为主为王;他受的虽是一国之污 垢不祥,却成了普天下人心之王,万王之王!

  林语堂先生曾引用雷男的话说:"自从你死了之后,你比你在这世界旅行时更活跃一 千倍,更可爱一千倍,你将成为人性的屋隅首石,那些想把你的名字从世界上除去的,将会 被震垮到底"1。


注释:

1. 《信仰之旅》,中文版,248页。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