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婚暴绝招

卢俊文


婚姻暴力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不仅因为暴力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更因为婚姻暴力严重地打击上帝设立婚姻制度的心意。自从亚当夏娃犯罪堕落以来,婚姻的最高指导原则:合一(二人成为一体)已然伤痕累累。合一不只是维持表面的和谐,更是内心相合的感觉,两人可以共享快乐时光,也能在艰难时相互扶持;并且因着结婚年日的增长,双方处理冲突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解放婚姻禁区

当夫妻发生冲突时,应有沟通、表达意见的空间及机会,而不是压抑心里的感觉、想法,全然迎合对方;一味逃避碰触婚姻「禁区」,表面上似乎相安无事,但终有引爆的一天。虽然圣经不只一次提到「妻子要顺服丈夫」,但「顺服」并不是要妻子(常是婚姻暴力的受害者)成为丈夫的拳击沙袋。当一个人失去理性,以暴力相向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逃离现场,或许可以让对方冷静下来。

在道德标准、传统教导下,受害者往往默默承受、怪罪自己,加上施暴者经常将施暴原因归咎对方,这些都促使受虐者的自我形象更为低落、内心更为自卑,也让施暴者更有理由为所欲为。曾听过一位施暴的丈夫说,他打太太的理由是太太害他的手打得很痛,所以要惩罚她;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往往成为辖制及牢笼。

婚姻暴力除了肢体暴力、精神虐待,还有言语暴力。言语暴力会模糊施暴者与受虐者的区别,因为这常是暴力行为的隐性原因。在此要提醒的是,太太们切勿在言语上否定或贬低配偶的价值及自尊,否则后果将难以预料;如果妻子在关键时刻控制不当言词,将可能化暴戾于无形。家庭暴力绝不能起头,一旦起头就容易成为习惯。拳头看似一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所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痛,还有许多隐藏性的伤害,影响非常深远。



揭示圣经根据

在神的眼中,男女是平等的,而且都是按着神的形像受造(创世记一章26、27节),上帝赋予丈夫作头的权柄,但这并不是丈夫施暴的理由。神是怎样看婚姻暴力呢?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和以强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恶的!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不可行诡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玛拉基书二章16节)

神是如此严厉地看待此事,视之为玛拉基书中的罪状之一,若不以合宜的方式对待配偶,将受到神严厉的责备,当神伸出管教的手时,谁也承担不起。此外,保罗在歌罗西书中勉励丈夫:

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歌罗西书三章19节)

不论是新约或旧约,神都对「以暴力待妻」的事情提出警告。

为甚么施暴者通常是丈夫呢?有一节不常用于阐释夫妻关系的经文是:

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摩太前书二章8节)

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关连,就是将「祷告」作为「解决忿怒」的方式,这与圣经其它地方所提到的祷告信息有所不同。为甚么保罗要提到「男人忿怒」的问题?因为这里所提及的两个现象:忿怒与争论,大概是多数男性面对冲突、挫折等状况时的反应,尤其在家庭中更为常见;大部份男性不似女性般伶牙利齿,因此「忿怒」往往成了自尊受损或权威被挑战时的情绪反应。由此我们便找到引爆暴力场面的雷管了。

从上述经文中,我们看见暴力的可能成因,也看见主耶稣的教导。我相信每一个施暴的丈夫,都不愿对太太随意动手动脚,并且满心懊悔,可惜为时已晚,伤害已造成;唯有切实悔改,求主怜悯,否则很难再挽回妻子的心。当那道心灵的墙筑起来之后,夫妻的合一受到破坏性的伤害,除了真心悔改,也要寻求辅导与帮助。

圣经对于丈夫角色的定规是「作头」,但我们从提摩太前书第二章八节看到:当自尊被贬损、权威受挑战时,男性会出现非理性、情绪失控的反应,这时要如何扮演好「作头」的角色?是用拳头吗?不是的,是「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这里的祷告是指求助、求救的祷告,是交出权柄的祷告,因为当权威被挑战、无法控制全局时,不是「我」来发动权柄保卫战,乃是向赐权柄的主求救。不论何时何地,一旦内心反应出忿怒、争论等意念,各位作丈夫的,先认清一个事实:倚靠自己是无法克服、解决问题的,然而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就是向主祷告。这是让激动的情绪冷静下来的方法,免得一时失控、造成更大的伤害;另一方面,祷告也展现出丈夫作头的权柄是来自神。



两大救命绝招

婚姻暴力若已发生,最高原则是以生命不受危害为优先考虑,离开现场是立即的处理方式。此外,一定要寻求专业辅导的帮助,即使你认为错在自己,但记得,配偶绝无权利以暴力方式相待,更何况,问题不一定只出在你身上。当然,预防总强过事后再寻求帮助,对妻子来说,不逞口舌之快,常是避免暴力场景的重要关键;对丈夫而言,最需要学习的功课就是爱妻子,怎样爱她呢?就是不可苦待她,苦待妻子是神所恨恶的。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已有失控现象时,不妨使用两项救命绝招:一是立即离开现场,或许去公园坐坐,但绝不要开车去兜风;另一项则是向神作求救的祷告。盼望夫妻们千万不要中了邪魔挑拨离间的恶计!

上章 目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