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学之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学问之道在古代中国不仅倍受重视,而且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们从孟母教子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她对儿子学业的关心是何等的深切。“活到老,学到老”,既是中国人的常话,也是中国人生观的总结。对中国人来说,人生就是学“道”、知“道”与行“道”的一个过程。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结束了。与今天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学习相比,古人的为学之道要深刻广泛得多。 为学之道 《礼记·学记》教导我们,人不学就不知“道”。可见,中国人所说的为学之道,其根本的目的与宗旨还在于求“道”,知“道”,从而行“道”。我们在前面已经看明,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荣耀上帝。就是象上帝一样思想、感受与行动。孟子对于学问之道的目的有较为简明的解释。 原文: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心之所归;义,是人当走的道路。舍弃大路而不行走,丢失本心而不寻求,真是可悲呀!有人鸡狗丢失了,倒知道去寻找;自己的心丢失了,反而不知道寻找!追求学问的目的没有别的,乃是为了把迷失的心找回来。”《孟子·告子章句上》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上帝赐给世人的那颗能反映上帝本性与圣德的天真无邪的心性,因为犯罪而丧失殆尽了。做学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寻回这颗上帝所赐的天真之心。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就是学校,因此,人生的目的与学问的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要找到在人身上恢复童真之心的方法与途径。 原文:夫学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孔子被后代誉为万代师表,以夫子相称。但他自己却是一个最好的学生,没有人的思想比孔子更为深邃的了,对于为学之道,孔子有何教诲呢?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可是学什么呢?向谁学,以什么为致学的读本呢?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在这些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与教训是一致的:人应该学习了解天之道,进而明了人之道;知天命,畏圣人之言。因为圣人之言,乃是以“神教”所设的教化,上穷天理,下尽人性。在圣人之言之中,不仅深藏着天道,人道的真谛,而且蕴含着参天育地,变化万物的灵源。 正如我们在本书开篇所指出的,一切书本之中,满载上帝圣言的《圣经》,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圣人之言。古代的中国,有灵异的光芒从中国的古经中放出,光照上帝在神州大地的中华儿女;而在今天,从《圣经》里所发出的“大光”,却要将上帝的旨意(天命)的完全启示,赐给现代的中国人。在《圣经》中深藏着宝中之宝,谜中之谜。真正的求学之道,必始于此。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经验是良师。对于《圣经》的美善,弗学弗食,也同样无从知晓。故此,《圣经》鼓励人品尝上帝。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诗34:8) 说到品尝,若是人胃口不清,就是有再好的食物,人也无从欣赏其中的美味;同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人,也无法尝出舍己爱人的主恩的美善。必须先治好胃口的毛病,人才能尽得佳肴之美味;同样,自我必须死去,然后主恩的美善才能体味。 使徒保罗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当人悔改归正,在圣灵里重生之后,人里面就有了新的属天的胃口;便能喜上帝之所喜,爱上帝之所爱。人的生命便被上帝不变之应许的金链所萦绕,而与基督的生命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人的“放心”就被基督的宝血赎回,而能与上帝相亲相近了。有了这种新的视觉与胃口,当人在神圣的诫律中静观基督的义时,就会从心底里说: “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 基督的宗教是积极向上的宗教,决不会使领受的人变得庸俗低下、粗野莽撞、清高自视、目中无人、性情火燥或心地刚硬。相反,圣经的宗教能使人品味高尚、判断公正、心灵纯洁、虚怀若谷、温文尔雅、襟怀坦白;坚若磐石、柔如青云;圣经的宗教能使人温、良、恭、俭、让,使人完全地诚服于基督,“得与上帝的性情有分”(彼后1:4) 本书的作者,有幸在上帝的圣言中品尝了上帝之道的甘美;以亲身粗浅的经历证实,圣经上宝贵的话语足以开启人的心眼,激荡人的壮志,使我们看到了真理的荣美。生命在真理的照耀之下成了难以言说的喜乐与有荣耀的盼望之妙曲。正是这种从天而来的真光,打开了我们的心门,使我们能与您一起在中国古经的“别有洞天”中畅游揽胜,吸取天地之精华。藉着上帝的宝贵话语,我们得以实际的进入一天比一天更丰盛的生命。大哉,圣人之言! 即使在今天,中国古圣的教诲对于一个欲在《圣经》中寻找真知识的人,仍有着无量的教益。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学于文”应用在学《圣经》的学生身上,就意味着广泛地学习包括新旧约全书在内的全本《圣经》。《旧约全书》是在基督降生之前集结成书的,耶稣说“为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耶稣在世传道,向门徒讲授的就是《旧约全书》。耶稣战胜试探的武器就是《旧约圣经》上的话。实际上,《新约圣经》中所记载的耶稣的话,有十分之一是对《旧约圣经》的直接引用。做外邦使徒的保罗在传道时“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庇哩亚人“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17:2,11)这里所说的《圣经》也都是指的《旧约全书》。奇怪的是,今日的基督教界,竟有大量的传道人教人不必重视《旧约全书》。 《新约全书》是在耶稣升天之后集结成书。《圣经》学者们一般认为,最早写成的一卷书是《马可福音》,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该书成于公元六十七年左右。换句话来说,使徒时代的信徒所使用的《圣经》完全是《旧约全书》。这个事实说明,基督教的全部教义完全可以从《旧约全书》中获得。《新约全书》继续为耶稣作见证。四福音书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记载了耶稣的降生、传道、受难、复活。没有《旧约全书》,就不能完全地领会《新约全书》。《旧约全书》预言将有一位救主降临,而《新约全书》则见证这位救主已经按着旧约时代先知们所预言的方式来临。不读《旧约全书》就不能全面的理解上帝的救赎计划。基督的生平与教训,在古时先知所发出的荣耀光辉照耀下显得更加清晰壮美。 曾有一位传道人张帖布告,说他要在讲道时撕下不属于《圣经》的书页。布告帖出,看者哗然。开会之日,听众甚多。传道人果不食言,拿起《圣经》,当众撕下了书中的一页----那分开《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的一书。此举也撕去了许多人头脑中不该存在的偏狭之页。 耶稣所行的神迹固然是他神性的证明,但耶稣作为世界救主的最强有力的证据,还在于旧约中的对他的预言在新约中的应验。当代流行于中国的新时代气功运动,也能行一些神迹,可是却不能作为大师们具有神性或通神的证明。实际上,许多的神迹都不过是骗人之术。实际的行术者并不是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气功大师,而是属鬼魔的邪灵,就是那些背叛了天庭的恶天使。中国气功界称之为“高级生命”(笔者曾拜世界级大师修习印度最高阶的“八极瑜伽”“Bhakti Yoga”近五年,对其中不为外人道的“高级功法”有过亲身的体验。因此敢在此说这番话。) 按着孔子的说法,若要“弗畔矣”,要不偏离正道,就必须“约之以礼”。当我们受圣灵的感化而认罪悔改,罪得赦免之后,敬畏上帝之心与遵守上帝律法之志必油然而生。并非因为要藉守律法而得救,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因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得救而必结的果子。没有耶稣的恩典前是违背上帝律法的罪人,在基督恩典之下成了遵守上帝律法的因信称义的义人。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必不想再“畔矣”,偏离正道,重新犯违背上帝律法的罪,将基督重钉十字架。当上帝公义的标准如此常在眼前时,我们就会看出自己是何等地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就会从心底里对上帝赦罪救赎的洪恩感激不尽,因此也才能够更加珍惜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 其实,现在许多人对新约时代与旧约时代的分法与看法并不符合圣经的教训。他们认为,旧约就是律法的时代,因此没有恩典没有爱;而新约乃是恩典的时代,因此不讲律法只讲爱。旧约时代的人靠行律法得救,而新约时代的人靠恩典得救。好象就是制定了两种救人的方法似的。这些错误的观念所以流行,都是由于人们疏忽了切心的研究圣经的缘故。 两约之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点表现为: 一、两者均称为约;二、两约均用血立定;三、两者都与上帝的律法有关;四、两约都是与上帝的子民所立;五、两约都建立在应许之上。然而新约与旧约又有极大的区别:
两约的中心都是上帝的律法,所不同的是所谓“旧约”,上帝的律法是写在石版上,而新约则是将上帝的律法写在人的心里。 原文:“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人类对真理的认识,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的深化;上帝对每一个时代既有永世不变的永恒真理,也有适时的时代真理。上帝的品德、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智慧、这些都是永远不变的永恒的真理课题。但上帝对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信息。对旧的信息的温习能加深对新的时代信息的理解与认识。挪亚所传的洪水的信息,就是对于他那个时代的特殊的时代真理,因为上帝不会兴起第二次洪水来毁灭世界。洪水的信息虽然已经过时,但藉着洪水所发出的警告,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世人却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耶稣说: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 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7-40〕 旧的真理乃是根本,新的真理并非脱离旧的真理,而是对旧的真理的展开与深化。只有领会了旧的真理,新的真理才能进入人心。对待真理的态度,应该象孔子所说的那些“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那种对真理浅尝辄止,因一知半解而感到满足的人,最终必因无所求而感到乏味、以至远离真理、甚至抛弃真理。这种人也被真理所抛弃。现今基督教的一个危险的敌人就是读《圣经》不求甚解,缺乏那种饥渴慕义孜孜以求的精神。这种态度具有相当的感染性,许多人读经多年,“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道他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来5:12)。教会的软弱无力,也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犹恐失之”的精神。人若是诚心求道,上帝的圣灵必不断的将新的真理的亮光启示于人,人的心也就必因不断深化的真理而得饱足了。所罗门王对追求知识智慧真理的人发出了这样的劝诫说: “我儿,你若领受我的言语,存记我的命令;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呼求明哲,扬声求聪明,寻找它,如寻找银子,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你就是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上帝。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智慧都由他口而出。”(箴2:1-6) 保罗在临刑之前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这样写道: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到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杆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在存这样的心。”(腓3:12-14) 对那些自以为已经得救,持“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观念的人,保罗劝告他们说:“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所以,我奔跑不象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已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6-27) 耶稣对那些听从他教导的人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5:13)这里所说的你们,乃是指那些领受了上帝救恩的人,他们在上帝的眼中不再是罪人,而成了“世上的盐”,以保持世界的纯洁、防止世界的腐败。 可是他们也可能“失了味”(再度沉沦),而且上帝也无法叫他们再咸,以后无用被丢在外面。《圣经》所记载的以色列人所立的第一个王扫罗,乃是受过上帝圣灵之膏的。然而,嫉妒与骄傲吞噬了扫罗的纯朴的信心,他变得象一个魔王一般。这个曾一度得上帝恩典的人,最终却沉沦了。 那种高唱“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论调的人,认为人只要曾在圣灵里有过一次重生得救的经历,就可以高枕无忧,无论自己怎样行,也永无沉沦之虞了。这明显是与耶稣的教导相背,目的是叫人放忪警惕性。既然已经永远得救,哪里还有必要不断的儆醒祷告呢?上帝的救恩固然能将人拯救到底,可是我们是否愿意被上帝拯救到底,每日凭着信心过得胜的生活,愿意上帝的能力加在我们身上,则取决于各人自己的选择。 这种“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论调,宣扬人一次的悔改称义,就可以使上帝将他所犯的一切罪,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将来的罪,都被涂抹了。其实《圣经》对于人称义时被上帝宽容的罪是这样说的:“上帝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上帝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能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5-26)。真实悔改重生的人,必须藉着主的恩典,时时称义,每日过得胜罪恶的生活。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疏,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上帝得福;若长荆棘,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来6:5-9) 耶稣和保罗都告诫世人,要警醒,以免入了迷惑,“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因为他们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故此,上帝就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都被定罪。”(太24:24;帖后2:10-12)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得救呢?耶稣说:“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24:13〕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惟有爱到底的,必然得救,因为“爱是恒久忍耐”(林前13: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第一》 这是《论语》的第一句话,不用现代文翻译,一般的人也能懂。孔子的这句话中,有三个字非常的重要:学、习、乐。不断的将所学加以实习,就会品味到所学之“道”的乐趣。学而不习,就会枯燥乏味,甚至连学的兴趣也会被丧失。汉语中的习性一词很有意思。人的品德、习惯,都来自于这个“习”。仅仅是听道而不行道是毫无用处的。“原来在上帝面前,不是听律法是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罗2:13)可见,《圣经》的宗教是知行合一的宗教,知而不行就如同自欺。耶稣基督的兄弟雅各这样写到:“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2-25)人在所行的事上得蒙上帝赐福,“不亦乐乎?” 在现今的基督教界,有一段经文常被人误解,究其原因也就是学而不习,因此对最明白的经文也不能理解。这是十分可悲的。请看这段经文:“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说:“凡不常照律法上所记的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加3:9-10) 一般基督徒的理解是“行律法的”就是以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其实,保罗所引用的经文所说的却正好相反。被咒诅的是“不常照律法上所记的一切之事去行的”,而不是“常照律法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这一个“不”字之差,正如《易经》所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他们不能理解人既然不能靠行律法在上帝面前称义,这里为何要说不照律法而行的要被咒诅。在他们看来,行律法也不是,不行律法也不是,这是自相矛盾的。连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对此大惑不解。他甚至提出过要将《雅各书》从圣经删除。因为雅各说: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雅2:18-20) 马丁路德一方面强调“圣经,惟有圣经”,一方面又要将《雅各书》从《圣经》中删除,可见,人的见解是何等的不完善,其自相矛盾可能达到何等的程度。然而,上帝却大大地使用他,推行回归《圣经》的宗教改革。我们无意贬低马丁路德,但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马丁路德并没有全部的亮光。有鉴于此,我们大可不必为中国的先贤们没有完全的真理,而对他们大加指责。 其实,真正的“因信称义”必从顺从上帝律法的行为上表现出来。圣经称那种只在口头上讲信心,而在行动上违背上帝诫命的人为“虚浮的人”。真正的基督徒乃是信心与行为一致的圣徒,因为圣经上说“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12)无论是新国际版还是钦定本英文《圣经》,都将这里的“耶稣真道”译为“耶稣的信心”(the faith of Jesus)。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考希腊文pistis的原意。中文和合本《圣经》有96次将该字译为“信心”,如在太8:10,9:2;路5:20;罗1:12;4:19等;有20次被译成真道。可见,真正的信心与遵守上帝诫命是相一致,而且惟有真实的信心才能引导人遵守上帝的诫命。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类的思维本身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是不完备的。人类凭有限思想永远不可能找出解决罪的良方。通过学习《圣经》,我们才开始认识上帝解决罪及其所引起的一切问题的大计。上帝的话语之中有大能。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若不运用思想的武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才能融会贯通。(《论语·述而第七》)默想上帝的话语,能带来内在的改正,能赋予人心灵以力量应付人生的问题。坚定的意志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我们应该思想纯洁、高尚的事物、远离虚伪与污秽。默想圣洁的事物能使人的心灵升发,成为真正的君子。 儒家有门功夫叫做“静坐”。这种静坐与那神秘的冥想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这种静坐或入静大致可用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来描述。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对东方神秘的瑜伽与冥想、气功与禅定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一些基督徒对此也存着模糊的认识。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此对《圣经》所肯定的默想,与那些神秘的“禅思”作一番简单地比较。 《创世记》24:63提到以撒有默想的习惯,“天将晚,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默想什么怎样默想呢?这段经文并没有明说。不过我们在以下的几段经文中却可以看出《圣经》默想、静思的实际内含。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1:2) “我要默想你的训词,看重你的道路。”(诗119:15) “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断的思想。
圣经所说的默想是思想一位有位格的慈爱的上帝,宇宙的创造主;而虚假的冥想却是默念所谓内在“神明”。 圣经的默想是用心思想默念上帝的律法、上帝的话语、上帝在大自然与人事之上所表现的慈爱,让心灵为上帝的圣言、荣耀与圣德所充满,使自我的意志诚服于上帝的旨意;而虚假的冥想,则是让人在反复的咒语、真言、蔓陀罗中倒空思想、使自己的意思与意志弱化或被夸大,以至为魔鬼所控。 圣经的默想志在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而虚假的冥想则是所谓与“宇宙合一”或唤醒人内在的“神知觉”。 圣经的默想藉着基督的大功而与上帝和好,获得属天的平安;而虚假的冥想则在于使自我获得内在所谓“平安”。 十字架是基督徒默想的中心,藉以认识基督的爱、基督所作出的牺牲、基督所受的苦难、“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我们应该专心于天上的事,以基督的心为心,“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 中国古人论学的教诲与警训中尚有许多是今天的基督徒所应该学习的。我们在此仅举二例作为例证。 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对一个真正渴求真理的人,仅仅是听人作真理的介绍是不够的。而应该象庇哩亚的人一样,殷勤地查考圣经。保罗称赞他们说:“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17:11)。我们人人手中都有一本《圣经》,不可将自己的信仰交给传道人,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而应该对照《圣经》加以查证,以免被引入了岐途。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是世俗的财富,若不下一番苦功也是得不到的。上帝的宝贵真理深藏于圣经之中,人岂可指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尽属天的珍宝呢?今日世界的教派已多达数百个之多,互相矛盾,然而各派却都说自己手上有真理;对于一个真正追求真理的人,岂可见话都信,不对作为真理唯一来源的圣经作亲自的查考呢?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这是一道命令,真正的求道之人必须听从,而不至于以道听途说为满足。要有一种切实认真的态度。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异端所以为异端,就在于它偏离了圣道平稳谐和的中庸原则。走两极的人,都是有害于己又有害于人。对于基督教界来说,要防止一味地强调守律法而不讲恩典的律法主义,又要避免不讲律法甚至不要律法只讲恩典的假福音。上帝既是公义的上帝,又是慈爱的上帝。在十字架上“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诗85:10)。在今天的基督教讲坛上,常常可以听到上帝的律法已经作废的讲论,正是攻乎异端的一种表现,其危害之大,不可低估。耶稣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马19:17)“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信心与行为相一致,这才是圣经的教导。 最后,我们引孟子的一段话作结: 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又觉得天下也在变小。所以见过大海的人,对一般的水就难以有兴趣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对一般的言论他就不会有大的兴趣了。”《孟子·尽心章句上》 这段话对在耶稣门下学习真道的人有着特别的意义。圣经就如同一座高山,人登上这座高山就能眼界开阔,高及于天。因为人在这里可以看到上帝的荣美。藉着研读圣经,人就可以与上帝有亲密的往来,每看见一道新的亮光,每找到一道新的真理,都是对真理本身的圣人耶稣基督的进一步的认识。如此,在圣人耶稣门下学习的人,对一般的有限之世人的言论与不符合圣经的理论,哪里还会有兴趣呢?!他们又在圣灵的引导之下,进入了真理的王国,岂会再进世人的理论所造的牢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