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俗称「地藏王」,梵名 Ksitigarbha,西藏语
Sahi-Sinn-Po,中译乞叉底蘗婆、地藏、持地等。佛教说:地藏是在释迦去世后,弥勒出世前,在这轮回世界中,广救一切众生的菩萨。经曰:一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善男子即指地藏——龚按),……以是菩萨本誓愿力,连满众生一切要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稳」(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
关于「地藏」两字的意义,佛经把它解释成:地藏菩萨对诸事忍辱坚强,加大地一般不受摇动,而且地藏智能深广,有如海洋,经曰:「是地藏菩萨作沙门像,现通力之所变化,有如是等大庄严事。……」(大方广十轮经卷一),「持戒不动如须弥山,督进难坏犹如金刚。忍辱坚固亦如大地,总持正法心无二相。禅定庄严如妙华鬘,智能智广犹如大海」(见同经卷一)。
现在,我们再根据梵文原义,看看「地藏」是何意义?梵名 Ksitigarbha,是由两个梵字复合拼成,即是
Ksiti﹢.+garbha﹦Ksitigarbha。Ksiti 的意义是「住处」、「土」、「国土」,在文法上为「女性」,是由 Ksi﹢ti﹦Ksiti
而成。garbha 如用在复合字的末尾时,意思是「胎藏」、「孕育」、「具有」、「带有」、「藏有」、「含有」、「富于」。Ksiti﹢garbha﹦Ksitigarbha,这两个梵字成为一个复合字后,意思便是:「藏有土地」、「含藏土地」、「地中之藏」。根据梵字原义,地藏与土地及大地有极密切关系,难怪佛经作者要把地藏解释成凡事坚忍,如大地般不受摇动了。其实,当强烈地震来时,大地不单要摇而且要坍、要陷。也许写十轮经的印度作者,倘末体验过地震的可怕亦未一定。
地藏的梵名原义,既与大地有关,无疑地,地藏是土地的神格化,地藏原是印度民间的土地神。但后来经过印度大乘佛教的吸收与融会,把地藏搬到佛教后,地藏在佛教中竟成了全能的神祇,其地位凌驾观音菩萨之上了。在佛教中,另有一位与土地有关的地神(又称地天),梵名 Prthivi,或 Dharanidhara,中译必哩体尾、毕哩体微、地神、地神天、坚牢地神、持地神、地多大神。原是一女性神,专司大地。但此地神在佛教界并不出名,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因此她与地藏不能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