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道法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6-7)。这句话,常被误用来证明老子是一个自然主义者。 其一,将"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一词,直接说成今天所谓的大自然、自然界。这明显不合原意。自然界是指天地万物,而在老子这句话中,前面已提出了天和地是低于道的存在,是要取法于道的,怎么可能又是道所取法的呢? 其二,将"道法自然"解释成"道纯任自然":"道"一任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不加私毫干涉。这明显不合文理。从文法上说,原文是道"法"(取法遵从)自然,而不是道"任"(放任自流)自然。从义理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怎么是放任自流、不加私毫干涉呢? 从第一点曲解导致了"老子是自然主义无神论者"之说,从第二点曲解导致了"老子是自然主义无为论者"之说。 其实按照本意,"然"字是助词,也作"是"讲。自然,就是自己所是、自己使然、自在本相、本来面目的意思。1 在谈"道法自然"之前,老子先是以敬虔和赞叹的口吻,描述了"可以为天下母"的大道之像,然后说,道、天、地、人都称大,然而只有道才是真正可以称为大的,天、地、人的大,不过是自以为大而已,实际上都要有所取法遵从才行:人出自地,死于地,其生死均不出地的法度;地出自天,溶于天,其存灭均不出天的法度;天出自道,行于道,其行止均不出道的法度。唯有道,无所出无所去,无所从无所属,"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河上公注),所以老子说"道以自身为法度",即"道法自然"。这句话,内含有"道是最高的立法者,是一切存在的法度"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道是他所是的","道行他所行的"。这个再无所依、再无所法、自法自依、自己所是、自己使然的"道",显然就是那唯一的 "自在者"。 二、"耶和华"的本义 这里使人想起《圣经》上"耶和华(Yhwh 或 Jehovah)"这个词。大家知道耶和华是 神的名字,这个名字原本出自"我是我所是的(I am who I am)"一语,其希伯来文本义就 是"自在者 I am 直译即'我是'"。以色列的先祖摩西在何烈山上领受神的旨意,神吩咐 他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自惭形秽,自叹不能,神便说:"我必与你同在"。摩西 仍不放心,追问神的名字,好向以色列人言明。神就对摩西说:"I am who I am",即"我 是我所是的"。中文通行本《圣经》翻译成"我是自有永有的",也就是"自在者"的意思。 神接着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在者'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3:14,15)。 从此,神就有了"自在者Jehovah"这样含义明确的称谓。2 三、关于"夷、希、微" 据有人考证,《老子》第十四章所强调的"夷、希、微"三个字,就是希伯来文耶和华(Jehovah)的发音。 看见而不晓得,叫作"夷";听到而不明白,叫作"希";摸索而不可得,叫作"微" 。"夷、希、微"这三者,不可思议, 3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14:1-3)。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十九世纪初谈起过"夷、希、微"三个字。他说"那三个符号I- hi-wei或IHV,......也出现在希腊文的Iaw(以阿威)里,是「知神派」称呼上帝的一个名字,......在非洲中部也许就是一个神的意思。此外在希伯来文里叫作耶和华(Jehovah),而罗马人又叫作约维斯(Jovis)"。实际上,先于黑格尔提出"夷、希、微"即耶和华的人,是雷缪萨。4 耶和华更早的发音是Yhwh,中文译成"耶威"或"雅威",其始音与尾音与"夷希微" 更相近。 仅是分析老子原文的意思和语气,便是很有趣的。请看: 第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三句话的含义都很明白、很充足,老子却 用他们来解说"夷、希、微",显然是有意强调这三个字,表明这三个字已经约定俗成, 只是含意不明,需要解释。 第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通行的王弼本,及其它各本之间,"夷、希、微" 三字均有错置,也有字的替换,如"微"变成" ","夷"作"微","微"作"夷" 等,表明古时这些字的确切含义并不明潦,唯独三个字的发音和连读是确定的。 第三,老子赋予每个字大道之像的含义,这种含义在《圣经》中屡见不鲜,比如神指示以赛亚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赛 6:9)}。耶稣也曾引用这话(太 13:14)。 第四,老子为什么强调这三个字不可思议、难究其竟?如果这三个字本来就不是各各独立的,而是一个连读音,那就不奇怪了:"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个" 故"(所以),意味着当时已是那个样子,即"夷、希、微"三者已混合为一,老子只是对此一既成事实加以解释。 第五,老子接着说"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圣经》说:"自在者Jehovah坐在至高之处,他的荣光高过诸天"(诗 113:45);又说"在他毫无黑暗"(约 1:5)。 若"夷希微"的发音果真就是"耶威"(耶和华)这个名字,那么,必定是这个名字曾经遗留在中国先祖的记忆中,就像不少汉字,如"引言"中列举的"休"、"婪"、"单" 、"船"、"义"等,都寓意着《圣经》的记载。 其实,后来这样音译过来的字还有不少,如: "石忽",即新波斯语Jahud(犹太人)的译音。 "一阳乐业",又名"一赐乐业",即Isreal(以色列)的译音。 "女娲",即Eve(夏娃)的译音。 "安登",又称盘古、阿丹、阿耽,屈原《天问》曰"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登,即安登,便是Adam(亚当)的音译。5 类似的证据中必然隐藏着一个极大的谜,解开这个大谜,绝非笔和纸所能为。 不过此处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夷希微"不仅在发音上酷似自在者Jehovah,其内含也是指自在者Jehovah,即老子笔下的道。 四、真正的独立独行者 道的另一特征是独立不改: "在产生天地之前,有一个混然一体的存在。寂静啊,空虚啊!独立自在,永不改变,普天运行,永不疲倦。称得上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写做'道',勉强起个名字叫'大'"(25:1-2)。 天下万物都会彼此转化。大地生出五谷,人却变成泥土,地球要化为乌有。唯有创造天下万物、至高无上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圣经》说:"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变旧,唯有你永不改变"(诗102:26,27)。 天下万物都相互依赖。鸟离不开空气,人离不开食物,地球离不开太阳。唯有养育天下万物、至高无上的道是独立不依、自给自足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3);"大盈若冲,其用不穷"(45:1)。 天下万物都有所取法。正如老子所说,人在地的法则内生活,地在天的法则内存留,天在道的法则内运行。唯有至高无上的道,只"以自己为法度",而"万物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罗 11:36)。 五、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 老子关于地、天、道逐级取法,道自在自法的说法,很容易使人想起亚里士多德在其 形而上学中对上帝的推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出处。一个事件是上一个事件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个事件的原因。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变换无穷,就像一个巨大的因果链条,一环紧扣一环。这样逻辑地追溯下去,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原因",唯有他自己不需要什么原因;必然有一个"第一推动力",唯有他不需要任何动力;必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唯有他自己不是被推动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唯一的最初的原因、第一推动力和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6我们知道,大科学家牛顿曾以同样的"逻辑",作为他对上帝之信仰的一种解释。 当然,纯粹逻辑推导出来的"自在者",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合理的假设"。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是自在者,绝不是逻辑的推演,显然是灵性的直观。亚里士多 德使用有限的理性能力,直到把自己逼到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以致于非承认一个"自在者 "的存在不可。老子则是直接感受到了"自在者"的光照,内在地看到了那神奇玄妙的大道 之像。亚里士多德所陈述的"上帝"是干瘪、僵死、无生命的,因为他只触及了"自在者" 存在的必然性;老子所描写的"道"却是丰满、生动、有生命的,因为老子触及了"自在者" 存在的现实性。至于说到《圣经》上的自在者耶和华,那则是神自己的宣告。的确,亚里士 多德依据人的智能推断出:"必有一位自在者",老子在大道之光下指证说:"这就是自在 者",而神则直接向世人宣告说:"我就是自在者Jehovah"。 注释: 1. "自然"一词在《老子》中共出现五次: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大功告成之后,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子啊!(17:3) "希言,自然":少说话,合乎自在本相。(23:1)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大道的可敬,其恩德的可贵,就在于它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51:3)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要世人所遗弃不要的,而不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圣人学世人以为愚拙而不学的,把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圣人这样做,是顺应万物的自在本相,而绝不是一己的作为。(64:5) 2. 耶稣在世上被问及身份时,也多次用"I am"(我是)来回答。比如他说:"你们若不信`我是',必要死在罪中";"你们举起人子(即钉上十字架)之后,必知道`我是',并且知道没有一件事是凭我自己干的"(约8:24,28)。中文译本在"我是"后面加了"基督"二字,放在括号里,其实原文只有"我是"二字,也就是"自在者"的意思。 3. 释德清注:"致诘,犹言思议"。 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一卷,129-130页。 5. 见香港文汇报关于河南开封犹太人后裔申请为少数民族一事的报导,上海社科院宗教所龚方震专文。又,苏雪林《天问正简》,台湾广东出版社1974年版,第174-177页。 6. 参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六、七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