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叁课 如何帮助受苦的人


 一. 了解受苦者的需要

当我们说关怀受苦中的人,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受苦中的人面对各样打击时所需要的是哪些帮助,以及他们可能有的反应。


 二. 一般人面对苦难时会经过的心理过程

1.打击期

这段时期,人发现正在面对重大的变故,会注意到有危机,有些人会有被重击的感觉,还有好象被打倒的感觉。这期间可能延续几个小时,或好几天,依危机情况的严重程度而定。严重时,有些人会马上掉眼泪,也有人要等几天以后才会有反应。

危机情况严重,给人的击和使人麻木的感觉也强烈。在这时期,我们的思考能力会减低,多少变得有点麻木,有些人甚至无法思考,失去感觉,好象整个人都崩溃了似的。这时对他们说的话,以后还得重复地说,解释一些事情之后,人还会再问那些问题,好象从来没听过似的。由于麻木,他们可能做些不太明智的决定,不幸的是,有些重要的决定又非得在这时期内做好。延缓作决定不是好现象,所以,此刻他们实在需要协助。当事人要把心中的感受痛快的发出来,千万不可把那部份感受压抑下去,甚至故意否定它。


2. 退缩--混乱期

这个时期的特性是情绪低落,会有一种抑郁或体力消耗的感觉,不想再去尝试新的事情。

这个时期会有几天到几个星期那么久。此时期否定自己感受的倾向比别的时期都强,甚至认为那些感觉很丑陋。有些人会不停的生气,对自己的感觉感到罪恶感,另外一种结果,是产生羞耻感。从各种不同的感觉带出来的痛苦,会导致人压抑所有的感觉。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会设法避免忧伤的心情;由于拒绝内心真实的感受,反而使情绪、身体和人际关产生更多的困难。每个人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感觉,因此朋友、亲人、教会的弟兄姊妹等人能给的各种支持非常重要。


3. 适应期

这期间会比其它时候更长,情绪反应可能时好时坏,但是开始有积极的态度。此刻,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并不持续的,时常会有起伏,因此仍需别人的帮助,直到他能客观的看事情,也能接受别人的建议为止。他在灵命上会有新的领悟,他的价值观、目标及思想和以前不同


4. 重建期

最后一个阶段是重建及和好期。

自然的流露出盼望,是这个时期的特色。由于能够做合理的决策,怀疑和自怜渐渐消失,有了新的工作、新的朋友、新的反应,对事情会采取主动。在人际关上若有损伤,这是和解的最好时刻,像请吃饭、写卡片、一起分享、帮助别人等等,都是与人和好的方式。



 三. 从耶稣使拉撒路复活的事,看耶稣如何帮助马大、马利亚(约十一:1-44)

1. 耶稣去(11节):表达对受苦者的关心,陪伴她们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倾听受苦者心中的痛苦、委屈,让受苦者不至孤单,并且去了解受苦者的需要,以便帮助。

2. 耶稣哭了(35节):和哀哭者同哭(罗十叁15)

--站在受苦者的立场,认同他的痛苦,也进入他的痛苦,并且自然人性的流露情感,而非自置于痛苦的情绪之外,冷眼旁观或唱高调。

3. 耶稣见证(25节):向受苦者见证神的大能,以圣经的应许给他盼望,使其能倚靠神(例诗叁十四18. 19),做法:
c) 用别人的见证来鼓励受苦者

4. 耶稣唤醒拉撒路:伸出援手,给予受苦者实际的帮助(例路十25-37好撒玛利亚人),做法:
a) 物质上的支持:视对方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提供援助,或发动募捐,联众支持。
b) 生活上的支持:照顾病人家人,帮忙家务等
c) 辅导其解决问题:以个人经验或专业知识提供面临难题者解决之道或心理辅导。


 四. 要避免的错误

1. 不要定罪:如约伯的朋友,妄自定受苦者的罪,令受苦的人更加痛苦。即使受苦者错误,也不应再加以苛责,因为苦难本身已能令其悔罪。
a) 听:听和倾听是不一样的。听,只是取得个人所需的资料;倾听则带有关怀对方的心意,会产生感同身受的反应。倾听的意愿来自关心别人,愿意透过对方所说的话去解对方。

2. 不擅解神的旨意:不要代替神为某些特殊事件解释其心意。

3. 不强求受苦者:苦难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应强求受苦者一定要对苦难作出积极的回应,只要为他祷告,让圣灵动工,让他在自然的情境之下思想苦难的积极意义或神的美意。

4. 避免依赖:要避免人过度的依赖你,你得早向他表明清楚,你并没有所有的答案,你倒希望他提出办法来。因此,你向他表明,你期待他那方面的努力。在危机协谈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他会做的事,量让他做,你不要插手


 五. 结论:

我们能给受苦者的帮助有限,但「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四十六:1)」,所以给受苦者最重要的帮助是为他们祷告,使他们能从神得到帮助。

但神也要用我们来帮助他们,耶稣给我们一个新命令,就是叫我们要彼此相爱。我们要从别人的需要当中,看到自己的责任,这是神给我们的付。

上章 目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