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如何预备专卷查经(二)
|
二、归纳经文主题(Overall theme) 先观察了一段经文的上下文、文体、背景后,第二步是归纳这段经文的主题。
1. 如何归纳经文的主题? 归纳主题时,可特别注意下列五项:
(1) (2) (3) (4) 观察经文所记载的主要事件,并观察人物及事件的成败/转变、挑战/回应,可以很容易的归纳出主题。例如:腓利门书的主要事件,是保罗为奴隶阿尼西母向主人腓利门求情;由此可看出保罗藉此书所表达的主题是“基督徒的人际关系”。例如:士师记三至十六章,参孙失败的关键因素不是头发,是离弃神的法则。
(5) 圣经中常出现一些问句,并有答案;观察这类的问答,也很容易找到主题。例如:路加福音十章廿五-卅七节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必须根据律法师的问题来归纳主题:“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段经文的主题不是劝人为善,而是承受永生者的表现。
2. 归纳主题时,应注意事项
(1) (2) (3) a. 因信称义的需要(一18至三20) b. 因信称义的道理:人称义乃因信(三21至五21) c. 因信称义的结果:成圣(六至八) d. 因信称义未抵触神的应许(九至十一) e. 因信称义的生活实践(十二1至十五13)
三、根据主题分段(Subsection) 有了一段或一卷经文的主题后,下一步是根据主题为每段经文分成小段。
如何分段?
a. 22-23节世人所拜的神 b. 24-26节真神之所是与所为 c. 27-28节神与人的关系 d. 29-30节人对神应有的回应 e. 31节神的救法 (2)叙述性及诗歌体经文不易精密分段,最好按事件的起承转合及成败转变因素,作概略的分段。例如:撒母耳记上十三章至廿四章的主题若是“大卫犯罪的苦果”,可概略分成两大段: a. 十三至十八章 家内的苦果(暗嫩被杀至押沙龙叛乱) b. 十九至廿四章 国内的苦果(示巴之乱至瘟疫之灾)
四、解释各段经文的意义 1. 如何解释经文的意义? 解经学(Hermeneutics)是一门非常严格的操练。预备小组查经时,带领者若未上过解经学训练课程,至少应注意五项最基要的解经原则:
(1) (2) 又例如诗篇一二○至一三四篇是上行之诗,宗旨是为上圣城耶路撒冷敬拜时吟诵的,由此可了解其特性。 最著名的例子是罗马书和雅各书曾被马丁路德视为互相矛盾。但事实上,保罗的宗旨是强调不能因行为称义,而雅各的宗旨是反对空洞的信心。
(3) 明白这一原则,解经的时候就不会流于片面的认识。
(4) 例如使徒行传十三章四十八节“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有人误解为:所有不被预定的人不信,不是他们的错!这样的解释就变成了宿命论,与圣经一贯的教训不合。其实“预定”这个名词主要是指:神超越时空,一切都在神眼前同时存在。圣经说神“预定”时,是用人类有限时空观念的语言,来强调神是有计划的神。
(5) 万一有些经文自己无法解说清楚,就该承认:“我不清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多问“为什么(why)” 认识了基本的解经原则后,接下来要根据这些原则预备带领小组查经的讨论题目。在笔者及许多同工多年带领小组查经的经验中,发现多问“为什么”,最容易引发组员深入思想一段经文的意义。 例一:路加福音十七章五至十节门徒求信心时,“为什么”耶稣提到芥菜种?“为什么”以仆人作比喻?(答案:芥菜种虽小却有生命,可成长;仆人必须忠心谦卑顺服,信心是建立在主人身上。) 例二: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论及爱的真谛时,“为什么”保罗在八至十二节提到“无有、孩子、镜子”?(答案:承认人有限、无知,必须以爱互相包容,等候将来主自己显明)。 另一与“为什么”相似的字,是“什么意思what does it mean”。例如:“挪亚与神同行”(创六9)是什么意思?“一日如千年”(彼后三8)是什么意思?
五、应用在今日生活中 读经若不应用,就只读到知识理论。小组查经时,必须将真理应用到今日生活中。 1. 如何应用?
(1) 将圣经教导的原则,应用到今日的生活情况中。
(2) 将今日生活中的问题,带到圣经中寻找答案。 例如:夫妻失和,该怎么办?回到圣经以弗所书五章廿二至卅三节去找答案。同工发生争执,该怎么办?回到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去找答案。 2. 应用时,需注意事项:
(1) 圣经中的人物事件,均可带给我们榜样和警戒,但应用时必须分辨哪些要完全照着去做,哪些只要效法其精神。 例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章说他“以工作养生”。他的精神是舍弃“靠福音养生”的权利,不占信徒的便宜(林后十二17-19);并不是说“带职事奉”是最好的榜样,不必全职事奉。
(2) 圣经中的教训都是一般性的原则和不变的真理,但作者解说该教训时,往往按当时的背景举例;这些例子只为说明该教训,而非要我们完全照做。例如:马太福音五章卅九至四十二节的教训是:不要与恶人作对。耶稣举例时是按当时罗马人统治的背景:打脸、强逼走一里路等。主耶稣并非要我们让人打脸,任人宰割。
(3) 应用时,要引导组员将圣经的价值观落实到今日的现实生活中。例如:“不可奸淫”、“不可作假见证”这些诫命的价值观是什么?在当今罪恶的世界中如何落实?有什么具体可行的建议?
■作业(讨论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