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作者 本书作者是使徒保罗(1:1)。这是保罗写的第三封书信(第一封信是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封信是帖撒罗尼迦后书)。 二、本书写作时间与地点 本书写于公元57年(一说是59年),是保罗在以弗所最末了的时期写的(参徒19:1;林前16:5-8)。 三、哥林多教会的背景 哥林多城虽然在希腊境内,但它却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该城系公元前46年该撒犹留所建)。哥林多是罗马帝国最大的都市之一,为亚该亚省省会,人口约50万,是罗马帝国一个大的政治中心,也是希腊重要的一个商业中心。它座落在佳美之地,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其商业发达,所以就有犹太人、罗马人、亚西亚人、非尼基人、希腊人等群集于此。因此,各地的人也把许多不道德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哥林多。该城俨然成了罗马帝国的娱乐场所,人群社会受到了不良风气的严重污染。其污秽淫荡、荒宴、醉酒在当时曾闻名于世。因此,"哥林多"就成了一个很不光彩的名词,人们一听到哥林多的名字就没有好感。使徒保罗曾在哥林多住了十八个月之久,时间约在公元52至53年之间(参徒18:1-17)。他也就在此时写了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他在此期间向哥林多人传了福音,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哥林多教会,信徒中既有外邦人,也有犹太人。哥林多全城当时大约有好几千信徒,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宽敞的聚会场所可以容纳这么多的信徒,他们只好分散在几个地方聚会,每个聚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负责人。因为属灵生命的幼稚,就逐渐形成了彼此纷争、意见不合的派别。直到二百年以后,才建造了规模比较宏伟的礼拜堂。 四、本书题旨 本书主要讨论教会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问题,总括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十大问题: 1、宗派问题(哥林多教会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宗派); 2、男女关系问题(男女交往应有分寸,应当光明正大); 3、革斥问题(对于严重违反教规的人,应当开除出教); 4、食物问题(禁食祭偶像之物或带血之物); 5、婚姻问题(尊重婚姻的神圣,既不禁婚,也不乱婚。保罗对此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 6、妇女地位问题(例如妇女蒙头问题); 7、圣餐问题(因为是记念主,就应特别注意分别为圣,否则就是吃喝自己的罪); 8、主仆问题(在主内生命是平等的,但在肉身职分地位仍有区别,在蒙召时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 9、属灵恩赐的运用问题(恩赐为主所赐,目的是使主名得荣,使人得益); 10、身体复活问题(这是指身体荣耀的复活、变化的复活;是身体的复活,不是精神的复活)。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虽然大都是来自普通的阶层(1:26-28),但是他们仍然免不了希腊人那种自恃和骄傲,希腊人常以其知识学问而自负。保罗针对他们的思想特点,对症下药地指出他们的错误。 保罗一开始就表示不与他们谈论知识、学问(1:17,2:1),而是专门与他们讲论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希腊人企图用他们的聪明头脑来认识基督教,用哲学来解释基督教,保罗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所倚靠的知识学问,在神看来都是愚拙的,因为世人倚靠自己头脑知识根本不可能认识神(1:21),也不可能领会属灵的事物,因为神最高的真理在他们里面蒙蔽了。人的头脑不是领会属灵事物的机关,因为关于神的事情完全是灵里面的事(2:14),人用属世的眼光去认识神就大错了。 同时,哥林多教会中也有些反对保罗的犹太人,他们坚决主张如果不遵守摩西律法就不能做基督徒,他们千方百计要把基督教"犹太化";另一方面,希腊人则要把基督的生命之道"学术化"。所以保罗就着重指出:"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1:22-24)。 五、保罗写哥林多前书的原因 1、保罗原打算先去马其顿,后去哥林多,但他以后改变了主意,就先去哥林多,后去马其顿,主要是因为那里的教会情况复杂,急需前去帮助解决。 保罗留在以弗所时,曾有两次访问哥林多教会(参林后12:14,13:1-2,请注意"第三次")。保罗听见几个家族的报告(1:11),以及其他人的报告(5:1,7:1,11:18),是他们提出的新问题,保罗知道他们的属灵光景不好,有严重的犯罪事情发生。除了第五章中那可耻的乱伦罪行外,还有其它一些罪行。这些罪恶行径,叫保罗心中十分忧伤难过!他认为那些事情都不是基督徒应该作的。因此他就写信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和罪过,有些话语是相当有力的谴责,以促使他们及早醒悟,痛改前非。 2、保罗在以弗所时曾写过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警告他们"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5:9),可惜那封信已经遗失。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哥林多前书,实际上已经是第二封书信。 3、在遗失的那封书信中提到的有些事情,他们弄不明白,就写信询问保罗;因此保罗就再写信向他们作进一步的解释(见5:9-13),他同时也答复了其它方面的有关问题,如答复他们所问到的吃祭偶像之物的问题。十一章一至十六节所提到的妇女地位问题,也是他们信中所问过的问题。六章十四节是他们所提出的身体复活问题,保罗在十五章中就作了详细的答复。他们在六章二十节提出的奴仆问题,在七章二十至二十四节就作了答复。六章十四至七章一节是他们提出关于男女婚姻问题。七章二至十九节,二十五至四十节,就是保罗对婚姻问题的答复。 哥林多教会因为有纷争结党的宗派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吃祭偶像之物问题、婚姻问题、守独身问题以及圣餐、运用属灵恩赐等一些复杂而又具体的问题,所以保罗就写了一封有针对性的长信,去帮助解决那实际存在的问题。他的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处处表现他的风格高尚,光明磊落。在他对教会实际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见使徒保罗属灵生命是何等的丰盛,阐述真理是多么的透彻。他属灵的能力、爱神爱人的热情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基督与教会之间崇高而又神圣的婚姻关系,对哥林多教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会中的纷争结党,就是羞辱了这种关系。教会内有淫乱的事情,就是破坏了这个婚姻。世界上的婚姻关系凡是坚固的,忠诚、贞洁是其主要的因素和保证。拜偶像者就是与鬼相交,这与领圣餐记念主是格格不入、不能相通的。聚会的混乱、恩赐的乱用等等,都是羞辱了与基督的婚姻关系。信徒将来身体复活、身体的变化与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就是教会与基督的婚姻关系达到了高峰。教会如果忽略这一点,就会放任不守约束。 本书特别注重基督十字架的地位与作用,所以本书中有十多次提到十字架。例如:"十字架"、"死"、"被钉"、"血"、"献"等。罗马书讲十字架是侧重于神学教义方面的道理;而本书讲十字架则重在生命的实际经历方面。十字架在基督身上是"失丧"、"舍弃",十字架运用在基督徒身上也是如此。这给我们看见,基督的十字架既是救恩的基础,耶稣基督作我们的义,作我们的圣洁,作我们的救赎;同样,处理教会内部的复杂问题,除了十字架以外别无他途。这个完全救恩与十字架是分不开的,每个基督徒都应当重视这个真理,它是我们的生命追求与解决教会实际问题的依据。 六、本书分段 1、教会的宗派问题(1:-4:) 哥林多是亚该亚省省会,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汇合而成的大城市,社会上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派别思想。这种派别思想也使哥林多教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就是他们把教会中的几个有特殊恩赐的工人,推出来作为自己所属派别的领袖。他们中间有属保罗的,有属彼得的,有属亚波罗的;还有一派则自认为是属基督的,他们认为自己这一派是最属灵的和最正确的。但是,根据使徒保罗的意见,无论用什么名义把神的儿女们分别开来,都是不对的。保罗说"基督是分开的吗"?基督是属于每一个基督徒的,不是属于少数人的。 教会内产生宗派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拥护彼得,因为彼得曾跟从主多年,在使徒中为首,又是作犹太人的使徒,所以很受犹太信徒拥戴;凡是听保罗讲道而悔改信主的人,则拥护保罗;亚波罗是亚力山大人,受过希腊哲学教育,熟悉圣经,很有口才,所以就颇受希腊信徒的拥戴;有些人认为别人都是错误的,只有自己是真正的属灵派,是最正确的,就标榜自己是属基督的。 教会内部产生宗派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生命软弱幼稚的缘故。哥林多信徒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但是按生命来说却是属肉体的,在基督里作婴孩的(参3:1-6)。他们活在亚当的天然生命中,宗派的根子不是在于外面,乃是亚当旧生命的一种表现。脱离宗派的唯一办法,就是藉着十字架彻底对付旧的天然生命,以主为主,尊主为大,才能真正解决宗派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高举基督合而为一,高举宗派四分五裂"。 本书一章二至三节中一连提到了三个"在"字,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哥林多是一座城,神的教会在哥林多,这是指教会的地方性。那些蒙恩得救的人,奉主的名在一起聚会,敬拜主,事奉主,共同过肢体生活,共同走生命道路。就如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至二十节所说的,也是一个地方性的教会。 第二,"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这里是说教会的宇宙性。不论古今中外所有蒙恩得救的人,都在这宇宙性的教会里。这就是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节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第三,"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这里是说到教会的普世性。本书十一章十八节曾提到神的"众教会",同一个时代各处都有神儿女们所建立起来许多大小不同的教会。大家只要是有主的生命,都是肢体,都是弟兄姊妹,也都是在神的教会里,都是神家里的人。 2、教会的革斥问题(5:-6:) 使徒保罗非常严厉责备哥林多教会中乱伦的罪行(甚至连教外人也没有的那种伤风败俗的罪行)。教会对那犯罪的人熟视无睹,不加处理。他们姑息养奸,使教会成了藏垢纳污的地方。那犯罪的人也自高自大,若无其事。这就必须按照教义教规严加处理,才能保证教会的纯洁。如果容让一个犯罪不悔改的人仍然留在教会中,对整个教会都有极坏的影响。它如同面酵一样,会使全团发起来。为了保持教会的圣洁,保罗使用使徒的权柄,命令哥林多教会把那犯罪的人,从教会中赶出去。把他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肉体受到应有的对付,目的还是促使他认识己罪,赶快真心悔改,回到主面前。 英国著名的传道人卫斯理约翰说过,要治理好主的教会,必须注意认真抓好四件大事,这四件大事也等于教会的四根支柱:第一,信徒要有纯正的信仰;第二,信徒要有清楚的生命经历;第三,信徒要有美好的道德品行;第四,教会对于犯罪的人要给予应有的惩戒。 把犯罪的人从教会中赶出去,就是平常所说的开除教籍。有的教会对犯了严重罪行的人,实行三"不",就是:①不称他为弟兄;②不接纳他领圣餐记念主(有的教会称圣餐为擘饼);③不与他交通。直到他真正有悔改的表现了,才接纳他回到肢体中来,这样做对于纯洁主的教会大有好处。 基督徒应当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圣灵是要住在里面的。同时也应当知道,我们原是主重价买来的(6:19-20),是完全属于基督的。我们只有在基督里的自由,绝对没有犯罪的自由,这是属灵的重要原则。 3、答复几个问题(7:-14:) 七章一至四十节是保罗对信徒婚姻问题的意见。他的看法与讲论,既客观又全面,对历代教会处理这类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童女出嫁,寡妇改嫁,守童身都不是犯罪的行为。 当时教会中有人受到社会上哲学思想的影响:一种是禁欲主义思想;认为男女婚嫁是污秽不洁的行为,所以就应严格禁止嫁娶。另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的肉身犯罪与人的灵性丝毫没有关系。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人就崇尚性自由,所以就放纵情欲,大胆犯罪。保罗就针对这两种思想,写了长信以纠正他们的错误倾向。 八章一至十三节是讲论祭偶像之物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其它有关的生活原则,就是如何使爱心与知识相结合。我们决不能滥用在基督里的自由,不能作自由主义的人。如果我们的行为使别人跌倒,就是得罪主。保罗说:"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9:21),这是基督徒自由的标准。本书九章十九至二十七节就是讲论基督徒在基督里所享受的自由是有原则的,那就是要受到"爱"的律法的约束。 十章一至十五节是讲论如何得胜试探问题。基督徒生活在世经常会碰到各式各样的试探。古代以色列人在试探面前大大失败了,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失败历史,作为前车之鉴,引以为戒。我们一定要倚靠主的恩典,克制自己的肉体情欲,时刻不放松自己,否则就会失败跌倒。 凡是以为自己站立得稳的人,也要特别注意,以免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 十章十六至二十节是讲论领受圣餐时,要特别注意分别为圣。领受饼是表明与众圣徒同领基督的身体;领受杯是表明与众圣徒同领基督的宝血。领受圣餐一方面表明与基督有一次很深的生命交通;另一方面也表明与众圣徒之间有一种生命的交通。因为同领者大家都在基督里有份,因此就应当认真保守自己身、心、灵的圣洁(请将10:16-22与11:17-34同读,因这两处都是讲论圣餐擘饼记念主的事)。 圣餐擘饼记念主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从乐园到十字架之间是有祭坛作为桥梁;从十字架到主再来之间,是有主所设立的圣餐桌子作为桥梁;从千禧年国度到新耶路撒冷之间,是有基督的宝座作为桥梁。 十一章和十二章是讲论教会聚会的秩序和属灵恩赐的问题。神在宇宙中制定了井井有条的秩序,神在教会中也安排了一定的秩序,使他的儿女们在教会生活中可以得着造就。其中关于妇女在教会中的地位以及属灵恩赐的运用,都有明确讲论。就是先从生命讲起,再讲到属灵的原则。如果能按着生命与真理的原则来事奉神,教会的建立与成长就会日新月异,发展很快。 十三章非常重要,这一章可以称为爱的诗歌,也是基督教会最妙的道。因为爱是一切属灵恩赐的根本,任何恩赐如果离开了爱就毫无价值。爱比任何恩赐都高超得多,重要得多。使徒保罗特别用爱来作为衡量一切恩赐的标准。他说,不是一味只求最大的恩赐,而是应该追求爱,因为爱是永不止息的。其他属灵恩赐只可以羡慕,但是爱是需要竭力追求的,因为爱与生命是分不开的。信就是把生命接进来,爱就是把生命流露出去。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说: "爱就是我的重量"。如果没有爱,无论什么恩赐,其价值就很有限了。 十四章保罗把说方言与先知讲道作了一翻比较,教导信徒需要有辨别诸灵的能力。哥林多教会特别高举说方言的恩赐,这实际上是一种偏向。保罗着重向他们指出:如果过于偏重说方言的恩赐,就会轻视或失去先知讲道恩赐的作用。因为方言不翻出来,别人听不懂,就不可能得到造就。所以保罗说:"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即理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14:19)。 先知讲道是通过悟性说出来的,是别人能听懂的;而说方言却很少有理性成分在内,别人就听不懂了。先知讲道是灵里先有神的话,然后通过悟性用人的话语说出来。先知说什么话是神定规的,先知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先知自己是可以定规的。在聚会中只有使用人能听得懂的言语说出来,才能安慰人、劝勉人、造就人,否则就对教会起不到什么有益的作用。 人被圣灵充满以后,就会有一种或几种属灵的恩赐,但不一定都有说方言的恩赐(12:4-11)。"岂都是使徒吗?岂都是先知吗?岂都是教师吗?岂都是行异能的吗?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吗?岂都是说方言的吗?岂都是翻方言的吗?"(12:29-30)。 在此,我们应当注意如何运用属灵的原则,目的就是要造就教会,使弟兄姊妹得益处。启示不能只停留在灵里面,必须达到魂(理性),再通过体(口)表达出来,才能造就教会。 保罗并不反对说方言,因为他自己也说方言,而且比别人说得还多(参14:18);但是,在教会中说方言如果不翻出来,就不如不说,因为对人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别人会说你颠狂了。如果方言不翻出来,就自己单独向神说好了,那就是在人面前谨守,在神面前随灵感说话(参林后5:13)。 关于灵恩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圣经的真理教训,免得我们走偏了路,以致造成不良的后果,对人和教会都会造成损失。 圣灵是能力的灵,他浇灌下来就会使人得着能力。主耶稣说:"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 24:49)。又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 1:8)。凡是被圣灵充满的人,都会得着上头来的能力,也会得着属灵的恩赐。但是能力的表现和所得的恩赐不一定都是一样的。 本书十二、十四两章圣经中,已有清楚明白的讲论,给一切渴慕与追求者,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盼望我们都能深入领会,并且认真遵行。 圣灵的充满如同火车头有了动力,可以带动列车快速向前进行;但是火车头必须带领列车行在轨道上,否则就会引发车祸。我们追求灵恩的轨道就是圣经的真理。本书十二至十四章就是新约教会信徒追求灵恩和运用属灵恩赐最正确的道路。保罗说:"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37-40)。 十五章是讲论复活的真理,也是讲论复活之道最清楚明白的一章。基督的复活是一切神迹的中心,可以说是最大的神迹。基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流血舍身,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的罪的问题。他的流血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而基督的复活就是为解决我们的生命问题。神藉着圣灵把基督复活的生命,带到我们里头来;同时,他复活升天,也是代替我们活在父神面前。 所以保罗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 4:25)。 本章讲论复活的次序时,说基督是初熟的果子,以后是那些属基督的。一切在主里面死的人,将来都会象基督那样都有荣耀的复活。主来时还存留在世上属神的人,也会在一霎时、眨眼间,变成了荣耀的身体,与复活的圣徒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在空中一方面参加羔羊婚娶的筵席,一方面也要在基督台前受到工作的审判,就是在千禧年国度里,应该得到奖赏。 哥林多教会是在希腊的一个学术之城里,受到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有人就鄙视肉身,崇尚灵魂不朽的学说,他们就对身体复活的事情发生了怀疑。保罗针对他们的错误思想,就复活的真理进行了一次深入而有系统的讲论。这些讲论,对历代教会如何理解身体复活的真理极有帮助。 十五章一至十一节基督从死里复活的事实,是救恩福音的重要根基。从十二至二十八节是从基督的复活来看圣徒的复活(其中二十三至二十八是讲复活的次序)。 在哥林多教会中受希腊哲学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就不相信肉身将来真的会复活,因此保罗就特别讲论基督复活与信徒复活的关系: 第一,基督的复活是使徒宣道的中心(参徒1:21-22,2:32)。 第二,亲眼看到基督复活的人,有不少人至今还生存在世上(15:5-8;徒13:31 。保罗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第三,如果基督没有复活,那么耶稣基督的福音真理就完全瓦解,宣传者就成了自欺欺人者。 第四,主如果未复活,一切相信者就完全落空,成了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第五,基督的复活是信徒复活的标准。因为他是初熟的果子,以后复活的信徒也会和耶稣基督一样。 第六,基督复活是信徒复活的保证。他是头,教会是身体。头既然复活了,身体当然也必复活。 第七,如果没有复活的希望,信徒如何天天冒着死的危险去事奉神,作那无谓的牺牲呢?三十五至五十四节是身体复活的性质。希腊人说灵魂是不朽的,身体是罪恶的根源,灵魂应从身体中解脱出来,而死亡就是脱离身体的最好途径。保罗则认为:神的救恩不仅限于灵魂,也包括身体得赎。这是使徒保罗一个重大的发现。 复活的灵体与属血肉的身体还可以有交往。主耶稣基督是复活的初熟果子,他从死里复活以后多次向门徒显现,并且可以同吃同喝。主第一次来是为拯救我们的灵魂,主第二次来是为救我们的身体(指身体复活)。 主复活以后至少有十次向门徒显现: 1、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参可16:9) 2、向几位女徒显现(参太28:8-10) 3、向彼得显现(参路24:34;林前15:5) 4、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二徒显现(参路24:31) 5、向十个门徒显现(参路24:36) 6、向十一个门徒显现(参约20:26) 7、在加利利海边向七徒显现(参约21:) 8、向五百多弟兄显现(参林前15:6) 9、向雅各显现(参林前15:7) 10、在升天之时向众人显现(参徒1:9;路24:50-51) 世人最惧怕的就是死,人们面对可怕的死都感到无能为力。但是耶稣基督却从死里复活了,说明他已完全得胜了死亡,战胜了阴间的权势。我们细读本书十五章五十一至五十七节,就知道死亡现在还没有完全被消灭,只有等到主第二次再来时,"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时候,死被得胜生命吞灭的话,就完全应验了。"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启 20:14)。 十五章五十五至五十八节是讲到得胜死亡的把握与事奉主的动力。将来身体的复活与变化,就是基督徒荣耀的盼望,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忠心地事奉主。使徒保罗说:"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 15:58)。 十六章是本书的结束语。先讲到信徒的金钱奉献和给他送行,以后就是对他们的劝勉与问安,最后就是使徒保罗的祝福。二十二节说:"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咒可诅,主必要来。"哥林多教会之所以对人缺少爱,就是因为对基督缺少爱。一个真正爱主的人,也必定会去爱主所爱的人。正象主复活以后叫彼得先解决对主的爱心问题,然后才能真正去爱主的群羊。 七、本书应特别注意之点 1、本书一章三十节说:"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这一节圣经对哥林多教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如果能深入理解,并且经历这些话所包含的真理,他们属灵的光景一定会大大改观。 第一,基督是我们的智慧。这对纷争结党的教会,真是可以起到医治的作用。哥林多教会之所以分成不同的四个宗派,主要是他们以属世的见解而分派;他们如果有了基督里的属灵智慧,参透万事,了解基督里的奥秘,就不会分门别类了。他们之所以纷争结党,实在是出于灵里的愚昧无知。 第二,基督是我们的义。这对世俗化、社会化的哥林多教会非常需要。 在本书中,我们看见教会内部有那么多污秽罪恶的事情发生,真是不象个教会。有些人与世俗合污,随波逐流,教会也是听之任之。哥林多教会真是可以作世俗化教会的表像,使徒保罗为他们的可怜光景极其伤心难过。 第三,基督是我们的圣洁。主的教会应当在蒙恩得救的基础上,继续追求达到成圣的地步,应当竭力前进向着标杆直跑。但哥林多教会因为受到当地社会的严重影响,而走上世俗化的道路,所以就成了偏离正路的教会。他们特别需要主圣洁的生命来光照他们,使他们赶快觉醒,认罪悔改,重新走到主圣洁的道路上来。 第四,基督是我们的救赎。哥林多教会当时在信仰上,已经受异端邪说的影响,在教会内部有不信的恶毒之酵发生,如对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等基本事实也发生了怀疑。林前十五章中保罗特别指出,他们对复活要道,也有人是不信的,这充分证明他们在信仰上,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复活之道至关重要,基督教会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十字架与空坟墓--基督的复活之上。所以保罗用很长的一章(十五章)圣经,向他们切实讲明复活之道,以纠正他们的错误信仰,使他们恢复原有的纯正信仰。 2、哥林多前书二章十四至三章五节,使徒保罗把教会里的人分为四种人: 第一,属血气的人(2:14)。是没有重生得救的人,是活在亚当天然生命中的人;常凭血气行事,既不遵守真理,又常逼迫属灵的信徒,这等人因无灵知就不能领会属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 第二,属肉体的人(3:1)。虽然已经得救有了生命,但生命尚未长大,在基督里是处于婴孩阶段,只能吃奶不能吃干粮(参来5:11-14),常有嫉妒纷争,心不圣洁,时常犯罪;行事为人,与世人一样。属乎肉体,常受肉体支配。 第三,属魂的人。一是属于自然魂,二是属于灵化魂。 属魂的人虽然魂已经得救,但属灵经历不够深,不随时接受圣灵的感动,专爱根据本性的理智行事,常随感性行事。若坚持自己的意志,就不能明白神的旨意,因为神的旨意只向乐意遵行神旨意的人显明。 被灵化的魂,就是灵性通过理性来运行。他有灵知灵觉,是一个理性灵性化的人。 第四,属灵的人(2:15,3:1)。一个属灵的人就是"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 2:20)。不受肉 体的辖制,不受魂的支配,乃是在基督里面而活,活出基督的生活来。享受基督里的丰富,生命中不断散发基督的馨香之气。 3、基督徒的生活准则: 保罗在本书中提到有关基督徒的生活准则,今天的教会信徒也应该注意遵行: ①不受辖制(林前 6:12),即不受一切嗜好的辖制; ②不要绊倒人(8:9、13,10:32); ③行事为人要使人有益,使人得造就(10:23-24); ④凡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9:18-23),无论如何,都不要使福音受亏损; ⑤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能放松自己、原谅自己; ⑥一切都要为荣耀神而行(10:31); ⑦不滥用自由权柄,严以律己,努力作一个合格的工人(9:27,15:58,16:13-14); ⑧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要受到"爱律"的约束。 八、本书钥词、钥节 1、钥词:"神的教会"(1:2)。 2、钥节:"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1:30)。 九、本书主要信息 本书主要指出哥林多教会的过失,促使他们知错悔改。同时也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又给他们更深刻的教导。 神的教会和基督徒个人,都必须以耶稣基督为主,并需要更深地经历十字架的救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