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耶稣的榜样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拉撒路的故事,给我们看见一个榜样,如何去帮助正在病痛中的人,和那些为病人忧伤的家属。主耶稣做了四件事情去帮助他们:(一)祂去了(17节);(二)祂哭了(35节);(三)祂作了见证(23~26节);(四)祂使拉撒路复活了(43~44节)。 耶稣去了 祂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和拉撒路的家人同在。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也许我们会觉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才能安慰忧伤的人。其实,许多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说什么话。他们所需要的乃是我们的关心。我们在旁的陪伴,其意义远胜过我们可能说的任何一句话。 特别是当亲人病故时,他们在忧伤之余,可能会寻求圣经的答案。这时候,纵使引用了长篇的圣经经文,他们实际上很难听得进去。对他们的问题,最佳的响应乃是与他们的伤痛一同表同情。即使是神自己也未曾应允回答你人生中所有的悲伤。因此,当你不知道当如何回答问题时,最好保持静默的关心,并体贴地接近他们,以温暖去握他们的手,以爱轻拍他们的肩膀,或是一个温柔的拥抱,这些就足以表达你所要说的话了。 不要担心言语,只要让你自己成为遭丧朋友的帮助,因为只要你在那里就足够了。通常,你的朋友所最需要的,是一位能了解且有同情心的听众。让他们说出内心的忧伤,来舒展其低落的情绪。所以当你获悉有人家里遭丧时,就去和他们在一起。那也就是主耶稣当初所作的──「耶稣就去」。 耶稣哭了 耶稣帮助马大和马利亚所作的第二件事,是和她们一起哭泣。「耶稣哭了」(约十一35),这是圣经中最短的一节经文,短短的四个字,却说出了耶稣如何帮助祂悲伤的朋友。主体恤并感受到马大和马利亚的忧伤,和她们一同分担她们的苦情。主是与「哀哭的人同哭」(罗十二15)。 人们需要哭泣。眼泪是神赐给我们的一种发泄的方法,用来解开那些存在我们心里,足以令人沮丧、下沉的郁积情绪。因此,不要小看流泪,而认为是懦弱无能的表现。 当然,你必须能够融入哀痛之人的情绪里,也就是「感同身受」(参来十三3),你才能表现得自然且能帮助别人。切忌外表的做作。 耶稣作见证 耶稣作的另一件事,就是向马大作见证。祂帮助她把眼光从现在转向未来,从肉身转向灵性,从属地转向属天,更从自己转向基督。祂使她相信祂乃是复活的主:「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仅仅是分担朋友的忧伤还不够,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尝试去分享我们的救主。真求主赐给我们智能,使我们能够适当地引领别人,在那极大失望的时刻,还能恢复自信和盼望。 若是对方是一个不信的朋友时,我们除了同情与安慰之外,总得抓住机会,让他们也能认识到神的大爱,指引他们投靠救主。 耶稣使拉撒路复活 耶稣所作的第四件事,是唤醒已死的拉撒路。当然我们不可能这样作,但我们能使死者生前种种灵性特点──信、望、爱──重新活在家人的心中,譬如述说死者爱主的心愿与见证,激励他的亲人奔走天路。 (二)如何帮助临终病人 一般人临死时的情绪反应 根据专家研究结果,一个临死病人,通常会有如下的五个阶段式情绪反应: (一)震惊且否认:当一个人得知他得了末期绝症时,第一个反应多是震惊且否认的。他不相信且不接受这样的诊断结果。这阶段反应的特征是发出「不,不是我」的呼喊。这几乎是在任何震惊情况都有的正常反应。病患多半否认这样的诊断,假装他将会好,且能再过正常的生活。他可能一个医生换过一医生,企图去找到一个能告诉他第一次的诊断是错误的。 (二)愤怒且生气:第二种临死病人所经过的情绪是愤怒和生气。这意谓着此人可能不再否认他的情况,所以他觉得需要发泄大量的怒气、挫败、害怕和绝望。这时期的特征是有一连串的问题,如「为什么是我?」或「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不是那样呢?」「我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吗?」在他的挫折中,他可能厌烦在他周围的每个人──包括医生、护士,甚至神。 (三)讨价还价:第三种情绪是病人知道死亡已经无法避免,所以他寻求医生或神是否可多活一段时间。这阶段的特征是承认:「是的,但是...」病人希望延长时间来完成他未作完的事情。正如希西家王知道自己即将死了时,他就与神祷告交涉,求神让他多活几年(王下二十1~6)。 (四)忧郁消沉:第四种情绪则是病人开始对这个事实感到哀伤,因他必须离开他的家人、他的工作和他在世的生活。这时期的特征是恸哭着:「可怜的我!」忧郁消沉可能是有行动的,也可能是安静的。有行动的特征多半是流泪;安静者的特征多半是畏缩。当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祂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也经历过临死的伤痛(路廿二44)。 (五)接受:最后的一种临死的情绪时期,是病人已接受他将死的事实,且从自己、他人和神那儿找到平安。正如年迈的祭司西面,当他看到救主时,他说:「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路二29~30)。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五个阶段。有些人并不能活到足以经历所有的时期;其它人则拒绝去接受死亡的事实。他们不是否认死亡,就是到处找名医看病,或尝试用各样所谓祖传秘方来作存活的努力。无论如何,假如给予足够的时间,且在正常的环境下,一个绝症病人在死前,多半都会经过这五个情绪反应时期。 (一)允许他谈论有关他的死亡:一个末期病人第一个需要是被承认。他需要至少有一个人能和他维持感情上忠诚的关系。他需要能和某人自由地分享他的感受──即使他们可能是极消极的。所以必须使自己随时以敞开的心来接受他。 (二)让你的爱慢慢流向他:末期病患所需要的第二件事,是你爱的表达。在他生病的时期,他将经历极大的孤单寂寞;感觉四周没有人了解他或关心他。所以需要你去关怀他,看他。主耶稣曾把看望病人说成:「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 (三)帮助他持续他的希望:总要帮助病人维持活下去的盼望。除非一个人能认识他活着的意义,一般常人是「哀莫大于心死」。 (四)帮助他信任他的医生:一个临死病人必须对他的医生,和医院的看护人员具有完全的信心和信任。他需要相信,任何改善他身体状况的药物都在使用着,假如他能相信现在的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治疗对他身体的影响,都可帮助病人。 (五)给他有关他家人往后生活的保证:临死病人的另一个需要,是能够给他一个保证,即那些平日倚赖他的人,能在他死后仍能受到别人的关照。
(六)帮助他更多认识并经历基督:一个不信的人,如果能认识救主耶稣基督,那么在他面对死亡时,将会有极大的平安和确信。
(七)帮助他一心一意活着:我们必须帮助末期病人专心于他的生活,且尽可能活得久且丰富,而不是专注于他的死。死时只需极短的时间──仅是人生中的一小部份:一周、二周、一个月──而其余的时间都是在活着。所以我们必须帮助他在最后的生命过得充实,且每天过得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