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李之藻《读景教碑书后》:"景者大也,炤也,光明也。" ② 362年,亚他那修在亚历山大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基督二性问题的讨论。大家同意道成肉身不是指"这道住在一个圣洁的人里头,就象道对先知那样",而是"这道本身为了我们的缘故,从马利亚那里成肉身为人。"所以道在基督的生命中是唯一的力量,亚他那修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讲论基督,对他而言,基督永远是活跃在肉身里的神圣的道。祂是道成肉身,在世奔波劳碌,为人轻视,忍受痛苦。从头到尾,道成肉身是上帝的救赎工作。亚历山大学派的神学家使用寓意解经法,较少理会福音书中所记耶稣的人世经历。因而他们关于基督的教义,紧紧抓住了基督位格的统一性,甚至有时倾向于基督神性与人性的合一。道与肉身的结合使神与人性得以真正交替,荣耀的主实实在在被钉在十字架上。 ① 《唐会要》卷49:"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波斯僧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 ① 豪渥斯:《蒙古史》第三部,第206页。 ②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43,世谱。 ③景教碑中亦有此名,丘处机《西游记》写作"迭屑"。 ④中国史籍常用后者,以指景教和罗马天主教。 ① 《多桑蒙古史》下册,第96-97页。 ①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中华书局1985,第189页。 ① 《诺夫哥罗德编年史》,康登学会1914,第64页。 ① 方济各会士克莱芒·斯密特介绍柏朗嘉宾《蒙古史》一书时所引文献。 ① 《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5页。 ① 伯希和:《蒙古与教廷》,中华书局1994,第5-32页。 ① 慕阿德、伯希和:《马可·波罗游记》,第1卷,第77页。 ① A. 穆尔:《155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中华书局1984,第148页。 ① 《明永乐实录》卷23。 ① 《圣方济各·沙勿略书简集》第10卷,第1册,第725、738页。 ① 1584年1月25日罗明坚书简。 ② 1584年5月30日罗明坚书简。 ③ 1581年12月12日罗明坚书简。 ④ 1609年利玛窦致北京巡按使巴范济书。 ⑤ 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商务印书馆1936,第179页。 ① 1609年2月15日利玛窦书简。 ② 《天主实义》,第416页。 ③ 《利玛窦全集》第2卷,第296页。 ④ 1697年8月30日白晋书简。 ⑤ 卫方济:《人罪至重》,1698。 ① 《破邪集》卷3。 ① 杨光先:《不得已》。 ① 《中国礼仪之争罗马一百文献》,第6页。 ① 《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 ② 《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 ① F.L.Hawks Pott: The Outbreak in China. Shanghai. 1900. P111. ② 《中华归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第87页。 ③ A.H.Smith:China in Convulsion. New York. 1901. VolⅡ.P737. ① Rebert Hart:These from the Land of Sinim-Essays on the Chinase Question. London. 1901. P161、P107. ② 明恩溥:《今日中国与美国》,第224页。 ①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652页。 ② 吴雷川(1870-1944)杭州人,曾为前清翰林,国学造诣很高。民国以后皈依基督信仰,弃官任教于燕京大学,后出任燕大校长。 ① 《天风》,总201期(1950/2/18),全国协进会1950年统计。 ① 吴耀宗:《基督教的改造》,《田家》第16卷第3期(1949/9/1)。 ② 《我们参加人民政协会议的经过》,《天风》,总182期(1949/10/1)。 ③ 《天风》总181期。 ④ 吴耀宗:《基督教访问团华中访问记》,《天风》第9卷第9期。 ①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第180-182页。 ①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选集》第5卷。 ② 吴耀宗:《八个月来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总结》,《天风》总262-263期(1951/5/8/)。 ① 吴耀宗:《中国基督教的新生》,《人民日报》1951年5月24日。 ② 《天风》总375期(1953/8/3)。 ① 《天风》总381期(1953/9/16)。 ② 《天风》总425-427期(1954/9/3)。 ③ 《天风》总425-427期(195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