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凯歌

淡江大学企管系副教授 洪英正
2001年8月

  人生旅程中的各种变化,虽然我们天天在经历,但许多时候却显得那么遥远、那么不真实,除非我们“经历”了从别人眼中、口中的“提醒”或回馈。

  我跟许多中年的朋友一样,心理的画面上总浮现着一幅英气勃发、身手矫捷的青年模样,觉得那就是“我”,虽然视觉中的自己“肚腹微凸”、脸上手上多了许多岁月的痕迹。一直到有一天助理跟我说:“老师,同学都好喜欢修你的课喔!”(这时候我飘飘欲仙)“他们说你好和气,长得好象肯德基爷爷喔!”(这个时候我已经快昏倒了)。原来在学生心目中我的“社会形象”已进入和气的“爷爷”级了,虽然我总觉得自己也是“青年人”。

  想想自己,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中年人”了,圣经诗篇90篇12节说:“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能的心”。当日子越来越像浮光略影一般穿梭飞逝时,我们求得会是什么呢?名利财富?爱情权力?我就想到一则在网络上摘录的小故事“停下来,是为了欣赏人生”。

  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个好莱坞的歌王,曾经说了一些很感慨的话,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急急爬到山顶上,就像参加赛跑的马,带着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终点的白线之外,什么都看不见。我的祖母看见我这样忙,很担心的说:孩子,别走的太快,否则,你会错过路上的好风景!我根本不听她的话,心想:一个人,既然知道要怎么走,为什么还要停下来浪费时间呢?我继续往前跑,一年年过了,我有了地位,也有了名誉和财富,及一个我深爱的家庭。可是,我并不像别人那样快乐,我不明白我做错了什么?这位名歌王继续说:有一次,一个歌舞团在城外表演,我是主角,当表演完了,观众的掌声久久不停。这一次的表演很成功,我们都很高兴。可是这时候有人递给我一份电报,是我的妻子拍来的,因为我们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突然,我觉得很难过,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我都不在家,我的妻子,独自承担养育孩子的辛苦。我从来没看过孩子们走第一步的样子,他们天真的哭、笑,我都没听过,只有从母亲那里,得到间接的描述。我想起祖母对我说的话。的确,我和我的朋友也疏远,我好久没去摸书本,或者看看花园里的树木。我曾经答应和妻子一起去渡假,总因为忙碌而取消了。’”

  这样的情景,正可以借着一位哲学家所说的做一个脚注:“单凭思想而不劳动,当然不能生活,但一生像机器一样不停的转,那更加没有意义。”人生的确就应该经营的像一个“旅行”,不只要爬山涉水,走完我们的旅程,更要懂得欣赏、品味、珍惜。这种智能的心,是不容易的,因为中间有许多取、舍的功课要去学习,真是要求上帝赐给我们那样的心肠与勇气,而不是只是“知道”但却做不来。

  进入中年了,该怎样去经营生涯呢?下面是一些建议,提供您做个参考。

  一、角色的成全

  一个时代会乱,就从角色脱序开始,我们应学习必要之“in role behavior”(进入角色的行为)。不再回避、躲藏,直接面对这个阶段的生涯任务,该怎么做就“认命”去做,家庭的经济责任推不掉、孩子的成长需要“陪”、婚姻感情也需要注入新动力等等,这些该做的事就义无反顾去做,不必迟疑,因为惟有善尽自己的角色,也才能“成全”身旁周遭的角色,创造出圆融的角色和谐境界。

  二、双薪家庭的两性“新”角色

  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现在职场中两性竞争优势开始出现本质的变化,“女性”越来越具竞争力了。所以“家庭主夫”不再是“梦”,当然也不应是“噩梦”。记得有些时候自己被介绍成“这是……的先生”时,心中经历了从伊始的“不高兴”到如今的“与有荣焉”,也可以反映出现今社会的变化趋势与缩影。双薪家庭中的您,别拘泥于传统性别角色的分工框框里,中年时有时太太可能比先生社会成就高,但千万别有不必要的压力,这个时候“欣赏、肯定”比“计较、批评”有效,让双方都学习新的期待与价值,并且有机会发现自己另一面的潜能(如先生发现他其实比太太更能与孩子沟通;太太也发现自己竟然也蛮能与难缠的客户打交道的),彼此也享受人生另一种不同的成就与满足,而一种婚姻契合的新感觉将会越来越浓密。

  三、亲子关系的同理与支持

  圣经传道书三章一节:“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的确,人生许多事在一个特定的时点就会发生,想躲、挡都不成。中年的生涯压力之一就是如何与逐渐懂事、并且努力要脱离我们控制的青少年儿女相处,这对许多朋友来说多是个“痛”,也是个无解的“谜”。演讲结束后常有许多朋友来问他们孩子的问题,虽然我讲的主题跟亲子关系不一定有关系,但是剎那间就可以感受到极深的“无力感”。中年了,亲子关系的确需要注入一些新精神、新概念,孩子会变化正如我们自己也改变了一般。只是我们变得更老、更衰弱、更想“抓”,他们变得更青春、更强壮、更想“跑”,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一些结构性的冲突。怎么办呢?我提供几点想法:

  1、跟过去一样,多一点爱的给予,但跟过去不一样,少一点回报的期望,别让孩子觉得我们是在“投资”,更千万别说出“想想你用了我多少钱……”这类的话。

  2、学习把父母角色与朋友状态做个平衡。讲话沟通时,表情、口气、遣词用字及身体姿势,就像跟一个值得你尊重的“成人”互动一般,你将会发现你们将越来越谈得下去、谈得多。

  3、想一想从前的“你”,你就会知道孩子在“要”什么,你也会知道要如何应对了。记住,不是只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们想什么,我们其实都清楚),而是要去体会、感受他们“要”什么(那是一种心情,甚至是一种欲望)。我们常常年纪越大,我们就越忘记那种情愫了。这个阶段能当孩子的朋友当然好得很,即或不然也慎重的“陪”他走过这癫狂的一段吧!

  四、新年龄主义的奔放

  中年不是一个“撤退”的年龄层,而应是一种在“感恩”中向着标竿直跑的时刻。许多中年朋友常会慨叹“时不予我”,其实正常情况下中年是累积了一定人生成果的颠峰阶段,上帝赐福满满,所以学习如何“回馈”、“包容”并且更努力去完成“未竟之事”,才是这个人生段落要拥抱的情怀与“自觉”。换言之,中年时要对人生的梦更努力去追求、对上一代更细致去关怀、对下一代更宽容去照顾,乃是中年应主张的“新年龄主义”。

  亲爱的好朋友,你也进入中年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上帝真是爱我们啊!即使在逆境中,恩典仍是随处可见,且让我们停一下,思绪“回到原点”,再一次抓到我们生命的“源头”与“力量之泉”。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