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如何编写小组查经的讨论问题


综合本书第二至六课所述,带领小组查经前的预备,共分七大阶段:

本课所要讨论的,是第七阶段,亦即:如何根据前面预备阶段所作的观察、解释、应用,编写带领时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为何需要编写讨论的问题?

正如第一课第一大段“小组查经的定义”所说,小组查经不是小组讲道、小组考试、自问自答、自由交通;小组查经是由一位带领者,藉着引发思想的问题,带领组员深入查考一段经文。因此,如何编写好的讨论问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关键。它们就如一串启开宝库的钥匙,将一道道的大门打开,使人逐步深入,得窥全貌。

二、什么是好的讨论问题?

1. 好的问题是:

(1)深入查考经文,由外而内:观察解释应用。

(2)启发思想,引起讨论。 

(3)前后题有连贯性,紧凑而不松散。

(4)能在本段经文或较近的上下文之中找到答案。 

(5)适合参加者的程度:了解参加者的属灵程度、年龄、背景、职业,所问的问题深浅合宜。


2. 不好的问题是:

(1)太简单令人不想回答。例: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话是在正午吗?(约四)

(注:要避免是非题,因为是非题不易引发讨论。)

(2)太深奥无法回答。例:徒十七22-31

神既是独一的真神,祂为何容许假神和偶像存在?

(注:此问题无法在本段或较近的上下文找到答案,也不是本段经文的主题。)

(3)太笼统不知从何说起。例:你在这段经文中看见什么亮光

(4)易起争论。例:徒十七22-31

你认为神造地球是六天还是六个时期?

(5)与主题无关浪费时间,偏离正题。例:你想,撒玛利亚妇人的六个丈夫是何种人?(约四)

三、如何编写讨论问题?

1. 确立目标

根据预备阶段所得到的主题,先确立本次查经的目标,让所有的讨论问题都朝向这一目标。例如:查考论述文罗马书五章一至十一节时,确立目标:本次查经的目标,是了解因信称义的福分。创世记廿二章人物查经的目标是学习亚伯拉罕的信心。查考叙述文马可福音一章十四至廿节的目标是如何跟从耶稣。专题查经团契的目标是:如何过团契生活

2. 设计引题(Approach questions

根据本次查经的目标(主题),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好的引题有三个特色和目的:

(1)有趣:许多人刚开始查经时尚未进入情况,好的引题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兴趣盎然。

(2)突显主题:帮助组员集中心思在本段经文的主题上,达到本次查经的目标。

(3)引发思想:引发组员开始思想这段经文与世俗观念的对比。

*例一:罗五1-11的引题:一般人想到信耶稣的好处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注:几人回答后,可说:让我们来看罗马书五章如何谈到信主的福分。)

*例二:创廿二的引题:一个人若老年得子,他对这独子会有什么心情?若有人要求你献出你最珍惜的东西,你会如何回应?

    (注:几人回答后,可说:让我们看亚伯拉罕如何回应神要他献上独子这件事。)

*例三:可一14-28的引题:你曾经跟从过一个人或一种理想吗?你的经验是什么?(注:几人回答后,可说:让我们看看耶稣的门徒是如何跟从祂的。)

*例四:专题团契的引题:你现在所参加的是哪一个团契?你如何评估这个团契?(注:几人回答后,可说: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查考圣经中所讲的团契应该如何?)

3. 观察题

根据观察上下文、文体、背景的结果,引发组员也作同样的观察。

例一:根据第六课作业的答案,罗五1-11的观察题可问:

(1)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三、四章及五章12-20,六至八章)论及因信称义的哪些方面?(注:此问题可事先请一位基督徒预备回答,因慕道友不太了解全卷的前后关联。)

(2)你认为在这段经文之中,有哪些难以了解或属于关键性的字词?

(3)前四章作者论及因信称义的必要和真义,这段经文说明了因信称义可得到哪些福分?(归纳主题并分段)

例二:太一14-19的观察题可问:

(1)这段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是什么?

(2)这段经文中共出现哪些人物?他们的职业是什么?

(3)他们对耶稣的回应是什么?

(注:叙述文的观察题,可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提出,例如:请大家读完二遍后,暂时不看圣经,我们来回忆刚才读的这段经文的背景、人物、动作、结果……”。)

4. 解释题

根据观察的事实,归纳出主题及分段后,藉讨论问题,引导组员解释这段经文的主要信息。

例一:罗五1-11

(1)为什么与神相和是一种福分?

(2)一个因信称义的人,可经历哪些恩典?请从罗马书中整理出来。

(3)为什么基督徒在患难中仍可喜乐?秘诀是什么?

为什么在患难中可以得到忍耐、老练、盼望这些属灵的福分?

(4)“以神为乐是一种什么光景?请具体说明。

(注:这些解释题,往往需从全卷罗马书或其他新旧约圣经中找答案。因此带领者须自己或请组员中的基督徒事先准备经文,但不要自问自答,而是请组员翻看这些参考经文后回答。)

例二:太一14-19

(1)14-15节中,可看到福音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2)“神的国近了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信耶稣必须悔改、相信?它们的涵义是什么?

(4)耶稣说:来跟从我,在当时是什么意思?

(5)“得人如鱼是什么意思?

5. 应用题

讨论观察、解释性的问题后,帮助组员归纳出这段经文的中心信息和一般原则,应用到今日生活中。

例一:罗五1-11

(1)纳这段经文的中心信息,可看到基督徒信主后对神、对事物、对人会有什么新的态度?

(2)信主后曾经历过患难吗?你真的能在患难中喜乐吗?

例二:太一14-19

(1)归纳这段经文,你对主耶稣和福音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2)在今日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跟从耶稣?

6. 结论

带领者根据上述的讨论,用几句话总结,或请一、二位组员作总结。

7. 注意事项

(1)编写讨论问题时,不一定按观察解释应用的次序,可将观察题、解释题和应用题混合编写,使讨论更为灵活。例如:罗五1-11“这段经文中有哪些难以了解或关键性的字词?请解释其涵义。

(2)有些叙述性经文或人物查经,可用较活泼生动的方式讨论。例如:a. 根据故事情节,让组员用演话剧的方式观察、解释这段经文。b. 用棒球查经的方式,让攻守双方预备问题和答案,彼此发问回答。

■作业(讨论题目):

一.请按本书三至七课的原则,写出腓利门书的预备内容及小组查经的讨论问题。

二.写希伯来书十二章的讨论题目。(可根据本书第四课作业第二题的答案编写)

 

回目录 第八课 如何带领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