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


简介


「对我来说,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启示的透明度,是其它经卷无可相比的。」
~撒德拿


壹.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

若说哥林多前书是信徒最常阅读和传讲的书卷,哥林多后书便是最为传道者忽略的一卷书了。然而,这书卷却十分重要。无疑,哥林多后书在翻译上的困难和带讽刺的写作风格,是被忽略的原因之一。英文圣经英王钦定本和新英王钦定本中大量的斜体字,显示译者要附加许多用词,才能在译文中清晰地表达这卷充满感情的书信。

要理解这书卷是困难的。书中许多经节最低限度可以说是含糊的。形成这现象有几个原因:(1)保罗用了许多讽刺的言词,但有时我们却不能肯定那些地方是出于讽刺手法。(2)若要完全明白某些部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保罗准确的行程、他同伴的行程,和他所写的书信。(3)本书是封十分私人的信,所用的言词常是心中的言语。上述几点令本书变得不易理解。

但这些困难不应叫我们却步。幸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本书中的基本真理,只是细节上较隐晦而已。

哥林多后书也是多人爱读和爱引述的书信。细心研读之后,你就会明白个中原因了。


贰.作者

虽然有些人指出本书一些地方有窜改的成分,但实际上没有人否定保罗是哥林多后书的作者。事实上,本书的整合性(有保罗典型的离题作风!)是明显的。

外证 哥林多后书有很强的外证,但这些外证却比哥林多前书稍迟出现。奇怪的是,罗马的革利免并没有引述本书,而坡旅甲、爱任纽、亚历山太的革利免、特土良和居普良全部曾引述这书。马吉安把本书列为他所接受的第三卷保罗书信。本书也列在穆拉多利经目中。主后一百七十五年后,哥林多后书作者的外证就层出不穷了。

内证 保罗书信的内证是无可驳斥的。除了腓利门书外,哥林多后书是保罗最私人和最少谈到教义的书信。书中谈到细微的个人事情、使徒保罗特殊的表达手法,还有本书与哥林多前书、加拉太书、罗马书、使徒行传的紧密联系,全都是支持保罗是本书作者的传统看法。本书作者与收信人跟普遍被承认的前书相同,是一个很清楚的明证。


叁.写作日期

哥林多后书大概在前书写成后不足一年便完成,写作地点是马其顿(有些早期译本说明是在腓立比)。一般接受其写作日期是主后五十七年,但许多人认为是五十五或五十六年,而夏励加则选择了主后五十三年。


肆.背景与主题

我们深深喜爱哥林多后书的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封私人信。似乎我们在本信中比其它更贴近保罗的心。我们感受到保罗如何为主的工作大发热心。我们明白到生命之最高呼召的威严。我们读到保罗列出自己曾受过的苦时,暗暗地感到惊讶。我们经历到保罗回应狂妄的批评时那种义愤。总而言之,保罗似乎让我们进入了他心灵中每一个隐情里。

使徒行传十八章记述保罗第一次探访哥林多。这事发生在他的第二次传道旅程中,即他在亚略巴古向雅典人辩道之后。

在哥林多,保罗与亚居拉和百基拉一起做织帐棚的工作,并在会堂传道。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与他会合,一起参与这次传道工作,为期最少十八个月(徒一八11)。

大部分犹太人拒绝保罗所传的道,他便转而向外邦人传道。因有人信主得救──其中有犹太人和外邦人──犹太人领袖便拘捕保罗,带到方伯迦流面前。但迦流以不是他管辖范围为理由,把他们逐出公堂。

这次审讯后,保罗留在哥林多一段日子,然后起程前赴坚革哩、以弗所,再踏上返回该撒利亚和安提阿的长途旅程。

在第三次传道旅程中,保罗再访以弗所,并在那里逗留了两年。期间,哥林多教会派了访问团来探望他,要求他在许多事上给予意见。哥林多前书的写成,就是为了回答这些疑问。

使徒保罗其后着急知道哥林多信徒对他信中的内容有何反应,尤其在教会如何处理犯罪之肢体的问题上。因此,他离开以弗所,前往特罗亚,盼能见到提多。遇不上提多,他便再过到马其顿去。提多在那里为他带来好消息和坏消息。教会中的圣徒处罚了犯罪的圣徒,结果这位圣徒的灵性复苏过来;那是好消息。但信徒从未履行他们的计划,把捐献送给耶路撒冷有缺乏的圣徒那里;那是不太好的消息。最后,提多报告说,假师傅在哥林多十分活跃,正在动摇保罗所建立的工作,并怀疑他作为基督仆人的权威;那就是坏消息!

保罗就在这些处境下,在马其顿写成哥林多后书。

在前书,保罗的身分主要是一位导师,但在后书,他则取了牧者的职分。你若细心聆听,会听出一个真正爱神子民的人的心跳声,他甚至愿意为他们的好处而献上自己。

现在就让我们准备就绪,开始这奇妙的探险旅程。研读这些「呼出来的思想、燃烧着的言语」时,让我们祷告,求圣灵光照我们。


大纲


壹.保罗解说自己的职事(一~七)

一.问候(一1、2)

二.安慰受苦者的职事(一3~11)

三.保罗改变计划的解释(一12~二17)

四.保罗的荐书(三1~5)

五.旧约与新约之对比(三6~18)

六.清楚地传讲福音的责任(四1~6)

七.有属天指望的瓦器(四7~18)

八.在基督审判的光中活着(五1~10)

九.保罗在事奉上问心无愧(五11~六2)

十.保罗的事奉态度(六3~10)

十一.保罗求圣徒有宽宏的心(六11~13)

十二.保罗求圣徒有合乎圣经的分别(六14~七1)

十三.保罗喜闻哥林多的好消息(七2~16)

贰.保罗勉励信徒为耶路撒冷圣徒捐献(八~九)

一.慷慨捐献的好榜样(八1~9)

二.完成收集捐献的忠告(八10,11)

三.慷慨捐献的三个原则(八12~15)

四.收集捐献的三位好弟兄(八16~24)

五.要求哥林多信徒证明保罗夸赞他们的话没有落空(九1~5)

六. 慷慨捐献的报酬(九6~15)

叁.保罗为自己的使徒身分辩护(一○~一三)

一.保罗对指控者的回应(一○1~12)

二.保罗的原则:为基督开拓新领域(一○13~16)

三.保罗的最高目标:主的称许(一○17、18)

四.保罗维护他的使徒身分(一一1~15)

五.保罗为基督受苦证明他是使徒(一一16~33)

六.保罗所得的启示证明他是使徒(一二1~10)

七.保罗所行的神迹证明他是使徒(一二11~13)

八.保罗未决定访问哥林多的行程(一二14~一三1)

九. 保罗的使徒身分有哥林多信徒作证(一三2~6)

十.保罗愿意亲切地对待哥林多信徒(一三7~10)

十一.保罗奉三一神的名作末了的祝福(一三11~14)


评注


1(一2)邓尼(James Denney ),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页11。

2(一10)批判性(Nu)文本作一个过去时态,两个将来时态。

3(一20)顾艾格(H. W. Cragg), The Keswick Week,页126。

4(二11)巴斯德(J. Sidlow Baxter), Awake My Heart,取自Nov. 10 reading, “Intoxication with Error”。

5(二14)罗伯逊(A. T. Robertson), The Glory of the Ministry,页32。

6 (二14)迈耳(F. B. Meyer), Paul,页77。

7(二15)同上,页78。

8(二17)主要文本用强烈的语气:「象其余的人」;无疑这是夸张法,在哥林多后书常见。

9(二17)罗伯逊(Robertson), Ministry,页47。

10(三6)戴伟舒(J. M. Davies), The Epistles to the Corinthians,页168, 169。

11(三9)何治(Charles Hodge), A Commentary on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页61。

12(三10)罗伯逊 (Robertson), Ministry,页70。

13(三10)邓尼 (Denny), Second Corinthians,页123。

14(三13)格连特(F. W. Grant), 2 Corinthians, The Numerical Bible, VI:547。

15(三14)何治 (Hodge), Second Corinthians,页71。

16(三17)新英王钦定本(NKJV)译者认为这是指圣灵,因而用了专有名词的大写。原文是全大写的(安色尔字体),因而两种解释均可。

17(三18)邓尼 (Denney), Second Corinthians,页139、140。

18(三18)达秘(J. N. Darby), Notes on I and II Corinthians,页189、190。

19(四7)朱伟慈(J. A. Jowett), Life in the Heights,页65。

20(四12)罗伯逊 ( Robertson ) ,

Ministry,页157。

21(四16)艾朗赛(H. A. Iron-side), 出处不详。

22(四17)在希伯来文中,「荣耀」一词出自「重」(重量)字的字根,大概暗示保罗这措辞的含意。

23(四17)莫尔赫(William C. Moorehead), Outline Stud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Acts to Ephesians,页191。

24(四17)马尔舒(F. E. Marsh), Fully Furnished,页103。中文版《门训手册》,角石出版。

25(四18)朱伟慈 (Jowett), Life in the Heights,页68、69。

26(五15)邓尼 (Denney), Second Corinthians,页199。

27(五16)史大卫(David Smith),出处不详。

28(五18)A New and Concise Bible Dictionary,页652。

29(六4)邓尼 (Denney), Second Corinthians,页230。

30(六9)「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这句话正洽切地刻在达秘(1800-1882)的墓碑上,他在世界各地的工作可与保罗相比。

31(六10) 罗伯逊 ( Robertson ),Ministry,页238。

32(六11)陶恕(A. W. Tozer), The Root of the Righteous, 1955年。中文版《义人的根》宣道出版。

33(六16)邓尼 (Denney), Second Corinthians,页246。

34(七8)威廉斯(George Williams), Student'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页904。

35(七9)何治 (Hodge), Second Corinthians,页182。

36(八7)邓尼 (Denney), Second Corinthians,页267。

37(八9)莫尔赫 (Moorehead), Acts to Ephesians,页179、180。

38(八15)何治 (Hodge), Second Corinthians,页206。

39(八21)摩根(G. Campbell Morgan), Searching Lights from the Word,页345。

40(九7)朱伟慈 (Jowett), Life in the Heights,页78。

41(一一17)雷历(Charles C. Ryrie), The Ryrie Study Bible, New King James Version,页1797。

42(一一20)达秘 (Darby), Notes on I and II Corinthians,页236。

43(一一27)何治 (Hodge), Second Corinthians,页275。

44(一一33)华特逊(J. B. Watson),出处不详。

45(一二4)摩根(Morgan), Searching Lights,页346。

46(一二7)雷德(R. J. Reid), How Job Learned His Lesson,页69。

47(一二7)参看加四15;六11。

48(一二7)莫尔赫 (Moorehead), Acts to Ephesians,页197。

49(一二9)孙德生(J. Oswald Sanders), A Spiritual Clinic,页33。

50(一二21)达秘 (Darby), I and II Corinthians,页253。

51(一三9)何治 (Hodge), Second Corinthians,页309。

52(一三12)同上,页312。

53(一三14) 蓝斯基(R. C. 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Paul's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to the Corinthians,页134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