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上海夏令会前后
(1931)
一 由山东到上海
环游布道团到了山东即墨,就听见奋兴家余慈渡女传道士去世的消息。同时计牧师也因祖母病危返沪,团务由尚节代理。就是在这里,尚节把大辛町得到的启示拿来实验,开始组织布道队。以后他们到了济南,由尚节独个儿主讲,阐扬了撒玛利亚妇"活水篇"的精义。
由济南到泰安,适值反基督教风潮初过,教堂被毁,教士逃跑,教会学校关门停课。布道团到时,所住的房子是曾被洗劫过的,除了炕床以外,什么家具都没有。在基督徒灰心丧气的情形之下主重用尚节,虽然讲道时间只有三天,施一百多人,其中一个青年只有十九岁,已犯了十诫的每一诫;凶听了尚节讲"浪子回头"以后就真正的悔改了。其他悔改赦的,还有多人。
到峄具,林景康又病了,工作者只余三人,听从多系妇孺,为期又只有三日尚节于是开始用"表演"方式,以便人人听懂。他背着一个大石头,看起来力不能胜,他就在台上讲罪恶重压之苦,然后忽然把大石摔在台板上,嘭然一声,他就欢唱起来,使听众都知道赦罪之乐是什么一回事。他也在这里开始为病人按手祷告,果然很有效验,得赦罪平安的约八十余人。
他们在山东工作,虽然成绩卓著,但因为一九三一年八月的上海夏令会围瞬届,不得不匆匆返沪。
夏令会开会时,国内内战正烈,交通到处受到破坏与阻滞,然而到会的仍然踊跃,多数是尚节在各地奋兴起来的信徒,共达八百余人。连同上海就地参加的,共一千二百余人,大会的主题是"复兴";分题为"祷告复兴","读经复兴","工作复兴","见证复兴"。
尚节讲的多是成圣要道。时值酷暑,他又讲得那么起劲,使他汗流浃背,致蓝布长衫整件湿透,简直象水里浸过的一般。讲完以后,他已声嘶力竭,但还是用诚恳迫切的语气问道:"弟兄姊妹们,你准备好了没有!你想做圣工的手已洗干净了吗?你生命中有圣灵的力量吗?如果还没有,就求主赐给你吧!祷告吧,站起来祷告吧!"
会众的答复通常是全体起立,一至为自己为中国同胞之归主而高声祷告。这时的景象,好象会众高举的手已摸着大君的金杖。可以无话不谈有求必应。这种情形,而且是每日如此!祷告后,代表们都容光焕发,反映出受了灵洗后的欢乐。
在查经班中,尚节讲的是马可福音和使徒行传。他认为前者是"开国医书",可治疗罪病;后者是"工作示范",贵圣灵充满。夏令会共开十日,最后一次的聚集是见证会,许多大教堂的牧师,都起来当众承认无热心无爱心之罪。他们同时也报告在夏令会中看见新的远象,而愿意将今后的生命摆在祭坛上供献给主,见证会连续数小时,大有不肯散不忍休之势。尚节亲眼看见感灵悔罪,悔罪者灵沛,有不可言宣的大喜乐!
二返兴化航程中险
宋师母余锦华女士也是参加夏令会的一员,会毕,尚节就打算送她返里。末动身前,主已指示他有意外的危险,可是他不知道窨究竟是那一类的危险。遇海盗吗?遭灭顶吗?罹重病吗?暴死亡吗?还是……
同船多半是兴化同乡,尚节告他们有不测风地云将至,他们都不肯信,有的一笑置之,有的责他出言不利。这也难怪他们,因为尚节知有危险,何以自己也在船中?
船名"东港"。第一日风平浪静,第二日汽锅爆炸了一个,船身时时倾侧,搭客昏眩的很多。尚节发起祈祷会,请大家参加,有的首肯,有的口诺,可是没有人开旅行者的淡水用完了,仅存的汽锅也炸了,船身被炸受伤,漏了几个洞,海水从洞中涌入。水手抛货,塞漏,舀水,以求安全,但都无济于事。人人都知道,再过几个钟头便要沉沦了,于是哭声四起;大家这时才跟着基督徒祷告起来。
尚节默然仰望耶和,蓦地里保罗航海往意大利的一幕,历历在目,因知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致有生命之虞,便自告奋勇去安慰众人,正如保罗在亚历山大的船上所做的事一样。
大家引颈企踵。极目茫茫大海,希望有船来救。好容易挨到中午时分,远处来了一舰容量相当 大的船,大从于是喜极欢呼。
船驶近时,大家一见船名,又堕入失望深渊,因为那船名"庐山丸",证明它是一艘日本船。那时中日关系不佳,两民族感情恶劣,搭客都生怕日本人不肯施救。不过船身渐次下沉,岌岌可危,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试呼将伯。于是基督徒都心中默祷,求主感动对方,尚节即用英语率众呼救,同时举起红旗,且扬且喊。
"庐山丸"驶向前来,索酬百元,总算还有良心,可是救生艇只有一艘,每渡只限十人,故搭客争先恐后攀绳而下。一妇人随船带有六百元货品现在只好舍弃,心有不甘,遂投水自杀。有恃者纵身而跃,误跳入水而死。一人揽绳不慎,船倾坠入水死。一人攀至半程,手力不支,亦落水淹死。凡此景象,都令人怵目惊心!尚节后来写道:"吾人浮沉罪世,情亦如是;岂可自恃己力,自立救法?若不抛弃虚荣浮华,若不置身方舟慈航安能渡此苦海,诞登彼岸?"
众人登日轮,"东港"仍末沉没,好象有什么力量托住 一般,后来被"万象"轮拖回。搭客多雇人往返搬运行李,尚节也把自己的行李取了回来。
回到兴化故乡,宋学连牧师看见儿子生命上巨大而显著的改变,讲道新鲜有力,不禁惊喜交集!可是这个父子的欢聚,为时却很短促,因尚节已答应伯特利环游布道团,要和他们到东三省工作。
上章 目录 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