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重塑内在的孩子


  这些年来我们还常常听到有关内在孩子的说法。我相信每一位健康的成人都会有一个内在的孩子。我指的是,尽管每一个人都要轻松愉快地活着,但也得做一个负责的人。

  过快的成长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2-3

  你有没有感到你的童年是被迫过快地成长起来的?如果是,你得明白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生命中丢失了某种东西,而这对他们的成年又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作为成年人来说,我们得轻松地完成要做的事。我们必须既娴熟自如又有责任心地承受每一天的生活,甚至我们的工作,正如我们在《传道书》5章18节所谈到的一样:“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得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

  事实上,我相信我们应当能够享受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多年以前,我就开始注意到这个事实,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已有四十多岁了,并养育了四个孩子,却仍然不能说自己已真正享受了很多的生活。

  《约翰福音》10章10节告诉我们,耶稣说祂来是要叫你我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一段时间以前,我曾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主题是:“失去的生活艺术”。最近我又写了一本有关这方面的书,书名是《享受现在及将来》,我真的认为我们已经忘记了怎样享受生活。我们需要学会象小孩子一样,因为只有小孩子才会真正享受——任何事,所有的事。但当一个孩子被迫过快地成长,没有充分地展现他的童年时,结果往往是惊人的情感问题产生了。

  我认为今日的人们总是在迫使他们的孩子过快地成长。他们只知道要孩子们学会读、写,并为今后的生活有个好的开端而操心,就是不允许他们成为孩子。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概念误区,那就是,我们向孩子们输入得越多,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就会越聪明、越快活和越成功。

  我并不是在反对教育孩子们!应当鼓励年轻人高效轻松地勤于学习。然而他们不能被迫承受超出他们年龄的责任。他们需要有一个成为自己的机会,他们需要在承担成年人的重负之前好好地享受生活。

  我痛恨自己的童年。我曾发了疯似地想成大,那样就再没有人操纵和虐待我了。无论你所想象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的,我都认为我的童年从我的身边被偷走了。我所拥有的只不过是一个我并不喜欢或想要的替代品。因此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对于怎样做一个小孩子,我一无所知。童年的记忆对我只能是痛苦。

  这就是污辱所带来的结果:它抢夺了一个人的童年。当一个孩子承担了超出他年龄的责任时,同样的事也会发生。他也许不得不照看生病的父亲或母亲,或者在家中替代已经不在世的妈妈或爸爸。也许他被迫过早地去外面工作。

  我十三岁就开始在外面大工了。我隐瞒了我的年纪,说我已经十六岁了。我这样是为了要照顾自己,挣自己的钱,不必再向任何人要任何东西。我断定没有人会无偿地给我任何东西,因此我也不想对任何人有义务。

  我曾有着一个“工人”的性格,现在仍然有。我里面的那个本性的工人,加上我曾受到的污辱,使我成为了一个工作狂。只有当我工作并取得成就时,我才感到欣慰、快活和充实。我不知道怎样放松和享受生活。

  如果我有工作要做,在完成它之前,我是决不可能罢手的。过去我没有明白工作是做不完的。我觉得总是有事情需要去做。现在我学会了,只要休息的时候一到就停止工作,无论有多少都留给第二天。

  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就会累得筋疲力尽。一旦累坏了身体,就很难康复了。

  不允许孩子玩耍只会盗取他们的童年,以及今后他们作为成人的轻松闲适。

  出于某些原因,在童年时代,当我偶尔玩耍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感到内疚。我总是感到不该这样贪玩,而应当努力做事。这种感觉严重地损伤了我。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做到对于自己偶尔的娱乐不再感到内疚。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的儿子叫我停止工作,坐下来和他一起看电视。我的确想那样做,我想吃几粒爆米花,几块苏打饼,然后坐下来和我的儿子欣赏一部电影。但是我这种恼人的内疚感使我不能好好地享受一番。

  最终,我对自己说道:“我这是怎么啦:我做什么并没有错。我需要象这样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这电影是健康的,爆米花是低脂肪的,苏打饼是保健食品。为什么我要感到如此内疚呢?”

  主对我说:“乔易丝,今天你没有去做你认为该做的事。你也没有照你想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而那些事是你原认为自己可以完成的。所以你觉得自己不配轻松地享乐一番。”

  我的问题使我认识到,我是应该配得进入我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享受和祝福的。我需要明白上帝的赐福、恩典和帮助都是祂自己主动给予的。

  我们生活中各样美善的事都是主赐给我们的。(《雅各书》1:17)祂要给予我们快乐。祂希望我们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即使我们并不完全配得。

  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内疚情结中得释放,不再思考要对得起上帝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以为凡事得靠自己去挣得,但上帝希望我们明白只需以感恩的心来接受和享受就行了。

  如果我们没有享受应当享受的生活,原因就在于魔鬼正在尽力窃取我们的喜乐。它所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毁灭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那个小孩。

  撒旦出动将毁灭那孩子

  “它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了后,要吞吃她的孩子。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万国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宝座那里去了。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神给她预备的地方,使她被养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启示录》12:4-6

  当我开始查这几节经文的时候,我看到撒旦将要毁灭这孩子。而上帝总是尽力在保护这个孩子。

  这项原则不仅仅被应用于实际的孩子和所应该的基督之子上,还适合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那个小孩。除非我们里面的孩子很健壮,否则,我们是不会象上帝所指望的那样去玩乐和享受生活的。

  我丈夫是一个很出色的人,一个英勇的能人。然而他的内里也有一个大孩子的一面。他总是能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找到乐趣。我曾经也很想象他那样。但是我不愿意松松垮垮地,内心毫不束缚地找到乐趣。

  大卫一直都喜欢和我逛杂货店。我们大约每隔两周逛一次,因为手头较紧,我不得不很智慧、很小心地用钱。

  我总是带上我的订购单、优惠券、计算器,我的三个孩子和我的丈夫去那儿,的确是煞费苦心地购买每一样东西力求最合算的价格,事实上,在那一段时期,我对于每一件事都非常热心。然而在我过于热心和“成熟”的地方,大卫正好和我相反。他有一个孩子所有的性格特征。他甚至在食品店里都会找到乐趣。

  一个孩子的性格

  “……小孩子要牵引它们。”——《以赛亚书》11:6

  当学习这节经文时,我写下了一个小孩子的性格特征,大约有两至三页。其中之一就是,无论他做的是什么,他总是乐此不疲。

  无论一个孩子在做什么,他会设法找到一个开心的办法。也许他会被罚并站在墙角里,但他随即展开他的游戏,比如开始数数墙纸上的花朵。

  当我的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们打扫院子,他便会拿起扫帚出去。因为他不太情愿做这样的事,他总是有一点儿怨言。可是不一会儿,当我往外看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正在和扫帚跳舞呢。他打扫得很好,同时,他也自得其乐。

  这就是成人不如孩子的地方。我们有各种平淡无奇的事要做,那些使我们生厌、感到乏味、只想逃避的事,我们却不让自己从中取乐。

  这些事还包括各样的宗教职责,被认为是好的基督徒当做那些事。如果我们把它们当作强制性的义务,那么它们就不再是我们的殊荣,而是一堆杂事。

  上帝希望我们学会怎样从这些事中找到乐趣,以及怎样以祂为乐。就象我们以我们的配偶、孩子、家庭、房屋以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为乐一样,上帝希望我们从祷告、责任和聚会中得到乐趣。祂希望我们高高兴兴地打扫房间、清洗小车,修剪草坪,同时对我们自己说:“伙伴,我真高兴,做完这个,我就可以好好玩一玩了。”

  我们总是迟迟不去享受生活。上帝希望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开开心心——哪怕是去逛杂货店。

  开开心心

  “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的恩赐。” ——《传道书》3:12-13

  所以大卫常和孩子去逛杂货店,他感到其乐无穷。他会推着购物车在过道中和孩子们追逐。由于我比较注重形象和尊严,我总是极力劝阻他这样做。

  “你能不能别出风头?”我对他说:“所有的人都看着我们呢?”

  于是他回答我:“如果你再这样说,我会推着这个车来追你。”

  然后他真的开始追逐我了,我越发不安起来。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也不会让我惹恼他。他反而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使自己和孩子们高兴起来。

  因为他身高六英尺五英寸,所以他的视线可以越过货架,而我却不能。他会在下一个走道上看见我——当然是带着许多优惠券、计算器和购物的小本——然后瞄准我的小推车越过货架的顶部投过来一些东西。

  有时候我对他这样的行为挺恼火的,便对他吼道:“你能不能安静一点!我都快神经错乱了!”

  “噢,那你就大声喊出来嘛,乔易丝。”他说:“我只不过是找机会玩耍罢了。”

  “可是,我不是到这儿找乐来了,”我迅速地回答:“我是来购物的。我想把它们从货架上拿下来,然后放进小推车里,再推到结帐点,又把它们送到车厢内,最后放在储藏间里。”

  我把所有的事都列在我的计划里,但就是没有把乐趣放在其中。

  轻松一点儿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箴言》17:22

  难道在我们做那些应该要做的事时,有一点儿轻松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由于我的童年被偷了,我从来就不知要如何象一个孩子。我根本就不知道何为“轻松起来”和“有一点儿享受”。我总是被所有的事上了发条。

  然而大卫是一种无论周围有什么仍能够享受生活的人。尽管由于我们的性格不同,我也许永远不能有他那样的能力,但我也学会了比从前更愉快和更轻松地生活。

  作为一个传道人,我有一个巨大的责任。我不得不对我的呼召尽力而为,并且我也喜爱它。我的确认为我的工作是一种享受。但如果我不小心,我就会变得精疲力竭。这就是我为什么尽力按照《箴言》17章22节所说的那样,使自己有一颗喜乐和轻松的心。

  如果我们情感不平衡,那么我们所有的生活都会受影响。我真的相信如果我们不学会多笑一笑,我们将会陷入严重的困境。因为圣经上说,笑声就是良药。近几年来,有不少文章都报道了医学界现在已经证明笑声是医治身体的良药。笑声就如内部的慢跑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和体育锻炼一样好。

  我们都需要多笑一笑。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有目的地这样做。

  我们知道孩子们是怎样享受生活,怎样以游戏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他们还常常咯咯地笑。在我自己的幼儿园里我能感受到这一切。由于他们在房里跑来跑去,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伴着咯咯的笑声。

  现在我意识到,作为成人,我们不应当象孩子一样成天傻呵呵的笑。如果这样,我们会被老板炒鱿鱼,甚至,被送去做神经功能方面的检查。

  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太严肃了,我们会给自己,以及那些与我们接触的人都带来损失。我们需要均衡轻松与责任。

  在我的生活中,我的严肃使我不能也不可能做那些我以为毫无意义的事。要让我对任何事都轻松地笑一笑是很困难的。然而对一个孩子来说,事情完全相反。对他来说,每件事都那么好玩儿。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发现更多的幽默。我们要学会的每一件事就是要嘲笑自己。我们需要嘲笑自己的失败和怪僻,而不是为我们人性的错误和弱点整日惊恐不安。

  没有比人类更滑稽的了。正如阿特·林可莱特过去常在他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中所说的:“人太滑稽了!”这指的就是我们。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以便越来越适应于我们里面的那个顽皮的孩子。

  上帝赐给我们一个孩子

  “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玛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马太福音》2:10-13

  我们知道这几节经文是圣诞故事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孩子是襁褓中的耶稣,那些来拜见他,送他金器、乳香、没药的人当然是博士。

  我想起了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想强调,当上帝从天上顾念我们,并发现我们迷失路途的时候,他给我们的回答就是送给我们一个小孩子,也就是《以赛亚书》9章6节中所说:“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天父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来拯救我们,可是希律立刻就要毁灭这孩子。

  同样,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一个我们里面的孩子,那么敌人也打算要毁灭他。

  魔鬼就在追逐着我们如孩子一般的纯真。它不希望我们有小孩子一样的轻松和自由。

  孩子是自由的

  我们已经查考了孩子的一些性格特征。

  在这些特点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孩子是自由的。他们不担心人们会怎么想。

  前一段时间,我在礼拜堂礼拜时看见过两个小孩子。一个小男孩带着自己的玩具麦克风。他穿戴整齐,身着礼拜六的礼服。在赞美和敬拜的过程中,他对着他的麦克风唱歌,把它举起来,这样那样地摆弄着,就好像在大庭广众的面前表演似的。

  那个小女孩的母亲显然是直接把她从舞蹈学校接到教室里来的,因为她还身着芭蕾舞的服装。当小男孩对着他的麦克风热情洋溢地歌唱的时候,小女孩就像一个芭蕾明星似地在周围跳着舞。

  他们完全是在自我陶醉,根本就不在乎别人会怎么想。他们还没有到被“人们会怎么想呢?”这种思想而束缚的年龄。

  有时,我们需要跨出信心的一大步来克服自己的禁锢,使那受压制的情感释放出来,而不管别人的意思怎样。现在就是我们需要展现并显示那孩子般的自由的时候。

  避免法利赛主义

  “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诗篇》126:2-3

  有一天,当我正在收看基督徒组织的一次电视谈话时,我发现参与者都在谈论有关席卷了全国的笑声复兴。

  有一个人问主持人,他是否认为这是上帝的作为。

  “这是不是触犯了你呢?”主持人问道。

  “是的,的确如此。”提问的人回答。

  “那么,”主持人回答:“有可能是上帝的作为。”

  我不知道你是否已注意到了,耶稣总是触犯别人。但有的时候,祂似乎并不是故意这样做。

  在《马太福音》15章12节中,我们看到:“当时,门徒进前来对他说:‘法利赛听见这话,不服,你知道吗?’耶稣回答说:‘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第14节)。耶稣确切地知道怎样对付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

  我们必须防卫法利赛主义。如果真相显露了,你会看到今日的教会充满了法利赛人。

  我过去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事实上,我是一个典型的法利赛人。我僵化、律法化、乏味、取悦于人、缺乏幽默、好挑剔、喜论断等等、等等。我的确是走在去天国的路上,但我却不开心。

  我们需要摆脱身上的这件紧身衣。耶稣来到世上不是为了束缚我们,而是要使我们得自由。祂为我们已经做过,也正在做、并将要做许多重要的事,因此我们要向祂自由自在地表达感恩和赞美。

  我并不是在说,我们要尽力看看自己从早到晚究竟做了多少荒唐可笑的事。我也不是在说古怪的行为和狂热的盲从,我说的是自由和喜乐,我在说只有从法利赛的宗教捆绑中解放出来,我们才能自由地跟随圣灵的引导。

  保护里面的小孩

  “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囚禁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马太福音》2:14-16

  在这两节经文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魔鬼是怎样追踪并要杀戮我们里边的小孩的。

  上帝把小孩放在我们里面是为了防止我们变成法利赛人,因此我们要警惕,否则里面的小孩遭灭绝。

  成为、接受和欢迎一个小孩子

  “所以,凡自己谦卑象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象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马太福音》18:4-5

  我们谦卑自己,有小孩子的式样。我们也必须学会接受和欢迎来到我们里面的小孩。然而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们在努力使自己的灵命成熟起来。

  圣经上有一处告诉我们要在基督里长大起来。(《以弗所书》4:15),而在这里,耶稣又告诉我们要象一个小孩子。事实上,我们两者都要兼顾。

  主希望我们在态度、行为和责任感上成熟起来。同时,祂也希望我们象小孩子一样去依赖祂,并且自由自在地向祂表达我们的感受。

  我们可以在《马太福音》19章14节中看到一个好的事例。当耶稣的门徒极力阻止孩子们靠近祂时,祂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难道不是一句妙言吗?就像耶稣接待、接受和欢迎到祂跟前的孩子们一样,我们也当这样接待、接受和欢迎上帝放在我们每个人里面的小孩。

  孩子们需要感到安全、平安和被关心。他们需要有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自由。我们也是一样。

  不要阻止泉源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喝;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喝;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源泉,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3-14

  在耶稣与井水的女人的对话中,耶稣说那些信靠上帝的人将会有不断涌流的源泉在他们的里面。一旦这源泉被堵塞了,我们就有麻烦了。因为我们里面的水不能流出来的话,就成了一潭死水。

  如果你的生活已经被污染,而且发出了腐烂的臭味,那么你的生命的源泉很有可能被敌人的石头堵塞了,就像旧约里所描述的那样。

  在《列王记下》3章19节中,主告诉遭受摩押人袭击的以色列人:“你们必攻破一切坚城美邑,砍伐各种佳树,塞住一切水泉,用石头糟蹋一切美田。”

  在那个时代,用石头塞住水泉是常用的一种攻败敌人的武器。而今天,我们的敌人,魔鬼正在用这样的武器来攻击我们。

  我相信,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的里面就有了一个不断涌流的、清洁的泉源。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仍然拥有自由流动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敌人撒旦会悄然而至并往这泉源里投掷石头:如污辱、伤害、拒绝、抛弃、误会、苦涩、反对、仇恨、自怜、报复、沮丧、绝望等等。当我们成年时,我们的泉源中已被塞满了石头,它们已被堵塞,在我们的里面不再自由地涌流。

  我们也许时常地会感到里面有滴滴的响声。只是我们的泉源不再自由地流淌,我们似乎也难以经历彻底的释放。

  有趣的是,当耶稣使他的朋友拉撒路死里复活时,他命令道:“你们把石头挪开。”(《约翰福音》11:39)我相信圣灵要挪开那填塞我们活水源泉的石头。

  当酗酒的人和吸毒者说起醉酒或吸毒时,他们以“如梦似幻”来形容它。而我们恰好在他们的对立面。当我们被圣灵充满时,我们却有根有据,因此我们的生命才能活水四溢,奔腾不止。

  活水

  “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38。)

  请大家注意,在这里,耶稣并没有说信祂的人会有活水偶尔从他的腹中流出来。祂说的是不断涌流的活水。

  活水指的就是圣灵。耶稣在这里所谈论的就是圣灵的浇灌,也就是我们(认耶稣为主和救赎者的人)所接受的——圣灵在我们里面所赐的位格和能力。

  活水从我们的里面涌流出来。这活水是不应当受阻的,它要在我们的里面潺潺作响,并从我们的里面流出来。我们借着圣灵的充满以更大程度地释放活水的能量。我们得学会跟随这活水的流向。

  跟随活水的流向

  “跟随活水的流向”对我来说有两重含义。这是因为我在另一本书中详细叙述了下面这件事情。

  当我的孩子们年幼时,他们总有人会在一周之内不止一次地把整杯牛奶都溅到餐桌上。每次我都立即大发雷霆,同时又飞速地清理,不然牛奶会顷刻间遍布全桌,并顺着活动桌板的缝隙流到桌腿上。

  一天,在用餐的时候,我在桌下一边怒不可遏,一边收拾残渍,这时圣灵提醒我,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脾气能使流淌在桌腿上的牛奶又回到玻璃杯中去。因为我的孩子们尚在年幼,他们以后还会把东西溅出来。圣灵教导我只管顺着他们。

  从这次体验中,我学会了对那些曾搅扰我的事一笑了之。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顺时,我和大卫学会了这样说:“我没往心里去,撒旦,你根本就不能使我往心里去!”

  我已经明白,如果我们不让魔鬼来占据我们的心思意念,那么它就不可能压制我们了。

  我再举一个事例来证明,我们不得不学会使用笑的武器来反击敌人。

  信心之笑

  “恶人设谋害义人,又向他咬牙。主要笑他,因见他受罚的日子将要来到。”——《诗篇》37:12-13

  圣经教导我们,主坐在天上笑他的敌人,因为祂知道他们灭亡的日子将要来到。

  这就是我所说的:“信心之笑”。

  你们还记得,在《创世纪》17章17节中,当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他将晚年育子并成为多国之母的时候,亚伯拉罕的反应是怎样的吗?

  他在喜笑。

  在《创世纪》18章10至12节中,我们继续看到当撒拉碰巧也听到主对亚伯拉罕重复这个应许时,她也笑了。

  因为当这个应许儿子诞生时,亚伯拉罕和撒拉就照着上帝所吩咐的那样,为他取名“以撒”,意思就是“笑”。《创世纪》17:19

  你们知道我相信它说明了什么吗?我深信如果我们等候上帝的应许,且学会做一个继承者,而不是劳苦者,我们将会笑到最后。

  我们所生的是以撒,而不是以实马利。

  笑声使泉源通畅

  “当他父亲亚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亚伯拉罕死后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来,仍照着父亲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创世纪》26章18节

  当以撒长大成人时,他所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疏通被敌人堵塞了的、父亲亚伯拉罕的水井。由此可见,圣灵中的笑声和喜乐将疏通我们的泉源。

  我们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辛苦劳作,或者成为顶尖的哲学家。我们只需要有小孩子的式样。无论我们年纪有多大,如果我们想要进入上帝的国度,我们就要照耶稣的《路加福音》18章17节里所说的,成为小孩子。

  在我们重生的那一刻,上帝的国度就在我们眼前了。然而要进入这国度,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被喜乐充满,我们必须象小孩子一样。

  有趣的是,新约的作者们多次把耶稣的跟随者称为“小子们”。例如,在《约翰一书》4章4节中,我们读到:“小子们哪,你们是属神的,并且胜了他们;因为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当我仔细思考这节经文及其类似的经文时,我感到主的美意似乎在于教导我们有小孩子一样的心思意念。也就是说,祂希望我们要象祂的小孩子们一样感觉和行动。祂希望我们象小孩子一样依靠祂,相信祂会象任何一位好父亲一样看顾我们,供养我们我们。祂希望我们相信在祂里面能得到安息和自由。

  如果你已经丢失了里面的小孩,那么现在就是你找他回来的时候。

  小孩子是简单的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罗马书》8:16

  从这里我们又得知我们是孩子,是上帝的孩子。如果是这样,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是什么样的,并以此指导自己怎样度过每一天。这就是为何我们需要在整个这一章中来研究孩子们的特性。

  我们需要思考的最后一个孩子们的特性就是简单。

  从天性来说,孩子们是简单的,并不复杂。他们也常常喜欢刨根问底,这是正常的,但他们并不喜欢逻辑推理,因为这只会使他们更加疑惑。他们喜欢问一大堆问题,但他们不会上升到思想何哲学的高度。

  在《约翰福音》10章10节中,我们看到,耶稣说祂是来要叫我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祂也说魔鬼要来只是为了杀戮、盗窃;而它甚至能利用某些规定、法制与理性来达到目的。

  在《约翰福音》9章中,耶稣和祂的门徒看见一个生来就眼瞎的人,他们想知道究竟是谁的罪使他这样:是他自己还是他的父母?(12节)我们也会常常问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方式——我们总在尽力猜测我们以及周围的人们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我们想每件事的答案。

  耶稣摸了一下那人的眼睛,并叫他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于是这个人就能看见了。后来法利赛人把他们叫到屋子里询问。他们想知道是谁医好了他的眼睛,以及他是怎样做的。(6-34节)

  属灵的彰显及宣告不是我们凡人能够明白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得医治或者成为上帝为别人行医治的工具,就去了解耶稣是怎样行医治的。我们可以学学被耶稣医治的那位盲者。凭借孩子般的简单和信靠,我们可以说:“我不知道他怎样做的;我只知道以前我是瞎的,如今看见了。”(25节)

  我们总在想着要把每件事的神学含义弄得很透彻。然而当我们开始尽力去解释上帝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样的问题。孩子们不会费劲地猜测我解释每件事。他们只是接受事物本身,且享受它们。他们绝不三心二意。他们一旦心中有了目标,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想,他们都不受干扰,只是一心追赶。

  孩子们有韧劲儿。他们比成人更能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害怕追随它。结果,他们就不象成人一样沮丧或泄气。

  孩子们不害怕情感或表露情感。他们里面的感受常常都写在他们的脸上。他们或愉快、或激动、或热情,都会表现出来。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来做我们的榜样。如果我们在主里面很喜乐,就可以向全世界作见证。

  学会象小孩子一样吧。不再担忧、烦躁、沮丧和由于猜测、推理而感到不安。要学会轻松自如。

  做一个决定,好好享受你今后的生活吧。无论你的位置或处境怎样,也无论你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憧憬怎样,都要定意使你的生活有一点笑声,有一丝欢乐。

  如果你想在情感上健全起来,你就去寻找并重塑那曾被丢失的、里面的那个小孩吧!

上章 目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