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16-21章注释


一六1 门徒可能一如其它的犹太人,希望弥赛亚建立他的国度,粉碎罗马的政权。然而,主却告诉他们,他将去受死、复活、回到天上。圣灵将降临,门徒要四出为基督作见证,他们将会为世人所憎恨、迫害。主预先将这一切告诉他们,使他们不致幻想破灭、跌倒、惊愕。

一六2、3 犹太人认为被赶出会堂是人生一大憾事,但跟从耶稣的犹太人将蒙受此厄运。世人会恨恶基督的信仰,甚至毁灭、破坏这信仰,但仍然以为是讨神喜悦。由此证明人可能是虔诚、热心,同时也可能是大错特错的。

但一切起自人不认识基督的神性。犹太人不接待他,结果也不接待父。

一六4 主再次预先警告他们,好叫他们遭受磨炼时,不会动摇。让他们想起主曾预言会有逼迫,他们会晓得这是他在他们生命中计划的一部分,主一路和他们一起,故先前并没有对他们提过这些事。他不想让这些困扰他们,令他们分心,不专注他要教训他们的。但这时主快要离开,他必须告诉他们前头要走的路。


十九.真理圣灵的来临(一六5~15)

一六5 本节似乎道出主失望的心情,门徒不大关心他前头要走的路。虽然他们也顺带问过他要往那里去,但他们似乎却不大着意。

一六6 门徒关心自己的前途多于基督。在主前头有十字架、坟墓;他们事奉基督时,前面将有迫害来到。他们满心忧愁,只因想起自己未来的际遇境况,并不是想起主。

一六7 然而,主不会剩下他们无助、沮丧。基督将要差圣灵来做他们的保惠师。保惠师来,对门徒有益。他会赐他们力量、勇气,并且教导他们,使他们能前所未有地亲身感受到基督。主耶稣不回到天上,得荣耀,保惠师就不来。当然,圣灵先前已到过世上,但这次他会有一崭新的使命──是叫世人知罪;并伺候得赎的人。

一六8 圣灵会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很多人以为这是说圣灵会叫每个罪人,内心觉察到这些事情。虽然这是对的,但却不是这段话的原意。圣灵责备世人,只因他在世上。因为圣灵本不在世界,在世界的该是主耶稣,他要统治全地。可是世人弃绝他,他才回到天上。圣灵在世界是要代替遭人弃绝的基督,而这事实就显出了世人的罪。

一六9 圣灵叫世人知道不相信基督,是犯了罪。基督是配受人相信的。他身上本无任何东西拦阻人去信他,但他们仍然拒绝了,圣灵在这世界,就是见证了他们的罪行。

一六10 救主向世人宣称他是公义的,世人却说他是被鬼附着。神有最后的话要说,大意是:「我的儿子正直公义。我会叫他从死里复活,接他回天上,证明给你们看。」圣灵作证,基督是对的,世人是错的。

一六11 圣灵的同在,叫世人知道将来要受审判。他在世界,意味着魔鬼早在十字架上被定罪,凡不相信基督的,将来都要遭受同一可怕的审判。

一六12 主还有好些事要告诉门徒,但门徒却不能领会。教导的工夫也应按照这大原则。在授予门徒深奥的真理之前,门徒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循序渐进。主不会滔滔不绝教训门徒,使他们吃不消。他教训他们,总是按部就班,有条有理。

一六13 主一路所做的工作将由真理的圣灵接续下去。他会引导他们明白一切的真理。一切的真理将会在众使徒有生之年给他们启示出来。他们把启示记下,就是今日我们所拥有的新约圣经。连同旧约,就完成神给人类写下的启示。当然,圣灵在历世历代也会引导神的百姓进入一切的真理。他藉着圣经作工。圣灵只会说父与子吩咐他说的话。「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将来的事自然是藉着新约,尤其是启示录,向各人揭开的事。

一六14 圣灵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荣耀基督。我们能以此试验所有传道教训,若是彰显救主的,就是出于圣灵。「他要将受于我的」意即圣灵会得到一切有关基督的真理。他会将这些事向信徒揭示,讲之不尽!

一六15 父所有的属性,子皆尽有。基督在14节中谈到的,就是这些美事。圣灵向使徒揭示了主耶稣的荣美、职事、地位、恩典和完全。


二十.忧愁变为喜乐(一六16~22)

一六16 本节所说的时限不大清楚。主可能是说他会离开门徒三天,待他复活后才再次向他们显现。也可能是说他将回到在天上的父那里,然后等不多时(即现今的世代),他再来见他们(第二次来临)。又或者这是指不多时之后,他们将不能凭肉眼见主,直等到圣灵在五旬节降在他们身上,门徒才能前所未有的,凭信心见主。

一六17 门徒大惑不解,因为救主在第10节中曾说:「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如今又说:「等不多时,你们就不得见我;再等不多时,你们还要见我。」两句话很矛盾,他们不能理解。

一六18 他们就讨论「不多时」是什么意思。奇怪得很,今天我们竟然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指他复活前的三天,或是尚离五旬节前的四十日,又或是他再来前的一千九百多年!

一六19、20 主耶稣是神,能体察他们的心思意念。他问他们的问题,正反映出他全知,明白他们的困恼。

主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只就「不多时」的情形,多给一点资料。世人将会喜乐,因为他们把主耶稣钉了十字架。而门徒要痛哭、哀号,但等不多时,他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首先有主的复活,其次有圣灵的来临。在主再来的那刻,所有历世历代的信徒也将转忧为喜。

一六21 孩子出世时,母亲便忘了生产的痛苦,心情转变之快,世上无可比拟。门徒也是一样,主离他们而去后,他们会忧愁。但当他们再见他时,忧愁便一下子消散了。

一六22 主说「我要再见你们」,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知道这时候何时才到。这是否指他的复活,他在五旬节差圣灵降临,又或是他第二次来临世界呢?这三者都叫人喜乐,而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


二十一.奉耶稣的名祷告(一六23~28)

一六23 直到这个时候,门徒常向主诸多请求,多多题问。到那日(由圣灵在五旬节降临开始的新时代),主不会亲身与他们同在,门徒也不能再问他问题。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无人可投靠呢?不是。到那日,他们有权向父求。父也会因耶稣的缘故,答应他们的请求,父答应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应得,乃是因为主耶稣是配。

一六24 在这以前,门徒从没有奉主的名向父神祷告。这时候,主叫他们去求。因着父应允祷告,门徒的喜乐可以满足了。

一六25 主大多的教训都不是显浅易明的,他常用比喻来教训人。甚至本章中,我们很多时也不大清楚其确实意思。但圣灵来临以后,父的教训将变得更平白。在使徒行传和书信中,真理不再是隐藏在比喻之中,而是直接的告诉我们。

一六26 「那日」是指圣灵的时代,就是我们现今活着的时代。我们能奉主耶稣的名向父祈求。「我并不对你们说,我要为你们求父。」父不需我们的催促,好回应我们的祷告。主并不需要人恳求他,但我们应当记着主耶稣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他定会在神的宝座前替百姓祈求。

一六27 因为门徒接受了基督,爱他又相信他是神,父也爱他们。所以,主毋须向父祈求。圣灵来临后,门徒与父将会更亲密。他们能无畏地靠近他,一切全因为他们爱他的儿子。

一六28 主重申他是与父神同等。他不是说:「我从神出来。」这样说的话,他似乎只是一位受神差遣的先知。但主的话是:「我从父出来。」他是永生父的永生儿子,与父神同等。他来到世界。他来以前,他在别的地方居住。他升天以后,便离开世界,回到父那里去。本节可算是简述了荣耀之主的一生。


二十二.苦难与平安(一六29~33)

一六29、30 耶稣的门徒以为他们终于能够明白他,他们说耶稣不再用比喻了。

他们以为自己如今能够认识耶稣真正的身分。现在他们晓得,他凡事都知道,并且是从神出来的。但主刚才曾说他从父出来。到底门徒是否明白这句话的含意呢?他们是否知道耶稣就是神本体的一位呢?

一六31 耶稣这一提问,暗示了他们的信还未完全。他知道门徒是爱他,信靠他的,但他们是否真的知道耶稣就是神在肉身显现呢?

一六32 不久,耶稣就会被捕、受审、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也将会舍他而去,各自逃回自己的家。但耶稣不是孤单的一人,他有父与他同在。门徒正是不明白他与父神这种合一的关系。因为父与他同在,纵使门徒逃命去,耶稣也有父支持他。

一六33 耶稣对门徒说这些话,是要叫门徒有平安。当他们被人恨恶、追捕、迫害、诬陷,甚至虐待时,门徒能在他里面有平安。主已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胜了世界。故门徒遭受苦难时,他们能大可放心,深信胜利已属他们那方。

此外,圣灵的来临,给他们新的力量和新的勇气,去容忍、面对他们的敌人。


二十三.耶稣为自己的职事祷告(一七1~5)

我们将要读到的这段经文,一般都认为是主耶稣作大祭司的祷告。在祷告中,他为属自己的人祈求,同时也反映出现在他身在天上为他百姓祈求,雷思福形容的好:

整段祷告好好的表露出我们可称颂的主如何在神的右边为我们祷告。他不说半句话责难他的百姓,也不提到他们的过失、弱点……。不,他半点也没说。主挂在口边的人,仿佛都是行在父的旨意中,与他在一起,满满的接下了他从天上赐下来的福……。每一个为百姓的祈求,都与属灵的事有关,所有都是属天的祝福。主没有求他们有富足、尊荣、世上的影响力,受人爱戴。他恳切所求的,是要他们脱离罪恶,从世界中分别为圣,有能力完成工作,平安的被接回天家。真正的丰盛,就是心灵的丰盛,那是最丰最盛。(注45)

一七1 时候到了。耶稣的仇敌数次擒他不获,只因他时候尚未到。但现在时候到了,主将要被他们处死。他祈求说:「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主心里想着他将要在十字架上受死。若他死后只留在坟墓里,世人只会认为他是一个凡人。但若神荣耀他,叫他从死里复活,就证明他是神的儿子,世人的救主了。他应允了主耶稣的祷告,在第三天叫他从死里复活,稍后更接他回天家,给他荣耀尊贵的冠冕。

主继续说:「使儿子也荣耀你。」这句话的解释在下面两节中述明。耶稣把永生赐给凡信靠他的人,藉此荣耀父神;本来不敬虔的人归向神,在地上活出主耶稣的样式,就为神带来大大的荣耀。

一七2 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赎,神赐了他儿子权柄、管理全人类。他也靠着这权柄赐永生给父所赐给他的人。我们再次记起,在世界创立以先,神标识了一些属他基督的人。但请记着神是要拯救凡接受耶稣基督的人。人若信靠主,无一个不能得救。

一七3 本节简单陈述人能获得永生的途径,乃是要认识神和耶稣基督。独一的真神跟偶像不同,其它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神。本节并不是说耶稣基督不是真神。他的名与父神并列,为永生的源头,意味着二者是同等的。这里主称自己为耶稣基督。基督就是弥赛亚的意思。本节否决有人声称耶稣从没有认自己为弥赛亚的说法。

一七4 主说这些话时,语气如同自己已经受死,埋葬并复活了。他无罪的一生、所行的神迹、受过的苦楚与死亡、其后的复活,一一都荣耀了父神。他已成全了父神所托付他的救恩工作。赖尔这样评论:

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为父带来了荣耀,这作为荣耀了他的智慧、信实、圣洁和爱。这事显出父的智慧,构思出这个计划,使他能存公义,又能称罪人为义;显出他的信实,又信守应许,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显出他的圣洁,要我们伟大的代罪者符合律法的要求;同时显出他的爱,给人这样的一个中保,这样的一个救赎主,这样愿意亲近罪人的一个朋友,看他们与他同为永生的儿子。

十字架也为子神带来荣耀,荣耀他的怜悯、坚忍和能力。这显出他挚爱的同情心。他愿为我们死,为我们受苦,为我们的缘故,容让自己受人咒诅,被列在罪犯之中,用自己的宝血赎回我们;显出基督无比的坚忍,他的死不是普普通通的死。他甘愿忍受极大的痛楚、无名的折磨,是人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也忍耐到底,没有唤召父的天使营救他;同时也显出他无比的权能,承受世人所犯的罪孽,战胜撒但,夺过他手中的猎物。(注46)

一七5 基督来到世界以先,本在天上与父同住。天使仰望主,见到的尽是神的荣光。在每对眼睛中,他都是神。但当他来到人中,他神性的荣光隐藏了。虽然他仍是神,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只视他为一个普通木匠的儿子。这里救主祈求他能再次发出在天上耀目的荣光。「求你使我同你得享荣耀」,意思就是:「求在天上的父荣耀我,使我能再次复得在降世以先,本与你同享的荣耀。」本节清楚教我们基督的先存性,就是说他在创造以先已经存在。


二十四.耶稣替门徒祈求(一七6~19)

一七6 耶稣已将父的名显明给门徒看。圣经中的名指他的位格、属性与性情。基督已完全的彰显了父的本性。门徒就是父从世上赐给子的人。他们从不信的人中分别出来,归于基督。柏勒写道:「他们是父从创世以先所拣选出来的,藉着宝血的赎价,由父赐给基督的。」

主说:「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纵然门徒有很多过失和不是之处,主仍称他们为相信他、遵从他教训的人。雷思福写道:「主没有说他百姓半句坏话,也没有暗暗介怀他们曾做过或将要做的──就是离弃他。」

一七7、8 救主完美地代表了父。他向门徒解释过,凡他所说所做的,都不是出于自己,乃是按父所吩咐的。所以,他们相信子是由父差来的。

而且,基督不是自作主张,行自己的使命。他来是遵照父的旨意。他是耶和华完美的仆人。

一七9 耶稣又是作大祭司,为门徒祷告。他说他不为世人祈求,不是说他从不为世人祷告。在十字架上,基督祷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但这里他代表着所有信徒,在神的宝座前祷告。故此,他只为属他的人祈求。

一七10 父与子之间的完全合一,在这里显明出来。一个普通的人说这话,这话就不真。我们至多也只能对神说:「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但不能够说:「你的也是我的。」因为子与父同等,才能说这些话,在这段(6至19节)中,耶稣向父介绍了他这群可怜胆怯的羊,替他们每只穿上彩衣,说:「我因他们得了荣耀。」

一七11 主再次预言他将回到天上。他祷告,仿佛他已不在他们身边。主称父为圣父。圣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思;父就是亲密、接近的那位。

耶稣向父祷告,「叫他们合而为一」。合而为一就是一致,都有基督徒的特质。父与子在道德形象上一致,信徒也应有这样的合一,学习主耶稣的样式。

一七12 救主与门徒同在时,因父的名,就是他的权柄和能力,保守了他们,使他们对他尽忠。耶稣说:「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灭亡之子就是犹大。他不是父所拣选赐给子的,也从不是个真信徒。这句的意思是:「你所赐给我的,我都保全了,一个也不失掉。但那灭亡之子,应验了经上的话,失掉、灭亡了。」犹大是「灭亡之子」,他已万劫不复,永远灭亡,他出卖基督,不是被逼的要应验经上的预言;他拣选了出卖救主这条路,因而应验了经上的话。

一七13 主说出为何他要在门徒面前,作这样的祷告。他似乎是对门徒说:「我要在天上,神的面前,不停的这样祷告,这样祈求。但现在我还在世上的时候,让你们听到我这样祷告,是要你们更清楚明白,我会在那里如何谋求你们的福祉,好叫你们多多的分享我的喜乐。」

一七14 主将神的道赐给门徒,门徒也接受了。从此,世界便与他们反目,仇恨他们。因他们有主耶稣的特质,便遭世人鄙视。他们与世人的谋算格格不入。

一七15 主不求父叫他们立即离开世界,归回天家。门徒要留在这里,在恩典中成长,为基督作见证。但基督祈求他们能脱离那恶者,不是逃脱,而是蒙保守脱离。

一七16 基督徒不属世界,正如基督不属世界一样。我们要铭记于心,好叫我们不受引诱,参与不欢迎主名的世俗游戏或组织之中。

一七17 成圣就是分别出来的意思。神的道能使信徒成圣,当信徒读到又遵守时,他们就分别出来,成为主人合用的器具。主耶稣在这里所祈求的就是如此。他想他的子民能从世界分别出来,属乎神,并为神所用。耶稣说:「你的道就是真理。」他不如现代人般说「你的道有道理」,而是说「你的道就是真理」。

一七18 父差主耶稣来到世上,将神的性情显明给人类看。从主的祷告中,他知道他将会返回天上。但未来的世代仍需要人见证主,门徒就肩负起此任务,藉着圣灵的能力去完成。当然,基督徒不可能象基督那样,完全地代表神,因为他们永不可能与神同等。但信徒要做的,就如基督一样,在世人面前代表神。为此,耶稣就差他们到世上。

一七19 分别为圣不一定解成为圣洁。主耶稣的为人是圣洁的。但这里,主的意思是将自己分别出来,去完成父所差他做的工作,就是牺牲在十字架上。这也可解作他将自己抽离世界,分别出来,进入荣耀,温尼说:「主的分别为圣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的力量。」我们应该从世界分别出来,将生命交托给主。


二十五.耶稣为所有信徒祷告(一七20~26)

一七20 现在耶稣这位大祭司不单只为门徒祈求,也为以后历世历代尚未出生的人祈求。今天每一位信徒读到这节,也能说:「耶稣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已为我祷告了。」

一七21 主祈求信徒能合一,这次是为了使罪人得救。基督所祈求的合一,不是外在教会的合一,而是在基督徒道德形象上的合一。他祈求信徒能合而为一,彰显神并基督的性情。这样,就能叫世人相信神差了基督来。这合一能令世界说:「我看见基督在那些基督徒里面,正如父在基督里面一样。」

一七22 在第11节,主祈求门徒能在相交上合一;在第21节,他祈求他们能在见证上合一。而在本节,就是在荣耀上合一。主期待有一天,所有圣徒会得着他们荣耀的身体。「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就是复活升天的荣耀。

我们尚未有这荣耀。主说他已赐给了我们,是因为神定意这样做,但一直要到救主再来,接我们回天上,我们才有这荣耀。当基督再来,要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时,世人便目睹这荣耀。届时,世人便晓得父与子,子与信徒间的紧密合一关系,也相信(但已太迟)耶稣是神所差来的了。

一七23 世人不但会晓得耶稣是神的儿子,也会知道信徒为神所爱,正如基督为神所爱一样。我们蒙神如此宠爱,虽似是难以置信,但事实的确如是。

一七24 子切望他的子民能与他同享荣耀。当有信徒离世,从一方面看来,是应允了这个祷告。若我们晓得这理,在悲痛中仍有安慰。辞世的,就是去与基督一起,看见他的荣耀,这荣耀不单只是主在创世以先,他与神同享的荣耀,还是他为救主、救赎主的荣耀。这荣耀证明神早在创立世界之前,已深爱基督了。

一七25 世人体察不到耶稣已将神彰显出来。但这里的几位门徒,却体察得到,相信神差了耶稣来。在主被钉十字架的前夕,云云众生之中,只有这几颗忠信的心──但可惜连他们也将要离弃主!

一七26 主与门徒同在时,已将父的名指示他们,就是显露父给他们看。主的言行举止,就是父的言行举止。他们在基督身上见到父。藉着圣灵的工作,耶稣还要继续将父的名指示他们。从五旬节那天起,圣灵便负起教导信徒认识父神的工作。特别透过圣经的话语,我们就能认识到神是何模样的。人若接受主耶稣所彰显的父,就成为父所亲爱的。因为主耶稣住在信徒心里,父更能照顾他们,如照顾自己的独生子一样。罗斯论说:

在创造物质世界以前,神的爱全放在子一个身上,但在新的属灵世界出现后,凡与子合一的,都蒙受神的爱。(注47)

高德补充说:

神差他的儿子到世上来,是要在人类众生中建立一个家庭,儿女都象他。(注47)

因为主耶稣在信徒里面,神能爱他,象爱基督一样。

亲爱,对神是这么亲爱,

不能更加亲爱了;

他竟以对子同样的爱,

来爱我!

~巴吉特

雷思福认为,基督替子民的祈求是:

……都与属灵的事有关,所有都是属天的祝福。主不曾求他们有富足、尊荣、属世影响力,而是要他们能脱离罪恶,从世界中分别为圣,有能力完成工作,平平安安地到达天上。(注48)


捌.神儿子的受难与死亡(一八~一九)


一.犹大卖主(一八1~11)

一八1 第十三至十七章的话都是在耶路撒冷说的。这时,耶稣离城,东行往橄榄山,途中渡过汲沦溪,上了橄榄山西坡上一个园子──客西马尼园。

一八2、3 犹大知道耶稣曾在那里花了不少时间祷告。他知道要找耶稣,最好就是在他祷告的地方。

犹大所领的一队兵大抵是罗马士兵,那些差役是犹太人的官,代表祭司长并法利赛人而来。他们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前来。「他们竟拿着灯笼来找这世界的光。」

一八4 耶稣没有等候他们前来找他,就自行出来会见他们,显示出他上十字架是心甘情愿的。那些士兵反而大可以将武器留在家里,因为救主会欣然就范。主问「你们找谁」是要叫他们亲口说出此行的目的。

一八5 他们要找的是拿撒勒人耶稣。他们丝毫也没想到这人就是他们的创造主、维护者,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耶稣说:「我就是。」他不单只认了是拿撒勒人耶稣那么简单,他还是耶和华。如前所述,「我是」是耶和华在旧约中一个名字。当时犹大也同其它人站在一起,这会否令他重新感到惊讶呢?

一八6 当主耶稣对他们说「我是」,指出他就是全能的神后不久,他们被这话一慑,竟退后倒在地上。

一八7 主再次问他们要找的是谁,他们照样答复,也管不得基督刚才一语如何慑怕他们。

一八8、9 耶稣再次回答他们,他就是那位,也是耶和华。「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现在他们要找耶稣,耶稣叫他们让门徒走。在他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那无私的心仍在关心着别人。这么一来,又应验了约翰福音十七章12节的话。

一八10 西门彼得认为现在是时候用武,从这群人中救出他的主人。他尚未得主的同意,就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显然,彼得是想要杀他,但刀却被一只无形的手挡开了,只削掉了仆人的右耳。

一八11 耶稣责难彼得那轻率的热诚。父已给耶稣苦难与死亡之杯,主也预备要喝。医生路加记录了这时主如何触摸马勒古的耳朵,治好了他(路二二51)。


二.耶稣被捕受绑(一八12~14)

一八12、13 那群心肠恶毒的人第一次能拿住耶稣,捆绑他双手。

亚那曾任大祭司。但主耶稣为何先要带到亚那面前,而不是到他的女婿,现任大祭司该亚法面前,个中原委就不大清楚。首先,主耶稣被提到犹太人面前受审,他们试图证明他犯了亵渎、异端的罪。这就是所谓的宗教审讯。其后,主才被提到罗马官员面前受审,要证明他是该撒的敌人,那就是公民审讯。因为当时犹太人在罗马管治之下,他们入罪定要经过罗马法院,否则他们就不能执行死刑等刑罚。这等罪必须由希律宣判。

一八14 约翰指出这个该亚法,就是从前预言一个人替百姓死那位(参阅约一一50)。现在,他将有分成就此预言。司徒雅各认为:

这人受派出任举国属灵的老师。他已被分别出来,为至高者最权威的诠释人和代表。他拥有无上的光荣,每年能进入至圣所一次。但又正正是此人,定神儿子的罪,历史上从没有这样令人咋舌的例证。世上最佳的宗教地位、最有利的工作环境,也不能确保某人能得着救恩,或某人的灵魂能否变得高尚。本仁约翰收起手上的书,徐徐地说:「由此我看见了,即使在天上的大门前,也有往地狱的通道。」(注49)


三.彼得不认主(一八15~18)

一八15 圣经学者大多相信那另一个门徒,就是约翰,只因他心存谦卑,又见彼得饮恨的失败,才不自述其名。我们不知道约翰如何认识了大祭司,但因这关系,他才能进入大祭司的院子。

一八16、17 等到约翰出来,与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彼得才能进入院子。回想起来,我们诧异约翰这样运用他的影响力,是否人情。值得留意的是,彼得第一次不认主,不是在英勇无比、面目慑人的士兵面前。他只对着一个看门的使女,否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

一八18 彼得这时身在主的敌人中间,隐藏身分。象很多门徒一样,他在这世界的火旁,站着烤火取暖。


四.大祭司盘问耶稣(一八19~24)

一八19 不大清楚这大祭司究竟是谁,是亚那还是该亚法?若是大多人认为的亚那,那称他为大祭司的,只属礼貌,只因他曾出任此职。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盘问他。似乎在他心中,这些都危害摩西律法和罗马政府。明显地,他们没有真实的案子要起诉耶稣,所以正在捏造一个。

一八20 耶稣回答他,以往他是明明的、公开的传道,他没有隐藏什么。他教训人,在会堂,也在殿里,每次都当着犹太人面前,并没什么秘密。

一八21 耶稣要大祭司宣召一些听过他说话的犹太人,看他们是否有罪控诉他。若他做错或说错什么,可以叫证人指证他。

一八22 这话定气怒了犹太人,因他们实在没有理、没有案。故他们只有打他泄愤。旁边的一个差役掌掴耶稣,说他无礼,这样对大祭司说话。

一八23 主耶稣以不卑不亢的神情,理直气壮的逻辑,证明自己是含冤的,告他的人是不实不正的。他们不能告他说恶言,却因他说的是真话,就对他动粗。

一八24 以上的章节都是主在亚那面前受审的情形,约翰没有记载该亚法审耶稣的情景,这些都在十八章24至28节中间带过了。


五.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不认主(一八25~27)

一八25 笔触一转,落在西门彼得身上。早上的时分,寒气刺骨,彼得正烤火取暖。但他的衣着和口音败露了他是个加利利的渔夫。在旁站着的一个人,问他是否耶稣的门徒,他再次不承认主了。

一八26 马勒古的亲属找着彼得说话,他亲眼看见彼得割掉他亲戚的耳朵。「我不是看见你同这个耶稣在园子里么?」

一八27 彼得第三次不承认主。立时他听到鸡啼,想起了主曾对他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在其它福音书里,我们知道彼得就在此时,夺门而出,恸哭非常。


六.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一八28~40)

一八28 宗教审讯已告一段落,公民审讯随即开始。地点是一法院大堂,或是官员的府邸,但犹太人却不愿进入外邦人的府邸,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他们甚至不在乎,要设法害的正是神的儿子。他们看进入一个外邦人的家为憾事,却视谋害为等闲。奥古斯丁论道:

这不虔敬的瞎子!他们以为一所陌生人的房子会沾污他们,却视他们所犯的罪行为洁净。他们害怕污染他们的竟是一位异国法官的官邸,却无惧流了无辜兄弟的血。(注50)

贺尔叹道:

你们这群祭司、文士、长老、伪君子有难了!世上还有屋瓦象你们心胸一样污秽吗?不洁的,不是彼拉多的墙壁,而是你们的心。杀人不是你们此行的目的吗?你们以为可以停在一个污秽的地方吗?你们这些粉白的墙,神会毁了你们!你们不是期待要满口鲜血──满手神的血吗?你们真的害怕被彼拉多的廊子沾污吗?你们正吞下的这头穷凶极恶的骆驼,会给这么小的蚁虫窒住气息吗?你们这群假仁假义的不信之徒,若要自保其身,就快离开耶路撒冷!要害怕的该是彼拉多,有你们这等穷凶极恶的大魔头,他家的四壁该要小心被沾污。(注51)

普尔说:「没有东西比人因拘泥礼仪而失掉德行,更常见,更普遍了。」(注52)「吃逾越节的筵席」,该是逾越节过后的宴会。真正逾越节的晚餐已在前天晚上用过了。

一八29 彼拉多这位罗马人的官也顺了犹太人的宗教法规,出到了他们那里。他开始审讯,问他们要告这犯人什么。

一八30 他们答得横蛮无礼。他们暗示已审过他,知道他有罪了,只须彼拉多宣判刑罚。

一八31 彼拉多想要卸责,交回犹太人处理。若他们已审过耶稣,知道他有罪,为何不按他们的律法定他的罪呢?犹太人的答复意味深长,他们似是说:「我们不是独立自主的民族,由罗马政权统治了。我们的公民政府由他们管理,已没有杀人的权柄。」他们的答复证明他们受着外邦人统治和箝制,而且想将杀害基督的公责转嫁给彼拉多。

一八32 本节有两个可能的解释。(1)在约翰福音二十章19节,耶稣曾预言他会被解到外邦人那里受死。现在犹太人所做的正是如此。(2)主曾三番四次的说过,他要被举起(约三14,八28,一二32、34),正是指他要死在十字架上。犹太人行死刑用是石头,钉十字架是罗马人的方法。所以,犹太人拒绝自行执行死刑,却不知不觉的应验了关乎弥赛亚这两个预言(又参看诗二二16)。

一八33 彼拉多带耶稣进了衙门,私下查问他。他开门见山的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么?」

一八34 耶稣回答,仿佛是说:「你是巡抚,有否听过我要颠覆罗马政府呢?有否听过我自称为王,要反该撒的帝国呢?这指控是你要告我的,还是人云亦云,听那些犹太人说的呢?」

一八35 彼拉多语带鄙视,问耶稣:「我岂是犹太人呢?」他暗示自己位高权重,事务繁忙,无瑕顾及这些犹太人地方的分争。他同时暗认了他不知道有什么真的指控耶稣,他所知的只是犹太人领袖告诉他的。

一八36 主继而承认他是个王,但不是犹太人指控他的那样,也不会威胁罗马政府。基督的国不是人的武器所推动的,否则他的门徒必出来争战,挡开捉拿耶稣的犹太人,基督的国不属这世界,不在这里。国权不是建立在世上,其宗旨及目标都不是属肉体的。

一八37 彼拉多问耶稣,他是不是王……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他的国是真理的国,不是刀枪的国。主来到世间,他的国要给真理作见证。真理就是神、基督、圣灵、人、罪、救赎及其它基督信仰的真理。凡属真理的人都听主的话,他的国就是这样的长成。

一八38 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他真正的意思实在很难捉模。到底他是大惑不解,挖苦耶稣,还是有兴趣想要知道呢?但我们知道,道成肉身的真理者就站在他面前,彼拉多却不认识他。彼拉多赶回犹太人那里去,表明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来。

一八39 犹太人有个规矩,就是在逾越节,要求罗马政府释放一些犹太犯人。彼拉多想藉这规矩来讨好犹太人,释放耶稣。

一八40 彼拉多的如意算盘打不响,犹太人不要耶稣,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人邪恶的心竟要强盗,反而不要造物主。


七.彼拉多的判词:无罪但要受刑(一九1~16)

一九1 彼拉多鞭打一个无罪的人,极不公允。但也许他希望这样会令犹太人满意,不会要求处死耶稣。鞭打是罗马式的刑罚,犯人要受鞭或棒打。鞭上有骨或金属碎片,打在人的身上,会伤痕累累。

一九2、3 兵丁嘲弄耶稣自称是王。他们还有皇冠给他呢?但这是个荆棘的冠冕,带在主的眉额上,定有锥心刺骨之痛。荆棘代表诅咒,是罪所带给人类的。我们看见主耶稣背负我们的罪,我们的诅咒,好使我们能够戴上荣耀的冠冕。紫色的袍也是讽刺。紫是王族之色,叫我们想起主耶稣如何承受我们的罪,好使我们能穿戴神公义的袍子。

永生神的儿子受他所造的人这样掌掴,是多么沉重、发人深省的事!受造之物的口舌现在竟谩骂他!

一九4 彼拉多然后出来,向那群暴徒宣布,他将要带耶稣出来见他们,但他是无罪的。彼拉多的话已定了自己的罪。他虽然查不出基督有什么罪,但却不放他走。

一九5 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称他为「这个人」,真不知他是在嘲讽他、同情他,还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一九6 祭司长察觉到彼拉多开始动摇,于是厉声喊着,要钉耶稣十字架。谋害耶稣的元凶就是这群宗教分子。在后来的岁月,也常有宗教领袖狠狠的迫害真正的信徒。彼拉多似乎讨厌他们,和他们对耶稣无理的憎恨。他说话也是这个意思:「若你们真的这样想,何不带走他,把他钉十字架?我所知道的,是他没有罪。」彼拉多心知犹太人不能这样做,因为只有罗马人才可在当时执行死刑。

一九7 犹太人发觉他们不能指控耶稣颠覆该撒政府,于是以宗教的理由指控他。基督自称与神同等,是神的儿子。犹太人认为这就是亵渎,该处死他。

一九8、9 彼拉多为耶稣可能是神的儿子,顿感苦恼。他本已为整件事坐立不安,现在他越发害怕起来。

彼拉多将耶稣带进衙门,问他是从那里来的。在整件事中,彼拉多是个悲剧的人物。他虽然亲口承认耶稣没有罪,但却没有胆量放他走,因他害怕犹太人。耶稣为何不回答他呢?也许他知道彼拉多不愿照他的指引去做。彼拉多浑噩浪费了他的机会,他犯了罪。人不照着已得的启示去行,就不会得到更多的亮光。

一九10 彼拉多试图要胁主,叫他回答,他恃着自己是罗马人的官,操着放他、或是钉他十字架的权柄。

一九11 主耶稣有着出众的定力,他比彼拉多更冷静。他徐徐答道,彼拉多所拥有的权柄,不过是神所赐给他的。所有掌权的政府都是神所命定的;所有权柄,不论是公民的、灵里的,都是出于神。

「把我交给你的那人」可能是指:(1)大祭司该亚法;(2)卖主的犹大;(3)犹太的百姓。三者都是犹太人,应该深明大义。在他们手上的圣经,预言弥赛亚来临;在他出现时,应该认出他才是。但他们竟拒绝了他,并喊着要害他的命。这节教导我们,罪是有分轻重的。彼拉多有罪,但该亚法、犹大及那些恶毒的犹太人,罪就更大了。

一九12 彼拉多立意要释放耶稣时,犹太人就用他们最有力的论据:「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该撒的朋友。」(该撒就是罗马皇帝的称号)他们说话时,仿佛很关心该撒似的。他们心底却恨他,希望除掉他,脱离他的控制。但这里,他们却装作象要捍卫该撒的帝国似的,免受这自称为王的耶稣威胁云云。他们这般虚伪,后来终自食其果。在主后七十年,罗马人攻陷耶路撒冷,彻底破坏整座城,对百姓施行杀戮。

一九13 彼拉多不能让犹太人称他不忠于该撒,于是无奈地附和这群暴徒。他带耶稣出来,到名叫「铺华石处」的地方。这里常用作办理审讯的事。

一九14 事实上,逾越节的筵席已在前一天晚上用过。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预备的是节后的筵席。约有午正(大概是清晨六时),但福音书中记录时间的方法不统一,不能作准。「看哪,这是你们的王!」彼拉多说这话,肯定想要激动犹太人。无疑他责怪犹太人设计要他定耶稣的罪。

一九15 犹太人坚持要钉耶稣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讥笑他们,问:「你们是要我把你们自己的王钉十字架么?」然后,犹太人卑躬屈膝的回答:「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这民族不忠不义!竟放弃神,认一败坏的、异国的君主为王。

一九16 彼拉多愿讨好犹太人,于是将耶稣交给兵丁,把他钉十字架。他爱人的称赞,多于神的称赞。


八.耶稣被钉十字架(一九17~24)

一九17 这里译作十字架的,可能是用一块木头制成的刑具(刑柱),也可能是两块交错的木板。但无论如何,它的大小该是一个正常人能负担的。耶稣背自己的十字架走了一段路。然后,根据其它福音书的记载,由一古利奈人名叫西门的代劳。髑髅地的来由该是以下二者之一:(1)此地地势酷似一髑髅,大概是一座两旁有洞的小山。今天以色列「戈登的髑髅地」就是这样。(2)这地因为是处决犯人的地方,也许随处可找着髑髅、骸骨,但因为摩西有埋葬的律法,这说法该不大可能。

一九18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双手双脚都入了钉。然后由他人将十字架举起,插进地上的洞里。世上唯一的完全人,他的子民竟然这样待他!若你不曾以他为救主,但读过这简单的数节,知道他如何为你死,会否就立下决心以他为救主呢?同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边一个,应验了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2节的预言:「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

一九19 通常在钉十字架的人头上都有一个名号,显示所犯之罪,彼拉多下令放在十字架中间,耶稣头上的名号为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一九20 奥莱山侃侃谈道:

希伯来文是族长和先知神圣的语言。希腊文是音乐和奇妙的语言,使灵魂有意识,肉体能明白哲学的语文。而拉丁文原本就是世上最强民族的语言。三种语文,三个民族,三种思想──启示、艺术、文学;进步、战争、法理。那里有人类这三种意念,那里人就能用语文宣布事情;那里有人心犯罪,有口能言,有眼能看,那里十字架就都有话要说。(注53)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基督受死之处在城以外,正确地点无人确知。

一九21 祭司长不大喜欢这名号。他们想要改成是耶稣自称的,并不是事实(但确是)。

一九22 彼拉多不想改。他已对犹太人感到不耐烦,不会再作让步。但他这坚决的心该早些有才是!

一九23 这样的刑罚,通常兵丁获准摊分死者的财物。这里,兵丁分了基督的衣服,总数有五件,他们各自取一件后,余下一件里衣,是没有缝儿的,若将它剪开,就一文不值了。

一九24 他们就为主的里衣拈阄,由一不知名的兵丁取得。他们毫不知道,他们这样做,就应验了千多年前一个着名的预言(诗二二18)!这些应验了的预言,重新提醒我们,圣经是神所默示的道,耶稣基督就是那应许的弥赛亚。


九.耶稣将母亲交给约翰照顾(一九25~27)

一九25 很多研读圣经的人认为这节提到了四个女人如下:(1)耶稣的母亲马利亚;(2)马利亚的姊妹撒罗米;(3)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4)抹大拉的马利亚。

一九26、27 虽然有无比的痛苦,主对别人仍有着体贴的关怀。耶稣看见他母亲和门徒约翰,就将母亲介绍给约翰,托付约翰从此视她为母。耶稣称呼母亲为妇人,并不是对她不敬。耶稣不称马利亚为母亲,对那些想要尊崇马利亚的人,是否有什么要学习的呢?耶稣指示约翰要待马利亚如自己的母亲,照顾她。约翰从了,并接了马利亚到自己家里。


十.基督完成了工作(一九28~30)

一九28 第27至28节之间,相隔三小时的黑暗,从正午到下午三时。这段时期之内,神离弃了基督。他背负我们的罪,受罪的刑罚。他说:「我渴了。」这是真正的口渴,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口渴很难熬。但我们要记着,比口渴更大的,是耶稣心灵的渴望,他要世人灵魂得救。

一九29 兵丁就给他醋喝。他们大概是将海绒绑在牛膝草杆子的末端,按在他的嘴唇上。(牛膝草是一种植物,过逾越节时要用──出一二22。)这醋不是那用苦胆调和的酒,那酒在先前已给主尝过了(太二七34)。主不喝,因这醋有止痛作用。他得要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承受我们的罪。

一九30 「成了!」父所交给他的工作,他已完成!他已倾出自己的灵魂,作为赎罪的祭牲!这是拯救赎罪的工作!不错,那时主还未死去,但他的受死、埋葬、升天已成定局,如同已完成了一样。所以主耶稣能向世人宣布,罪人如何能得救。感谢神,耶稣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完成了工作!

一些圣经学者认为主低下头可能是指他仰头向后。温尼认为:「这不是死后绝望的垂头,而是主动的仰头休息。」

主将灵魂交付神,表明他的死是自愿的。他定了牺牲的时分,主完全控制他的心思、能力,他交出他的灵魂,是人所不能的。


十一.救主肋旁被扎(一九31~37)

一九31 我们再次见到这群犹太的宗教分子如何用心,完成这冷血的谋杀。他们「吞下骆驼时,还挑出内里的虫」呢。他们认为让尸首当安息日(星期六)仍留在十字架上不大妥当。城中将有宗教喜庆筵席。所以,他们向彼拉多提出,要求打断他们三人的腿,让他们快点死去。

一九32 圣经没有记载兵丁如何打断犯人的腿。但他们一定要打断腿的多处,因为单单一个伤处不会导致人丧命。

一九33 兵丁办这些事经验老到。他们知道耶稣……已经死了。他不可能只是晕倒或昏迷,所以,他们就不打断他的腿。

一九34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为何一个兵丁会拿枪扎他的肋旁。也许在最后的时刻,人心的丑恶都败露了。「这是战后落败一方所遭遇的惨况,显出人心中久存对神和基督的仇恨。」血和水的重要性,尚未有一致定论。有人以为这代表主耶稣因心碎而死──但我们先前已读过他受死是自愿的。另外有人认为这说明洗礼和圣餐,但此说未免太牵强。血是代表罪给洗净,水代表藉着神的道洁净罪的污染,以下的诗句正好说出意思:

愿你所流血与水,

从你被扎肋旁流下;

救我脱离罪双重枷锁,

医治我脱离罪的权势。

~杜普莱迪

一九35 本节的事实是指主的腿没有给打断,兵丁刺穿他的肋旁;或是整个钉十字架的景象。看见这事的那人就是写下此记录的约翰。

一九36 本节回应第33节所记载的事,是应验出埃及记十二章46节说:「羔羊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这里说的羔羊是逾越节的羔羊。神下命不可折断羊的骨头。基督是真正逾越节的羔羊,确确实实的成就了这预表。

一九37 本节回应第34节。虽然兵丁不知,但他的行为却出奇地应验了圣经上另一句话(亚一二10)。「人走罪恶之途,但神却依其法而行。」撒迦利亚预言将有一天,相信的犹太人会见主再临大地。「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


十二.主安葬在约瑟的墓里(一九38~42)

一九38 本节开始记载安葬耶稣的始末。直到这时候,亚利马太人约瑟仍是个不公开的信徒。他害怕犹太人,不敢公开承认相信基督。但现在他敢站出来,领耶稣的身休,好好安葬。他这样做,便招被逐出会堂、迫害、毒打之险。但遗憾的就是他在耶稣在世、还向群众传道时,不表态支持这位被人唾弃之主。

一九39、42 约翰福音的读者对尼哥底母这人相信不会陌生。他先前曾在夜里去见耶稣(第三章),也曾在犹太教公会中力陈应该公平聆讯耶稣(约七50、51)。这时,他联同约瑟,带了一百斤没药和沉香前来。这些香料大概也是粉状的,用来敷在耶稣身体上,然后才用细麻布将尸首裹好。

一九41 这段中差不多每个细节都应验经上的预言。以赛亚曾预言人本想将弥赛亚与恶人同埋,但他死时却与财主同葬(赛五三9)。园子里的一座新坟墓当然是有钱人家拥有的。约翰福音记载,这所坟是亚利马太人约瑟的。

一九42 耶稣的尸首放在坟墓里。犹太人急于要清理那些尸体,因为在日夕时分,筵席就要开始。这也是因为神已决意叫耶稣的尸体被埋在地里三日三夜。按犹太人的历法计算只要是当天的一部分,也作一天计算。所以主在坟墓里留了不足三整天,但仍然应验他在约翰福音十二章40节的预言。


玖.神儿子的得胜(二○)


一.空的坟墓(二○1~10)

二○1 七日的第一日就是星期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天还未亮的时候,来到坟墓那里。那坟墓该是一个在山边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地方,墓外的石头象钱币──又圆又扁。放在坟前的凹槽上,可以转动,封上墓穴。当马利亚走到那里,石头早已给挪开。从约翰福音第二十八章的记载,我们知道在基督复活之后,石头才给挪开。

二○2 马利亚立即跑到彼得和约翰那里,告知他们这令人喘不过气的消息,说有人把主的尸首从坟墓里挪了去。她并不知道是谁干的,她只说有人,她所知就是这样。这些女人在我主被钉十字架并复活时所显出的忠诚和委身,实在值得我们仿效,门徒都离弃了主,逃命去了。这些女人还站在主旁,毫不顾性命安危。这并不是没意思的。

二○3、4 实在很难想象当彼得和约翰冲出城外,跑向各各他附近的园子时,到底在想些什么。约翰大概比彼得年轻,先到达坟墓。

二○5 坟墓的门大抵开得比较低,人要蹲下俯身才能进入或观察内里的情景。约翰见到只有细麻布放在那里。细麻布的形状到底是散开放在地上,还是仍然象个人形,似裹着尸首那样呢?我们觉得后者居多。但约翰没有进去。

二○6、7 彼得从后赶至,毫不犹豫的走进墓内。这是我们所熟悉他一贯冲动、停不下来的性格。墓内,他见到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见不到耶稣的身体。

有关裹头巾摆放的细节,说明救主离开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若有人偷走了尸体,他才不会这么小心卷好那裹头巾呢!

二○8 约翰也进了坟墓,见到细麻布和裹头巾好好地放着。经上记道,他看见就信了。他看见,不单是肉眼的看见,且是明白。在他眼前,放着基督复活的确据,表明发生何事,而他……信了。

二○9 直至这时,门徒还不明白旧约圣经指出,弥赛亚必要从死里复活的意思。主已反复的告诉他们,但总是听不懂。约翰是第一个明白的。

二○10 于是两个门徒就返回自己的住处,大概是在耶路撒冷。无疑他们定认为呆在墓前等,没有大用,回去告诉门徒看见了什么,才是上策。


二.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二○11~18)

二○11 以马利亚却这句话开头实很触目──两个门徒已回家,只有马利亚留下。我们再次看到这女子对耶稣的爱和奉献的心志。主大大赦免了她,她也深深的爱主。她在墓前守着,眼泪盈眶。当她想到,主的尸首可能被敌人盗去,就不禁泪下了。

二○12 这回当她望进坟里,看见有两个天使,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圣经记载这惊人的大事,语调平和,不偏不倚,实在令人佩服。

二○13 马利亚似乎并不感诧异、惊惶。她回覆他们,似乎只是觉得很平常。从她的答案中,她仍不知道耶稣已复活了。

二○14 就在这时,她觉得背后有些东西,回头一望。他就是耶稣,但她却认不得他。那时尚是晨曦,天还未亮:马利亚不断哭哭啼啼,双眼也昏了。也许神暂不让她认出主,直等到时机成熟。

二○15 主当然知道马利亚的答案,但他想要亲口听她说。她以为他只是个看园的。这世人的救主有时会很亲近,但却不为人认出。他并不会以伟人的姿态出现,他常会显得很平实、卑微。从马利亚的口中,她并没有提到主的名。她三次都称耶稣为他。在马利亚心中,只有耶稣一人。她全情的着紧主,忘形得认为并不需要指名道姓。

二○16 马利亚听到一熟悉的声音呼叫她的名字。没有错──那定是耶稣!她称他为拉波尼,就是「我伟大夫子」的意思。马利亚仍以耶稣为她所认识最伟大的老师。然而,她还不知道主现在不单只是她的夫子──还是她的主和救主。所以主正要预备,以新的,更全面的方法,向她解释自己的身分。

二○17 马利亚以前只以耶稣为人。她曾见过耶稣在世,与她一起时所行的神迹。她以为若耶稣不在她眼前,她就没有机会蒙福了。主定要纠正她此观念。他说:「不要摸我,单单以为我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当我回到天上,圣灵就被差到地上。他一来,就会启示你心,教你认识我,是你以前所不懂的。我将与你更亲更近,比我在世时还要好。」

然后耶稣就叫她往他弟兄那里,告诉他们将有新的秩序出现。耶稣第一次称门徒为「我弟兄」。他们将要知道主的父,就是他们的父,主的神,就是他们的神。到这时,信从才成为神的儿子,神的后嗣。

主耶稣没有说「我们的父」,而是「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神是耶稣的父,父这意思与我们的不同。神自始至终,永远也是主耶稣的父。基督永远也是他的子。子与父是同等的。我们是神领回来的儿子。从我们得救时,这关系就开始,直到永远。我们虽分属儿子,但不与神同等,永远也不会。

二○18 抹大拉的马利亚受任此命,有人称她为「蒙差到使徒中的使徒」。我们还会以为她这般荣幸,不是她全心奉献基督的回报吗?


三.向门徒显现(二○19~23)

二○19 时值星期天的晚上。门徒聚在一起,也许是在三晚前一起聚集的楼房。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突然,他们竟见到耶稣来站在他们当中,听见他的声音,说:「平安。」主进入屋子,显然不用开门。这是个神迹。他复活后的身体,仍是个真真正正有肉有骨的身体。但他有能力穿墙越壁,这等都违反了自然定律。「愿你们平安」一句有新意思,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宝血,已成就了和平,那些因信称义的人,已与神和好。

二○20 耶稣祝了他们平安,就指给他们看他受苦受死所留下的印记,他着此带给世人平安。门徒看见钉痕和被扎的伤处,喜上心头,因他们知道这真是主。他已照他所说的话成就了。他已从死里复活。复活的主,就是基督徒喜乐的泉源。

二○21 本节写得很美。信徒不是自私地,白享着平安。他们要与他人分享。所以,主差他们到世界,正如父也差了他一样:

基督来到世上,是个卑微的人,

他来,是个仆人。

他倒出了自己。

他乐于成就父的旨意,

他亲自做人。

他四处行善。

他藉着圣灵的能力,成就万事。

他朝十字架走。

现在他对门徒说:「我也照样差遣 你们。」

二○22 这是圣经中最难懂的一节,记载到耶稣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难处在于门徒不是在此时受圣灵,而是在后来的五旬节。但若不是真的发生了此事,为何耶稣当时会说这话呢?

有数个解释可供参考。(1)有人以为主只是承诺,他们在五旬节会受圣灵。但这解释未免强差人意。(2)有人指出主所说的是:「受圣灵」,而不是「全面接受圣灵」。他们论定门徒接受的并不是圣灵的丰满,只是其中一些能力,如对真理更加认识、完成使命的能力和导引。他们认为门徒得到圣灵的保证,或说是先尝圣灵的恩膏。(3)有人认为当时圣灵的确完全临到门徒身上。但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9节和使徒行传一章4、5及8节指出圣灵降临还是日后的事,这说不大可能。且约翰福音七章39节清楚指出,耶稣得了荣耀,就是他回到天上之后,圣灵才会完全降临。

二○23 这也是一节难解的经文,至今仍惹起不少争论。(1)有人认为耶稣的确给了门徒(及其继任人)权柄,赦免人的罪,留下人的罪。但这直接与圣经的教导相违背,因只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路五21)。(2)盖伯林引述他人指出:「这应许的能力和权柄是与传福音有关的,表示罪何时获赦,若不接受,罪就留下了。」(3)这第三种见解(与第二种类似),是我们所接受的,就是主赐了门徒宣布罪得赦免的权力。

让我们多解释一下第三种说法。门徒出外传福音。有人悔改,接受了主耶稣。门徒获权能对他们宣告,他们的罪已给赦免了。有些人拒绝悔改,不相信基督。门徒告诉他们,谓其仍在罪中,一旦死亡,就会永远灭亡。

再者,我们也要知道主赐了门徒一些特别权力,处理一些罪行,如在使徒行传五章1至11节,彼得用此权柄,结果亚拿尼亚和撒非喇都死了。我们也读过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五章3至5节、12及13节留下作恶的人的罪。在哥林多后书二章4至8节也执行过赦罪的权柄,例子是说明藉着今生的惩罚,让罪获赦了。


四.疑惑变为信心(二○24~29)

二○24 我们见多马不在,切不要草率论定,认为他该受责。圣经没有半句话说明他不在的原因。

二○25 但多马所持不信的态度,就该受责。他定要见到实在的证据,否则总不相信主已复活。今天很多人也是这样。但这是不合理的,今天有很多科学家也相信他们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

二○26 一星期后,主再次向门徒显现。这次多马也和他们同在。主耶稣再次用神奇的方法进了房子,同样地问他们安:「愿你们平安!」

二○27 主耶稣对那不信他的信徒,仍然温婉耐心。他请他放手探入他肋旁的伤处,证明他真的复活了。

二○28 多马信了。我们不知道他最终有否亲手探入主的肋旁。但他最后相信耶稣已复活,他是主,也是神。博义斯说得好:「他看见累累伤痕,就信了他所看不见的神性。」

二○29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接受人以他为神般敬拜。这事尤为重要。若他只是个人,他当拒绝。然而,多马的信心并不是最令神称心的。多马的信,是因为看见了。那没有看见就信的,就更有福了。

肯定的确据就是神的道。神若说了什么,我们以相信去崇敬他。若再要求更多的证据,就是不尊不敬了,因为神不说谎、不会错。只要是他说的,我们就该信。


五.约翰福音的目的(二○30、31)

不是所有耶稣行过的神迹,都记在约翰福音里。圣灵选了最合他目的的,记了在本福音书里。

本节陈述了约翰着书的目的,就是叫那些读了本书的人,能相信耶稣是真正的弥赛亚,是神的儿子。信了他,他们就能奉他的名得生命。

你相信吗?


拾.终章:复活的神子与属他的人(二一)


一.基督在加利利向他的门徒显现(二一1~14)

二一1 笔头一转,来到提比哩亚(加利利)海边。门徒往北返回加利利的家乡,主耶稣在那里会见他们。他怎样显现记在下面,是说约翰将要陈述的,就是基督向门徒显现的情形。

二一2 有七个门徒聚在一起──彼得、多马、拿但业、雅各、约翰(西庇太的两个儿子),还有两个没有记载名字的门徒。

二一3 西门彼得决定到湖上打鱼,其它人也一块儿跟他去。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也合情合理,但仍有些圣经学者认为此行不是神的旨意。他们去时,没有先祷告主。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他们也不是初当渔夫,花了整晚工夫,仍是徒劳无功的!这表明人力实不足恃,尤其在领人归主时,没有神的帮助,只有徒然!

二一4 门徒的船在天将亮的时候靠岸,耶稣正在岸上等着他们,但门徒却不认得他。也许是因为天阴,又或者是神故意不让他们太早看见。

二一5 主问门徒:「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失望的回答说:「没有。」

二一6 他们只以为他是个陌路人,路过岸边。他们照他的话去做,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啊,你看!得着的是一大网鱼,多得连他们也没法把网拉上来!主耶稣完全知晓鱼在湖的何方。只有主引领我们事奉,就没有空手而回的。他知道已准备好接受救恩的人在那里,也乐意指示我们前去──只要我们愿意。

二一7 约翰第一个认出是主,立即告诉彼得。彼得束上一件外衣,就急急回岸。我们不知他是游,是涉,还是(如一些人所说)在水面上走回岸上的。

二一8 其余的门徒从大渔船上转到一小划艇上,把那网拖了三百尺回岸。

二一9 救主已为他们预备好早饭 ──有烧鱼和饼。我们不知他是捉鱼还是行神迹得鱼的。但我们学会了主不需靠我们的微力。可以肯定在天上,纵然有很多人靠着传道和个人作见证而得救,也有很多人是主亲手救回来,没有借助半点人力。

二一10 主吩咐他们去把满了鱼获的网拖回来,不是要煮熟它们,而是数一数有多少条。门徒这样做,就会记起:「成功之道,是要遵主吩咐而得,对他的道,要言听计从。」

二一11 圣经记载了网中渔获的实数──一百五十三条。对于这个数目的意义,有很多有趣的解释。(1)这是当时世上所有语言的数目。(2)是世界部落民族的数目,是福音的网所要撒向的。(3)是加利利海或世上所有不同鱼类的数目。无疑,这数目代表着不同的人,将要因福音传遍而得救──他们来自各民各族。打鱼的人见网也没有破,感到惊奇,再次证明「只要用神的方法作神的工,是永不愁没有神的供给的。」主会看着,网不会破。

二一12 听见主叫他们用早饭,门徒就围着炭火,分享主供给他们的美食。彼得见了火堆,定有感触。他会否记起当他不认主时,所暖着身子的火堆呢?门徒见主同在,有异样敬畏严肃的感觉。耶稣就在那里站着,身子是复活的身躯。在他们心里,定有千万个问题想要问他,但他们却不敢开口。他们知道是主──纵使对于他的身分,他们感到一阵迷糊。

二一13 耶稣侍候他们用餐,门徒也许会记起一次,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人。

二一14 这是约翰记述耶稣向门徒显现的第三次。在其它福音书,当然有另外的显现。在约翰福音,主曾在复活当日的黄昏向门徒显现,也在一星期后,这时又在蔚蓝的加利利湖边。


二.挽回彼得(二一15~17)

二一15 主先照顾了他们身体的需要,然后当他们吃饱食物,暖了身子,就转过来对着彼得,照顾他属灵的需要。彼得曾三次当众不认主。事后,他忏悔过失,与主恢复交通。在这段中,主亲口承认了彼得与主的和好。

常有人指出这段中所用的爱字,其实有两个。我们可将本节解为:「约拿的儿子西门(注54),你爱我比这其它的门徒更深么?」彼得对主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十分爱戴你。」彼得不再自夸他在众人都离弃主时,他也永不会离弃主。他学乖了。

耶稣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表达对基督的爱,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喂养年幼的群羊。话题已巧妙地由打鱼转到牧羊。前者代表着福音的工作,后者则是教导牧养的照顾。

二一16 主第二次问彼得是否爱他。彼得第二次回答主,带着不自恃的心,说:「你知道我十分爱戴你。」这次耶稣对他说:「你牧养我的羊。」在基督的羊群中,有羊又有小羊,他们都需要那爱好牧人的人悉心的关顾。

二一17 彼得曾不认主三次,主也给他三次机会承认他。

这次,彼得回应耶稣,他是神,无所不知。他已第三次对主说:「你知道我十分爱戴你。」主最后一次告诉他,他可以喂养基督的羊,以表他爱基督之心。这段圣经教导我们,服侍基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爱他。


三.耶稣预言彼得的死(二一18~23)

二一18 彼得年少的时候,他能任意往来,随意到自己喜欢的地方。但主告诉他,在他临终之时,他会被他捕、缚起,带到行刑的地方被处死。

二一19 本节为第18节的附话。彼得会为主殉道、荣耀神。那曾不认主的人,主会赐他勇气,为他捐躯,本节告诉我们,或生或死,都可以荣耀神,然后耶稣对他说:「你跟从我罢!」主说这话时,已起步行走了。

二一20 彼得似也起步跟从耶稣,转过身来,看见约翰也跟着。这里约翰提笔表明自己的身分,是那位在逾越节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主卖他的人是谁的那位。

二一21 彼得看见约翰,顿时想到:「约翰又如何呢?」他是否也会殉道呢?还是会活着,直等到主再来呢?他这样问主有关约翰的将来。

二一22 主叫彼得不要管约翰将来的事情,即使他会活着,等到基督第二次来临,也与彼得无关。彼得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现今多人事奉基督失败,是因为他们太多管他人的事,而忽略了主。

二一23 转转折折传开之后,主的话给误解了,他不是说约翰在主再来之时,仍会活着。他只是说,若真是如此,又与彼得何干呢!很多人观察到耶稣在此将约翰与他再来的事相提并论,而约翰也蒙恩写了耶稣基督的启示录,描述末日之时的情节。


四.约翰书中最后为耶稣作的见证(二一24、25)

二一24 约翰最后附上他个人的见证,证明他所写的事千真万确。有人认为这是以弗所教会长老对约翰福音的证明。

二一25 我们按字面意思领受本节也无妨!耶稣是神,是无限的。他说话的含意和他所行的事迹,都是无止境的。他在世行事时,也掌管着万物 ──太阳、月亮、星宿。谁人能尽录掌管宇宙运作所涉及的事情呢?甚至主在地上所行的神迹,我们也只能概述。单单一个医治的神迹,又有多少神经、肌肉、血球等是在主掌握中呢?想想他如何指示细菌,鱼群、动物的运作;想想他如何处理人的事;想想他如何控制宇宙万物的原子结构。世界又如何能容得下这么多的书,讲述这无穷无尽的事情呢?答案是「不能!」

现已来到约翰福音注释的尾声。也许我们会更多了解为何本福音书成为圣经中最为人喜爱的一卷。人若是真的用心去读、思想,不断的祷告,鲜有能不爱书中所述、那位当受称颂的耶稣。


评注


1(一18)批判性文本(新英王钦定本页边的NU)作「唯一的独生神」。传统的译法「独生子」可在大部分手抄本找到,并参看三章16节。

2(一29)钟士林 (Cynddylan Jones), Studies i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页103。

3(一45)司徒雅各 (James S. Stewart), 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Jesus Christ, 页66-67。

4(一51)只有约翰记录「两个阿们」(和合本作「实实在在」)。其它福音书很明显浓缩我们主的表达,作「阿们」。

5(二4)威廉斯 (George Williams), The Student'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 页194。

6(二11)钟士林 (Jones), Studies, 页148。

7(三1)希腊文连接字de,意思可作:和、现在、但等。现代英语圣经往往省略了这个连接词;此处是英王钦定本删去的少数地方之一,新英王钦定本也仿效其做法。

8(三5)另一个符合对比属灵和肉身出生的上文下理的合理诠释,是水指肉身的出生,灵指圣灵。拉比以「水」作男性的后裔,水也可指一个婴儿出生时要冲破的一袋水汪汪的液体。

9(三16)博雷亨 (F. W. Boreham),出处不详。

10(四41、42)批判性的(NU)文本省略了基督一词(和合本同)。

11(四48)在希腊文中,称呼一个人有不同的形式(参看旧式英文thou, thee),并多于一个形式(参看ye, you)。这里用的是复数字。

12(五2)批判性文本作毕沙大,但经考古确定,大部分手抄本和英王钦定本所用的传统名字,是正确的。

13(五3)柏勒 (J. G. Bellett), The Evangelists, 页50。

14(五18)巴斯德 (J. Sidlow Baxter),《圣经研究》种籽出版。

15(五24)有其它经文教导,信徒有一天要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罗一四10;林后五10)。然而,他的罪的问题不会在那时提堂判刑,罪的问题已在加略山上解决了。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信徒的生活和事奉会被检验,他不是得奖赏就是受损失。那时不再是灵魂得救的问题,也是生命结果实的问题。

16(五29)如果这是圣经中唯一论到复活这题目的经文,人们可能会以为所有死人都同时复活。然而,我们从圣经其它部分,尤其是启示录第二十章知道,两次复活之间至少相距一千年。第一次复活是那些藉着信靠基督而得救的人,第二次复活包括了所有未信主而死去的人。

17(五39)「查考」的希腊文动词形式不明确,可以是祈使语气(「查考」,英王钦定本),或是陈述语气(「你们查考」,新英王钦定本)。上下文支持新英王钦定本的译法。

18(五47)金尔 (Guy King), To My Son, 页104。

19(六11)谭姆士 (W. H. Griffith Thomas), The Apostle John: His Life and Writings, 页173,174。

20(六15)迈耳 (F. B. Meyer), Tried by Fire,页152。

21(六31)「吗哪」是一种体积很小的圆形白色食物,神奇妙地供应给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他们每周的前六天,清早就要起来在地上捡拾吗哪。

22(六55)NU文本作「真食物……真饮料」,意思实际上是相同的。

23(六59)会堂是本地犹太人举行宗教集会的地方,跟耶路撒冷的圣殿不同;只有在圣殿才可献牲畜为祭。

24(六69)批判性文本(NU)作「你是神的那圣者。」

25(七1)「犹太人」(Ioudaios)一词的希腊文可以解作(1)犹大省人(相对于加利利省人来说);(2)任何种类的犹太人(包括那些接受基督的);(3)或是反对基督信仰的人,特别是宗教领袖。约翰多半取其最后一个解释,虽然他自己是第二种解释的犹太人。

26(七7)迈耳 (Meyer), Tried, 页129。

27(七8)批判性(NU)文本略去「现在」是不适当的,好象暗示我们的主欺瞒人似的。

28(八5)达秘 (J. N. Darby),出处不详。

29(八11)第七章53节至八章11节在最古老的约翰福音抄本中是没有的,但在超过九百个希腊文抄本(绝大多数)中却可以找到。这些经文是否原来文本的一部分便成疑问。我们相信并接纳这些经文为神所默示的一部分,经文的教训跟圣经其它部分完全协调。奥古斯丁写道,有些抄本省去这段经文,是恐怕它会鼓吹宽松的道德观念。

30(八45)蓝斯基 (R. C. 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lossians, Thessalonians, Timothy, Titus, Philemon, 页 701-702。

31(九35)NU文本在此作「人子」,几乎不配合敬拜的背景,及大部分的译法。

32(一○28)希腊文中有双重否定作强调之用(标准英语是不允许的)。

33(一○36)格林 (Samuel Green), Scripture Testimony to the Deity of Christ, 页7。

34(一一1)宾克 (A. W. Pink),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of John, III:12。

35(一一25)伯基特 (Burkitt),出处不详。

36(一一35)希腊文新约中最短的一节经文,刚好是表达一种相反的情绪:「要常常喜乐」(Pantote chairete,帖前五16)。

37(一一47) 赖尔 (J. C. Ryle), Expository Thoughts on the Gospel, St. John, II: 295。

38(一一48)迈耳 (Meyer), Tried, 页112。

39(一二5)赖尔 (Ryle), John, II:309-10。

40(一二7)批判性的文本作「她可能是为……存留的」,而不是「她是为(过去完成时态)……存留的」。这似乎跟上文下理,并马利亚在复活节的早晨没有出现在墓地产生矛盾。新国际标准本用解释来处理了此问题。

41(一二24)拉格兰德 (T. G. Rayland),无法取得进一步资料。

42(一三13、14)当然,有一段时间,尤其在东方,一个人会实际地洗另一个人的脚;但这只是谦卑服事的一个例子。

43(一三32)希腊文文法(第一类条件加上ei,直述语气)假设是真实的。

44(一四20)其它常用的例子包括:雀鸟在空气里面,空气在雀鸟里面,和鱼在水里面,水在鱼里面。

45(一七1)雷思福 (Marcus Rainsford), Our Lord Prays for His Own,页173。

46(一七4)赖尔 (Ryle), John, III:40-41。

47(一七26)高德 (F. L. Godet), Commentary one the Gospel of John, II:345。

48(一七26)雷思福 (Rainsford), Our Lord Prays, 页173。

49(一八14)司徒雅各 (Stewart), Life and Teaching, 页157。

50(一八28)奥古斯丁 (Augustine),由赖尔引述, John, IV:248。

51(一八28)贺尔 (Bishop Hall),同上。

52(一八28)普尔 (Poole),同上。

53(一九20)奥莱士特 (Alexander),出处不详。

54(二一15)批判性(NU)文本以彼得父亲的名字为约翰,而不是约拿(16、17节同)。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