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安伯莲:“最快乐的” 最近看了PBS的历史片“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系列。亨利八世的这几个妻子的结局都不咋样:2个被休掉,2个被砍头,1个产后死了,最后1个守寡。安妮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夫人,是被砍头了的 -- 可是在单独介绍这位著名女性的剧集里,我才知道安妮在历史上却是被称为“最快乐的” -- 遭遇如此的命运,怎么会是最快乐的人呢?我的迷惑直到看完了这部历史片才有了解释。 安伯莲在法国上学、长大,非常的聪明和工与心计。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且总是可以得到她所想要的。作为一个女孩子,安伯莲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对爱充满了执着,这在当时来讲,是挺少见的。 安伯莲回到英国,遇见了亨利以后,便一心想让亨利把老婆休了,转而立她为王后。于是,下面的几年里,在感情上,安伯莲使出各种手段,将国王的心牢牢地抓住,使其神魂颠倒,不能自拔;在政治上,安伯莲拉拢朝中人心,私营结党,与亨利的第一任夫人斗智斗勇。最后,安伯莲终于如愿以偿,打败了情敌和政敌,不少的人头落地,“一女嫁成万骨枯”。 在安伯莲加冕为后的那一天,迎娶的彩车队伍长达四英里,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奢华,是英国从未见过的。望着身边的如意郎君,接受着国民潮水一般的欢呼,安伯莲此时此刻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然而,就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亨利便喜新厌旧,开始把兴趣转移到了更年轻的女孩子身上;与此同时,政治风向也发生了变化,国王的几个重要幕僚渐渐的走向了安伯莲的对立面。很快的,安伯莲的新老政敌们联合起来,捏造了若干的罪名,并在亨利的容许之下,将安伯莲定为死罪。颇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囚禁安伯莲的牢狱就是当年加冕之时她披戴婚纱的地方 -- 伦敦塔里的同一个房间。 在伦敦塔里候死的时候,一开始安伯莲表现出极度的歇斯底里,一会不可控制地哭号,一会神经质般地浑身颤抖。然而就在临刑前的最后两个星期里,安伯莲转向了神和神的话语,祷告、读经和忏悔占据了她所思所想的全部。渐渐的,安伯莲平静了下来,而且奇迹般地,安宁,甚至喜乐开始进入到了她的心中。 那时,在英国执行死刑的传统方式是用斧子来断头。而亨利八世看在和安伯莲也曾经是夫妻一场的情面上,给了她一个“优惠的待遇” -- 刽子手将选用全国最好的剑客,用剑,而不是用斧子,来切下安伯莲的头颅 -- 这样的死法,痛苦和羞辱都会少一些。在临刑的那一天早上,安伯莲听到了这个信息,便开了那个关于她的脖子的著名的玩笑 -- 当时监狱长在场,是这样记录的, “安伯莲见到我,就问我说,‘先生,我才知道我是在下午受刑,我感觉很遗憾,不然的话,我现在就应该已经死了,度过了那难受的一刻。’我回答说不会的,几乎是不疼的。于是她说道,‘好在我听说这名剑客非常棒,并且我有非常纤细的一个脖子’然后她就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开心地大笑起来。我见过许许多多即将受刑的男女,他们都是悲恸万分;但是面对死亡,这位女士却怀着极大的喜乐!” 在受刑前的时刻,安伯莲没有任何的埋怨,而是恒切地为国家祷告,并且祈求神的怜悯。她的最后演说是, “良善的属基督的人民啊,我来到这里接受死亡……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论断任何人,也不是为了评说我为何会来到这里的这件事,我只是要向神祈求神保守我们的国王……现在,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和你们所有人了,我衷心的希望你们为我祷告。主啊,求你怜悯我,求你接受我的灵魂……” 随即,安伯莲被蒙上了眼睛,并跪在了断头台的前面 -- 她的嘴里不断重复到,“主耶稣啊,我把我的灵魂交给您;求主耶稣接受我的灵魂。” 这样,历史便是以“最快乐的”来纪念安伯莲的。 在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 -- 安伯莲这样由盛及衰,命运无常的故事数不胜数,已成为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是人性使然。然而安伯莲的故事有特别打动我的地方:安伯莲少女时代的聪慧和激情让我欣赏,与亨利的一见钟情的故事充满浪漫,对待政敌的心黑手辣却让我惊讶,直到成为死囚时又让我怜悯不已。不知为什么,我在安伯莲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我的同情始终和她同在 -- 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罪性,看到了各种在心中涌动的欲求,看到了自己内心里最深的恐惧。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传道书 1:9-10) 感谢主,在最后的日子里,安伯莲迷途知返,重新回到了耶稣的怀抱,获得了真正的平安和喜乐,成为“最快乐的人”。 在加冕的那一天,安伯莲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女人”,然而这种快乐是属世的,是虚空的,是转瞬即逝的。 在临刑的那一天,安伯莲却找到了真正的喜乐:这种喜乐是实在的,不会因肉体的消亡而消亡;这种喜乐是恒久的,是从永生之中来的。 最初神创造人类的时候,我们是万事依靠神,以神为中心的:我们以神的标准为我们的标准,我们以神的良善为我们的良善,我们以神的喜乐为我们的喜乐。但是当我们的祖先悖逆了神,犯了罪以后,我们就不再以神为宇宙的中心和喜乐的源头 -- 我们有了自己的标准,我们晓得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得与失,我们更创造出了以自己肉体为中心的“快乐”:人类堕落之后的罪中之乐。 罪中之乐过后是空虚,是失落,是败坏,是死亡。而与主同行的喜乐是什么样的呢?那将是延绵不绝,恒久不变的;我们的心里会很踏实:我们不必再焦虑人生的无常,我们不必再忧愁幸福的短暂,因为主是昔在,今在,永在的主! 关于安伯莲的故事,我说了这么多绕圈子的话,其实,一切的道理,都早已在圣经的“传道书”的里面了: “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 (传 9:6)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传道书 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