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玄妙之道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

  宇宙之中有一种神奇玄妙之道,它像火焰一样温暖,像光一样闪亮,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散发的芬芳令人陶醉,它充满的杯盘令人心怡,它像山一样坚实,像玟瑰一样轻柔。看见就能让你认出,经历就能让你感叹;缺乏就会令你感到需要。它写在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每一株嫩绿的小草之上。因为它我们得以来到世上,它与生命绽出火花,使人生充满希望,内心装满平安与喜乐。握住它,我们能得到天国;失去它,我们就沦落地狱。此道极其宝贵、甚至无价可买。它既不能以物物交换而得,也不能被人创造。乃是出于上天的恩赐,上帝的大能也藏在其中。

  人的心是为承受与传递此道而设计的,这玄妙之道就是!使徒保罗称之为“最妙的道”,他这样指示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1-8)

  “上帝就是爱!”(约一4∶6)“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

    然而上帝的爱比死更强!那导致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乃是世人违背上帝律法的罪;而在十字架上所闪现的除了上帝律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之外,更是上帝慈爱的大能。这大能能软化人心,重塑品格,愈合创伤,改变性情。在十字架下,人当为自己的罪而发抖;在十字架下,人更当为上帝的恩慈而欢呼。耶稣来到世上就是要教导人这最妙的道,教导人认识何谓爱以及怎样去爱。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 16)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们命令。”(约14∶15)

   我们在上一章中介绍了耶稣对于上帝诫命的总结∶就是爱上帝与爱世人。在基督的教训中,爱不是空洞无物的,真实的爱必表现为遵守上帝的诫命。爱与法是不可分割的,律法的完全必须用爱来实现,因为“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10)

    人的教训若不与这爱上帝与爱世人的总纲相符,就不是出于上帝的,因为“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的一切道理的总纲。”(太 22∶40)

  中国古代的先圣是否教导爱神爱人的仁爱之道呢?他们是否教导人谨守上帝的诫命呢?答案是肯定的。上天启发了中国的古圣们发出同样的教导∶敬天爱人!

  汉语中论到“爱”有许多不同的字,各有其独特的意义。论到对上帝的爱,所用的字甚至有好几个∶敬、顺、畏、事。人与上天(上帝)的关系从∶敬天、顺天、畏天、法天与事天中得到体现。

   古人对上天的敬畏恭顺的态度,似可用《诗经·小雅·小宛》中的诗句来作一形像的说明∶

 

原文: 白话:
温温恭人 温和恭谨聪明人
如集于木 如鸟集木怕坠陨
惴惴小心 戒慎恐惧要小心
如临于谷 如临山谷万丈深
战战兢兢 战战兢兢要自儆
如履薄冰 如同脚下踩薄冰

  几乎与此同时,以色列大有智慧的所罗门王写道∶

   “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脚步; 因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5∶1-2)

  所罗门在他老年的时候,写下了警世箴言《传道书》。他从多个方面描绘了世俗之乐的虚空;以及虚空的尘世生命是如何不能满足心中的愿望。所罗门追求智慧,成为闻名遐迩的智者。外国的首领也专程来到他的脚前,听他智慧的言语。他又善于经营,以至家财万贯,富甲天下。而且,所罗门的时代,国运鼎盛;宫庭之中珍宝如山、三宫六院、妻妾成群,所罗门享受过人间最富绰豪华的的宫庭生活。他的人生阅历比之一般人不可谓不丰,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广。然而他说∶

  “我看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传1: 14-15;12: 13- 14)

  几乎在所罗门王作出这番结论的同时,中国古代圣人周公告勉他所辅佐的年幼的国王,希望他学习夏朝的圣王与大夫们的榜样,“尊上帝”(《书经·立政》);因为这是立国与立民的根本。文王武王选贤能为官,他们承当的第一要责就是以敬爱之心事奉上帝。

  原文∶“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译文∶“到文王武王,他们了解那些他们置于三公之位之人的心,清楚地看明那些有此三等能力者的心情。如此可以用他们以敬畏之心事奉上帝,又立他们为百姓的长官。”《书经·立政》

   孔子忠实的将先圣的教导记载在《书经》里,流传至今;我们发现,他的门生也将孔子关于上天与人生的教导忠实地记载在《论语》里传了下来。《论语》全书最后一句话说∶

  原文∶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道礼法,便不能堂堂正正的立于天地之间;不知道圣人之言,就不能真正了解人。”《论语·尧曰第二十》

  君子是孔子所教导的理想的人格。中国古人对于人的身份有一些有趣的说法。“天子”,即上天之子,“人子”,人的儿子,同样,“君子”的意思应该就是“君主之子”。所谓君子,必有君王的性情与品德,气派与威仪。上古社会有一些圣贤的明君,可是他们也有其不足之处。那么,这位“君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圣经》中称那将要降世的婴孩为“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生命的主”(徒3∶15)。成为“和平的君”“生命的主”之子,就是成为上帝的儿女。这正是上帝对人所定的天命与旨意。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 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为未曾认识他。”(约一3∶1)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真正的君子应该就是上帝的儿女,是基督的门徒。而唯有上帝的慈爱能使粗俗的罪人成为谦谦君子。天命对于君子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君子不仅要“知天命”,而且 “畏天命”。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所敬畏的有三样∶敬畏天的旨意,敬畏大人,敬畏圣人的圣言。” 《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所说的“畏”与现代人概念中的“惧怕”相去甚远。一个“畏”字,把人的恭敬之心,顺从之意与知命而行的喜乐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其中有知的敬畏、顺的平安和有行的喜乐。孔子乐天知命,这个乐就来自于具体的行。正如孔子所说∶“言而履之,礼也。乐而行之,乐也。”(《礼记·仲尼燕》)

   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位狰狞恐怖的怪物,而是和蔼可亲的慈父。孔子说∶

  原文∶“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
  译文:“因此,仁人事奉父母就如同事奉天一样,事奉天就如同事奉父母一样。”《礼记·哀公问》

   这些都是有关人与天的关系的教导。那么,人与人当怎样相处?对孔子来说,仁是他最重要的教诲, 是他一生的主旋律。短短的《论语》之中,光“仁”字 就被提到达180多次之多。

   “仁者,爱人。”人应该怎样去爱他的同胞,去实践仁的教导,孔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可以用来作一个较好的说明。这段话记载在《孔子集语》之中。

  原文: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 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己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译文:“子路的态度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相当于现代话中所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对我不仁,休怪我不义。”或者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子贡则有所不同∶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尽力引导你友善待我,至于你是否回应,那就是你的事了。
   颜回的回答与前两者不同∶你对我好,我自然对你好。就是你对我不好,我也还是对你好。”

  原文:“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诗曰∶“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译文:“三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于是请教于孔子。孔子说∶子路所说的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人的浅见。用圣经上的话来说,就是罪人的处世为人之道。子贡的态度则是朋友之所为;而孔门最贤圣的门生颜子的话却是亲属的态度。诗经上说∶“这个人不善,我还是以他为弟兄。”

     孔子明显最赞同颜回的仁爱之道。这正是君子的处世之道,是基督徒所当取的为人之道。我们似可与耶稣的教导作一比较。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的人。”(路6∶12-13)

   即使是恶人,若不是彻底地关闭了心灵的之门,以致上帝的灵无从进入感化,他们也会对恩慈有所回应。恶人固然会以恶报恶,但也会以善报善。惟有受上帝的灵感化的人心才会以德报怨。

   “朋友乃为时常相亲,弟兄为患难而生。”(箴17∶17)

   患难之中见真情,真正的朋友与弟兄是会时常相亲,患难与共的。孔子谈到择友的标准时说∶

  原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选择正直、忠诚;博学多闻的人为友,就会有所受益。选择阳奉阴违、阿谀奉承、心口不一的人为友,就有害了。” 《论语·季氏第十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交友不可不慎。许多幼不更事的年青人,因为交友不慎,以至人生一事无成,甚至闯下大祸,造成终生的遗憾与悔恨。《圣经》也谨诫人不要滥交朋友。

  “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18∶24)

   这位既是朋友又是至亲的,就是人子耶稣基督。人若与基督为友,“得以看见主的 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耶稣所说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既是朋友之道,更是亲友之道,被称为处世为人之道的“金律”。天下众生,皆为上帝所造,父母生养;虽有国别、姓氏的区别,但同出一本,共为一家。因此理应以亲友之道待人。中国古人用“天下”一词来指代一切上天所造之百姓,实包含着天下一家的概念在其中。这种概念也是孔子的门生们所教导的。

  原文: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第十二》

  原文:“孟子曰∶“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孟子·腾文公章句上》

   孟子的话与圣经中保罗所说的一句段话极为相似,两者传达了同样的信息∶“他从一本(或作血脉)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17∶ 26)我们下面来看两段孔孟论仁的教诲。

  原文∶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译文∶孔子说∶“所谓仁,己身想立道,也想使他人能够立道,己身想行道于世,也想使他人能够行道。能够就近拿自己做例子,为别人设想,便可以说是求仁的途径了。”《论语·雍也第六》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论语·颜渊第十二》

   孔子的这句话,通常又称为处世之道的“反面金律”,以区别于耶稣的正面“金律”。有人试图在这两者之间作过高低上下的比较,以便确认耶稣与孔子究竟谁更伟大。一些基督徒学者出于其对耶稣朴素的感情,作出结论说耶稣的金律优于孔子的金律。一些追随孔子的国学先生却认为孔子早耶稣五百年,自然是孔子的金律更优。其实,两派人士都疏忽了一点∶那就是孔子与耶稣的教训乃是出于同一个泉源。“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约一4∶7)孔子和耶稣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及“最妙的道”,都是以 “神道设教”,都是“述而不作”,所传达的都是上帝的教诲,并不在乎在两者中分出个高低上下。人的意见总是带着成见或偏见,“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3∶18)

  这两条金律可以说涵盖了人间一切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准则。通俗地说,就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进入对方的感情、进入对方的困难、失望、忧愁与喜乐之中;站在对方的地位、立舴与处境中来考虑问题。这是真正的诚实之道、真实的礼貌,是真正的基督教或儒家的行为标准。

   这条金律中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每一个受到了上天光照与启示,蒙受了上帝恩典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上天的恩光转赠给在幽暗与愚蒙中的生灵;就好像自己处于他们的地位,希望有人来启发与光照一样。保罗在蒙上帝光照之后,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层深意,他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罗1∶14-15)这正是“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的真意。孔子不辞劳苦周游列国,传仁爱与仁政之道;无数的基督徒传道士远离乡土献身传福音之道,也都是“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的表现。在基督里获得天国和永生乃是人生最大的“立”与最高的“达”,今天的基督徒们,不应单单关注自己是否得救,使自我成为惟一关注的对象,而应该立志于以基督之道“立于人”与“达于人”。

   “天下一家”实际上排斥了有所谓真正的仇敌的概念∶因为众人都同有一位天父;都是亚当的子孙。因此有颜回以善待不善的态度。孟子进一步谈到如何将这种为人之道落实于行动上。

  原文∶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译文∶孟子说∶“奉行仁爱的人,将对待自己所喜爱之人的爱推广到他所不喜爱的人身上。奉行不仁的人,则是把对待自己所不喜爱的人的方法与态度推广到所喜爱的人身上。”《孟子·尽心章句下》

   孟子的这段话与耶稣所教训的“爱仇敌”极为接近。耶稣论的是原则,孟子说的步骤。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3-45)

   耶稣的这段话,点明了爱的源泉乃是出于上帝。真正的爱,不是人心所能制造的产品,而是上帝的恩赐。圣灵所结的果子中,第一个就是“仁爱”。(加5∶22)

  原文∶孟子曰∶“夫仁,天之爵也,人之安宅也。”
  译文∶孟子说∶“仁爱,是上天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全的住宅。”《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一书中,这种观点四处可见。与圣经的教导相一致,孟子认为仁爱乃是出于上天的,是上天荣耀之所在。他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说这同一个道理,劝人择仁而居。

  原文∶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孟子说∶“仁爱,是人最平安的住宅。义,是人所当走的正路。放着平安的广宅不住,离弃正路不走,真是可悲呀!”《孟子·离娄章句上》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看出,孔子与孟子对于敬天顺天,都有广泛的教导;可惜,敬拜上帝的真知识(头四条诫命)在他们的时候似乎已变得模糊。或许这正是这一点, 孔子所编撰的书经》《诗经》中虽有大量崇拜上帝的记载,门生们对他的印象却是不多谈天道,也不怎么谈如何敬拜上帝。相反, 涉及到人的责任与义务的后六条诫命,在孔子的教导中却极为详细。

   第五条诫命规定儿女们当孝敬父母。这是培养与发展对同胞之爱的起点。爱必始于家庭。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的状况决定了社会的风貌与性质。家庭不仅是社区的细胞、教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细胞。社会的福利、教会的成长、国家的繁荣都取决于家庭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古人对家庭是如此的重视,以致称国为“家”,叫做“国家”。所有在家庭里奉行的原则都一无遗漏地转到了国家。家庭的价值举足轻重;甚至在佛教当道之时,民间也有“宁拆千座庙,不拆一个家”的说法。佛庙与家庭孰重孰轻,一目了然。种种稳固的家庭观念,在今日的中国虽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仍是现代中国社会令人称道的特色之一。

   中国古人似乎看得很清楚,如果孩子们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养,敬畏上帝,孝敬父母;那么,当他们踏于社会独立生活之时,就会以此转而教育他们的后代,使这种优良的敬天爱人的原则根植于社会,对世界产生一种莫可言状的影响。如此,社会上的犯罪与腐败就会受到有效的防犯。这种教养的原则被集结在千八百言的《孝经》之中。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而这种敬爱在人间的第一体现,在于父母。因此《孝经》中说∶

  原文:“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一个人若是不爱生养他的父母,而去爱别人,这是与德性相违背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也有“杀生难报父母恩”的说法,这些都说明爱父母是何等的自然。不敬重父母而会敬畏他人,这于礼法不合(第五条诫命)。所以,爱的教育应当从家庭开始。

  原文∶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有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译文∶孔子说∶“培养仁爱之心当从父母开始,如此可教导百姓和睦。培养恭敬之心应当自长者开始,如此,百姓就会学会顺从。以仁慈和睦为教导,百姓就会以父母为宝贵。以恭敬长者这教导,百姓就会重视命令。以孝敬事奉双亲,以恭顺听从命令;这样推行于天下,就没有行不通的事了。”《礼记·祭义》

   孝德是一切人伦亲爱的根本。恢复与提拨人类必须起于家庭。为人父母者,其身肩天下之要职。若家庭和顺,清纯,儿女们能满怀信心的去面对社会的责任与危险,将给世界带来何等的变化啊!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的问题都有其家庭矛盾的根源。为人子者,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啊!

  可见孝道是何等的重要。孔子在教学中多次被问这个问题。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在此之后),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怎样尽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当以依礼法奉事。死后,以礼安葬,以礼祭祀。”《论语·为政第二》

  “无违”就是顺从的意思。顺从也是对天表示敬畏的态度。可见,孔子所说的孝道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顺从。父母健在时,要按照合乎礼法的方式事奉父母。父母过世,要葬得得体,合乎礼法。在孔子的时代,已有祭先祖之灵的习俗。今天,我们在完全的圣经真光之下可以看明,这个做法是与真道相背的。真理的一个特性就是“移风易俗,唯道是从”。孔子在这一点上,没有正确的看法,他虽然也秉受天启,弘扬天道。但他毕竟不像以色列的先知们那样,蒙召记载上帝明白无误的圣言,就是传至今日的《圣经》!

  其实,既便是在以色列,蒙上帝所差谴的也不仅仅是先知而已,还有智者与文士。耶稣说 “我差谴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不幸的是,“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太23∶34-35) 孔子一生也是周游列国,可幸的是,上天保守了他的性命。事实上,他对于祭祀死人,是心存疑问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说,祭祀鬼神,就好像他们真的存在一样。中国人从纪念祖先的功德,发展到祭拜祖先的亡灵,这中间索涉到一个由来已久的欺骗。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展开细谈。(路4∶14-16)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世俗的所谓孝,只是在饮食方面能供养父母;至于狗和马也能所供养。如果对父母没有一片敬爱之心,与狗马有什么分别呢?”《论语·为政第二》

  顺从与敬重,是孝道的根本。中国人应当为祖国语言文字中的这个“孝”而感到自豪。它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对于父母的义务与责任。上顺天,下顺亲,都是孝。人最终的命运也将取决于人的顺从与不顺从。人类的始祖因为不顺从而痛失乐园,使罪恶与苦痛临到世间,造成了人神分离的局面。乐园的复得也将以人对上帝的完全顺从为前提。依着礼法学会了顺从肉身的父母,实际上也就学到了上帝为人所设计的第一课。当孩子们成人之时,顺从上帝就会变得自然。

   耶稣来到世上,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完全顺服的榜样。圣经上说他“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基督在父上帝面前所表现的顺服,也正是上帝要求现今每一个生灵的。耶稣所表现的是儿子对父亲的顺从。用中国话来说,乃是尽儿子的孝道,因为顺从是孝道的根本。

   他对天父的事奉完全是出于甘心与自愿,是尽心尽意尽力的,因为这是正路。他从心里发出欢呼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

   我们对上帝的顺从也应该像基督一样,可是,罪使我们失去了完全顺从的能力,“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1)。上帝知道这一切,因此差谴基督降生为人,完全地依着上帝的律法而行,不仅给人树立起榜样,而且赐给人力量以效法追随。藉着基督而得到的对上帝的真正的认识,能使人自愿地将每一个心思意念降服于上帝的旨意。这种真理的知识能洁净人因不顺从上帝而被罪恶所污秽的灵,使能够靠着基督的名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即便最污秽的罪人,也能与保罗一起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儿童们怎样能够学会敬重父母呢?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的在这方面所能给的最好的教导,莫过于给子女们树立榜样。做父亲的应当敬重亲爱子女们的母亲,做母亲的也应让子女们看到他们的父亲从她那里所得到的亲爱与尊重。正如成语中所说的∶白头到老、相敬如宾。婚姻的神圣与其重要的地位就因此显明了。

  原文∶“夫婚礼,万世之始也。”《礼记·郊特性》

   婚礼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开始。婚礼是上帝亲自在伊甸园制定的。亚当与夏娃的婚姻,乃是真正的“天作之合”。上帝为亚当所造的是一个“配偶”,而且是用他的一条肋骨造的。表明她将与亚当并肩而立于天地之间,为他所爱受他的保护;而不是要作亚当的头来管辖他,也不是要被他踏在脚下。她要与亚当分享上帝所赐的一切。耶稣在受洗之后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也是在婚礼之上。见《约翰福音》第二章。

  婚礼向来受到中国人所尊重,传统中称为“拜天地”。夫妻双双敬拜上天,以天地为见证,永结同心。孔子在《礼记·郊特性》中甚至说到“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先王所以得天下,其原因之一就是敬重而亲爱自己的妻子。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13∶4)婚姻是上帝赐给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人类失去伊甸园之后从那里所带出来的两种制度之一,另一个制度是敬拜上帝的圣安息日。为了保证婚姻的神圣性,十条诫命中,就有两条与婚姻有关。“不可奸淫”,“不可贪恋人的妻子。”足见上帝对婚姻的重视与对人生的关注。若是没有这些良善公义的诫命作为人正当行为的准则,人类家庭的悲剧将不知比现在重多少。耶稣基督不仅没有废除上帝的律法,更是启明了律法属灵的性质。他说∶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太5∶27)

  倘若十诫已被废除,人如何能知道犯奸淫是犯罪呢?因为“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 (罗7∶3)忠诚的遵守婚约,婚姻就是天赐的恩惠。纯洁的婚姻能保障人类的纯洁与身心灵的健康幸福。说到夫妻的关系,《礼记·郊特性》上说∶

  原文∶“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也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译文∶“迎亲时,出了大门新郎在先,新郎率领着新娘,新娘随从着新郎,夫妇的意义就由此而开始了。妇人,就是依从人的;幼年时依从父兄,出嫁后依从丈夫,丈夫死后依从儿子。夫,就是扶的意思,是以智慧来统帅妻子的人。”

   中国传统中所说的“三从四德”的三从就由是而出。虽然历史上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可是《礼记》上所说的这种夫妻关系,却没有这种不健康的概念在内。这里所强调的是男女有别,而不是高低上下的问题。

   《圣经》对建立美满的婚姻关系,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弗5∶25, 28)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弗5∶ 22-23)

   真正的友情的温暖,心心相印的爱情,乃是对天国喜乐的预尝。真正的爱情是崇高与圣洁的原则。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坚韧持久以心相许的行为原则。丈夫当带着崇高的目的获得妻子温柔的爱,妻子当帮助软化并改良丈夫的品德与心灵。如此,婚礼不仅不是爱情的坟墓,相反,正是爱情新的开始。

  原文∶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译文∶孟子说∶“人们常说天下国家这句话。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孟子·离娄章句上》

   自我, 是阻挡属天之爱流入人心的最大的障碍与最大的敌人。若能真正做到克己,真实的爱才能在心中扎根。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触及到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勿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服自我妄心,归顺礼法就叫做仁。倘若真有一天能做到这样,那么天下的人就都会说这是个仁者了。行仁要从自己身上来做,怎么能从别人身上做起呢?”颜渊问道∶“请问具体的内容。”孔子回答说∶“不合乎礼法的不要看,不合礼法的不要听,不合乎礼法的不要说,不合乎礼法的事不要去做。”颜渊说道∶“我颜回虽然愚拙,愿照您这些话去做。” 《论语·颜渊第十二》

   爱就意味着自我必须让开,自我必须死亡。克胜自我,是最难学也最难实践的功课。如果人用自我来与自我争战,得胜的一方仍然是自我。因此,要想真正的战胜自我,非有从上头来的帮助不可。

  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5)

   十字架意味着两条交叉的路线。一条是自我的道路,一条是上帝的道路。而要跟从耶稣,就意味着放弃自我的道路,走上帝的道路。耶稣受难之前,在客西马尼园里求上帝将那苦杯从他手中挪去,“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这就是耶稣背十字架的方式,也是每一个愿意跟从基督的人所当行的。

   使徒保罗学到了背十字架的秘诀,他说∶“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象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6-27)

   攻克己身的目的是为了“复礼”,用圣经的话来说,就是遵守上帝的诫命。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约一5∶3)

  圣经所说的爱与孔子所说的仁一样,是有具体实在的内涵的。是以遵守上帝诫命令为标志的。耶稣的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你们若不爱我,就不会遵守我的命令。”同样,约翰的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若不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不爱他了。”

  孔子没有上帝诫命的明文,因此没能象上帝的十诫那些说得清楚明白。但他却指明了一个重要的原则∶人当保守心的纯洁。因为善恶之争的战场乃在人的内心。人心既是人行动的指挥中枢,但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又能反过来影响人心对善恶作出选择。现代生活中青少年模仿电视犯罪的事实,就足以向现代人证明,不健康的事物对人可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坏的影响。人若不离开不合礼法的事,轻忽其对心灵的污秽能力,最终必被其所吞噬。智者所罗门警醒世人说∶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请听上帝对那些行为谨慎,言语纯洁的人美好的应许∶

  “行事公义、说话正直、憎恶欺压的财利、摆手不受贿赂、塞耳不听流血的话,闭眼不看邪恶事的,他必居高处;他的保障是磐石的坚垒;他的粮必不缺乏;他的水必不断绝。”(赛 33∶15-16)

   惟有上帝恩典的能力能保持人心灵的纯洁与坚强。心理学上有一条普世的法则∶人心将渐渐地适应它所不断关注的事物。当圣人基督成为思想的主题时,我们的心思就会远远地与那些可能污秽我们的事物与行为隔离,心智的能力就会得到加强。专注于能使人升华的事物;人心就会成为纯洁、神圣的通道,我们的生命就会健康活泼,满有基督的恩惠和上帝的性情。人心得到如此的训练,就会自然地转向,新的爱好、新的品味、新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在圣灵无声的默化中形成。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6-8)

   积极的事物必有积极的果效。上帝是爱,能够将爱的恩赐赐给凡寻求它的人。人应当努力离开世俗,远离庸俗的谈话与行为,志存高远,向上帝祈求圣洁的心与无疵的品德。

   爱,还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古圣所教导的-恕人之量。少了它,爱就是一字空言,毫无价值。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哪!我平日所讲的道,可以用一个道理贯通起来。”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门生们问曾叁∶“是一个什么道理呢?”曾子回答道∶“夫子的道理,归纳起来就是忠恕二字。”《论语·里仁第四》

   孟子说“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膝文公章句上》。“恕”是仁的核心内涵之一。恕是上帝圣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帝对世人的爱,尽在一个“恕”字中展露无遗了。上帝在向摩西宣布自己的名字所提到的一个特征就是∶“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出34∶7)这句话初看上来似乎是矛盾的,一方面说广行赦免,一方面又说追讨有罪者的罪。其实,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人对待罪的态度。若是人痛心悔改,上帝必赦免人的一切罪;人若自以为是,没有谦卑悔罪的心,上帝必将他的罪归在他身上。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的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55∶7-8)

   上帝高于人的意念与道路体现在什么方面?怜悯与宽恕!耶稣基督降世,并且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使凡愿悔改之人的罪,都能得上帝的赦免,替人开辟一条通向永生的义路。

   “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一4∶9-10;19)

   上帝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也愿意凡愿做他儿女的人,都能从他那接受这颗怜悯恕人之心。耶稣说∶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那种无亲情,不解怨的精神,不是天国的精神。中国的民间俗语中也有“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富有饶恕的心怀乃是智慧的体现,是圣灵在人心所结的善果。就是顽石一般的心,也常常会在饶恕的恩宥之下变得柔软。这是真正意义上以柔克刚。上帝对罪人的罪的饶恕是完全彻底,超乎我们的想像的。

   “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103∶10-14)

  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译文∶孟子说∶“君子不同于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存心与众不同。君子心中所怀存的是仁爱和礼法。”《孟子·离娄章句下》

  《扬子法言》上给君子下的定义是“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耶稣之心即真正的君子之心。所以圣经劝诫我们∶“你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腓2∶5)基督的心中所装的是上帝的慈爱与上帝的律法。他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上帝也愿意将他的律法放在我们的心里,与我们立下永远的约。

  “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以后就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来10∶16-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