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基督比喻与解经



"比喻"含有效在一起来比较的意思(参《新约字解》byDr. W.E.Vine)。《圣经》里面的比喻,大部分记载在四福音书里面,而福音书中又以马太和路加所记的比喻较多。马太所记的比喻较注重描写"天国"的属灵情况,而路加所记属于一般性的比喻。

《圣经》里的比喻跟一般的神话或寓意故事不同,因为主耶稣不用完全虚构,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来作比喻。他只采用日常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为设喻的内容。而且都很简短,目的只在解明某一点真理,不是要编一个动人的故事吸引人来听。例如:路加福音十五章,主耶稣讲到一个好牧人怎样去寻找那迷失的一只羊;一个妇人怎样点灯找那失掉的一块钱;和浪子的父亲怎样等候浪子回家……。这些都是当时民间日常会发生的事。

有不少比喻的解释,受其他神学见解的影响。例如:解经的人对预言的解释如何,必定影响他对比喻的解释。对于得救是靠恩典,还是靠恩典开始,靠行为维持到底?也必影响他们对比喻的解释。比喻的解释也会影响预言或救恩的解释。所以要在福音书一切比喻里寻找一种和谐的解释,就必须先看他所接受的"神学"的见解如何,否则就可能有先后矛盾的情形发生的。换言之,比喻的解释是很容易受神学见解所左右的。所以比喻在信仰的根基上,不象明训那么有权威。

解释比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掌握各比喻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那比喻所要取喻的要点是什么。知道了比喻所要解明的目的之后,比喻其余细节就不一定需要解释,或不一定要有合理的解释,因为取喻的重点才是设喻的目的。细节不是设喻的目的,所以不该按细节来确定整个比喻的重点。

那么,怎样看出各比喻所要取喻的重点?留心读上下文的经文是最重要的原则。当然,任何一段《圣经》的了解,都跟读经的人本身的灵性和真理的造诣,或对倚靠圣灵操练属灵心窍的深度有关系。所以各人的见解有若干程度的出入,在所难免。正因为这缘故,所以在信仰的根据上,愈明显的教训或吩咐就愈有力。例如《圣经》中的命令较之预表或比喻,是更有力的信仰根据。

这不是说《圣经》本身的话有各种不同等级的权威或可靠性。而是说,读《圣经》的人,在领会《圣经》或解释《圣经》时,对明训或命令偏误的程度(误解的可能性),比较预表或比喻可能偏误的幅度小。所以单单凭比喻或预表来确定教义,在信仰的根据上就比较单单凭明训软弱。为使读者易于了解各比喻的重点与细节的分别,兹略举数例如下:



例解251:撒种的比喻

撒种的比喻,符类福音都有记载(太十三章;可四章;路八章)。而在主所讲的比喻里,只有这比喻是主耶稣解释得最详细的,甚至很多比较细微的小点也加以解明。但整个比喻的重点在那里呢?需要很细心的阅读全段。(读本书必须阅读所附列之经文)

太十三1-23--"……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他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往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1)这比喻有两个不同深度的重点。按概略性的观察,似乎是要说明神的道在人心中所产生几种不同的果效。道的种子只有一种,心田却有四种。生命的种子虽是一样,但人的心却有四样。神的道所以会在人心中发生不同的效果,不是神的道那方面有问题,而是人的心这方面有问题。但留心上下文反复细读的结果,就可以得着更深入的了解。

(2)上文主耶稣回答门徒为什么对众人讲道要用比喻的那些话,是明白这比喻的主要关键。他说:

十三11-12--"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什么是天国的奥秘?为什么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12节是最好的解释,天国奥秘之一,就是12节所宣告的一项属灵的原则:"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而这个撒种的比喻,正是要讲明这个原则。

(3)注意比喻中虽然有四种心田,却都属两大类。一类听了神的道而结不出子粒的;另一类是听了道而结出子粒的。结不出子粒的有三种不同的因素,结出子粒的也有三种不同的效果--有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撒种的人出去撒种,有落在路旁的,有落在浅土石头地上的,也有落在荆棘里的。这几种人结不出子粒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不能结实的事实却是一样。种子撒在地上如果不能结实,就连他本来那粒的种子都失去。这些就是"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的那等人。

(4)但另一种撒在好土里的就结出子粒,有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既然最少也有三十倍,这样他不单有原来的那一粒,而且比他原来那粒还多出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这就是"有的还要加给他"的意思。这属灵的原则,不信的人完全不明白,只有领受了生命之道的人才明白。

(5)这比喻的目的,就是要教训门徒了解天国(教会)在地上的状况。不要因那三种人的心田灰心,却要象那末后的一种蒙福的人--"有的还要加给他"的人。下文13-15节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也正是这个意思。凡故意拒绝先知的话的,必因先知更多的劝告而更硬心,连最初的感动也失去。

"天国"不在乎你听过多少道,而是在乎你听道之后有没有结出子粒来。

(6)但怎样才能使所听的道有效果又结出子粒,成为"有的还要加给他"的那等人呢?首先要明白所听的道。明白与虚心的领受有密切的关系。骄傲使人自满而硬心,以致听了也不明白,甚至误解。

能够胜过环境和内心各种的拦阻,而使道种结出子粒,才是属于"有的还要加给他"的那种人。因畏惧环境上的困难,或体贴肉欲的要求,而不顺从真理的道,虽然多听仍是没有益处。无论是信徒或是未信的人,听道都是同一原理。

(7)照主耶稣讲这比喻的情形看来,在当时的群众中,有人的心正象前三种土地那样。他们虽然是一起听道却是不结实的心田。我们应当明白,神的教会在地上的时候,虽然一起来听道的人很多,有些人似乎是领受了,但是他们却是还没相信或暂时相信的--"那些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路八12-13)

不论是听而下信、或暂时相信或结不出子粒的,都是属于"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的那一类人。但那些有真信心领受道种的,也都是结实的,而且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不同效果。(详参 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



例解252:进葡萄园作工的比喻

马太福音二十章论天国另一个比喻,就是进葡萄园作工的比喻(太二十1-16)。主要内容是讲到一个家主在清早、巳初、午正、申初、及酉初,这几个不同的时间出去请工人进葡萄园作工。最后他们各人所得的工钱都是一钱银子。

(1)要明白这比喻的重心要注意两节经文:

①太十九30--"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参太十九23-30)

②太二十16--"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2)注意上文16节与前章30节,是完全一样的一句话。上章彼得问耶稣,他为主已撇下一切,将来会得什么赏赐?主耶稣就告诉他的门徒,他们会坐在十二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而且要在今世得到百倍。但最后他警告那些门徒:"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所谓"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是什么意思?紧接下文,主耶稣讲了这个比喻,然后又重复这句话,可见这比喻主要在讲明,为什么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3)上文主耶稣对彼得和那些门徒,提到他们将会得到的赏赐,但这比喻是要补充上面的教训,说明虽然我们事奉主会得赏赐,却不该斤斤计较,不要用一种交换利益的态度来事奉主。注意比喻里的家主出去请工人的时候,那些清早进来作工的人,同他们讲好一天一钱银子,但末后请进来的工人却没有讲定工钱。二十章4节:"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只说"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这些人就进去工作了。总之他们信任主人的公义就来了。但那些早进来的呢,不但事先讲明工价,事后又埋怨别人得的比他们多。

(4) 所以这比喻的重心是要讲明事奉主要忠心真纯,不要斤斤计较,也不要嫉妒别人。因为我们各人要得的赏赐,不是根据你现有的机会多少,资格老嫩,而是根据忠心和诚实。反次,如果我们有竞争或私心,甚至恐怕别人得到好处,自己却占不到便宜。那么,有一天我们可能会象这比喻里所讲的那些清早进来的工人那样,发现他本来该在前的竟然在后。

(5)总之,整个比喻中的葡萄园、园主、工人、清早、已初、午正等等时间,虽或有些象征的意思,但是却不是这个比喻的重点。这些细节的象征,若是很自然,没有牵强,不被过分的强调,也不妨事。但是并没有必须每一个细节都要有完备的解释。因为整个比喻的解释在讲明我们为主做工该有的存心和态度。解明这一点以后,这比喻的作用是已经完满,其他的小节是不一定要得到合理的解释的。



例解253:娶亲筵席的比喻

有时,虽然知道解比喻,要先明白它取喻的重心。但问题是,有些比喻并不容易摸着它的重心。娶亲的筵席的比喻(太廿二1- 14)正是一例。

(1) 要明白这个比喻的重心,首先不要忽略"天国好比……"这句话是指下文整个比喻,不是单指比喻中的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件事。就如:天国不是好比一个王为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也不是好比王打发仆人请被召的人来赴席……。而是好比:由3节到13节的整段描写的情形。这是了解所有天国比喻非常重要的关键。

(2) 这比喻很自然的分作两段讲述。首段讲述那位王怎样打发人去请被召的人来赴席,都被拒绝。王大怒而发兵除灭他们。末段讲述王怎样从岔路口邀请人来赴席。在赴席的人中有人不穿礼服而被丢在黑暗里哀哭切齿。多数人只注意了首段,以为这比喻的重心是讲述人们怎样拒绝王的邀请,暗指人怎样拒绝福音,因而下意识的以为末段那些愿来赴席的人就是已经接受福音的人。其实这观念是读《圣经》的人自己加进去的。应先除去这成见。整个比喻所要取喻的要点,在首段中未完整,要把末段加在一起才完整。

(3)《圣经》本身并没有把不来赴席的人解作不接受福音的人,也没有把不穿礼服的人解作没有好行为(或类似的讲法)的人。整个比喻是在讲述两种在天国外围的人会被"除灭"(或同类语);一是拒绝赴席的人,二是赴席而不穿礼服的人。他们无分子天国的原因,虽有五十步至百步之别,他们被摈于天国门外的结果则是相同。

(4)这比喻的主要争论在于不穿礼服而被丢在黑暗里的人是准?有三点可从经文本身确定:

①他被丢在黑暗里与他的"善恶"无关。因10节明说"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所以凡以人的善恶(或成败)作为这人被丢在黑暗里的理由,都不合《圣经》本意。

②《圣经》相当有力的暗示,所有赴席者的"礼服"不是赴席者自备,而是主人预备的。因:

a.这些人是从岔路口情来的(9节)

b.王责备那人为何不穿礼服时,那人"无言可答"(12节)

所以这"礼服"若用以象征赴席者本身的善行或别的属灵成就,都不合宜。若用以象征神的恩赐或基督的义袍方面则较适合。

③不穿礼服者的结局与不肯赴席者的结局相同:

a.都无分于王的筵席,或被除灭(7节),或被丢在黑暗里(13节)。

b.都是被召而没有被选上(14节,参4节、10节)。

(5) 此外,这比喻应与上文联系。上文廿一章42-44节主耶稣对犹太人说:"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这样,本喻的首段用不同借口拒绝赴席的三种人都是指犹太人,而末段"往岔路口,凡遇见的都请来"的,该是一切外邦人。但不是所有被请来的都自然可以在王的筵席上坐席,而是请来又穿礼服的人,才可以坐席(才可以有分于神的国)。这样,不穿礼服的人,就是不靠主的恩典而自以为义的人。这些人虽有机会听福音,却无分于神的国。(详参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



例解254:我来象贼

太廿四43--"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

启十六15--"看哪,我来象贼一样。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

若不是主耶稣自己用"贼"来比喻他的来临,大概没有别人敢用这样的比喻。但这简单的比喻,却是主耶稣、使徒保罗(帖前五2)、使徒彼得(彼后三10)、使徒约翰(启三3)所共同用过的。并且也是为同一目的,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经卷中,重复使用了最夸次的,可见其重要性。

这比喻却是很好的例子,说明比喻只取意于某一重点。注意:主耶稣是用"贼"来临的时间之难以预料,比作他的再来也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却不是以贼的其他方面比作主自己。

《圣经》既然一再提醒我们,主再来的时间象贼一样难以预测。我们就当儆醒地随时预备主的再临了。



例解255:十个童女的比喻

(1)在这个比喻里(太廿五1-13),有很多人物或时间似乎有属灵的意义。其实都不是比喻的重心。比如十个童女的"十个"这数字;又分为"五个"愚拙,"五个"聪明。她们所预备的"油"象征什么?她们的"灯"象征什么?"新郎迟延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半夜"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没提到"新妇"……等等。这些都不是这个比喻的重心。

整个比喻的重点是这十个童女被分作两类:一类是聪明,一类是愚拙。聪明的童女聪明在什么地方?聪明在她们除了灯里的油外,还另预备了油。所以她们的灯光在新郎来的时候仍会发亮。愚拙的童女愚拙在那里呢?愚拙在她们除了灯本身的油以外,没有另外预备油。所以新郎来的时候,她们的灯不能继续发光,因为油没有了。

(2)换句话说,新郎来的时候,童女的灯是否发光是比喻的焦点。也就是说,除了灯本来有的油以外,另外预备油是什么意义,是解释这个十童女的比喻的重要关键。若灯光象征信徒的好行为(太五14-16),那么,另外预备的油象征圣灵是信徒发光的能源是合理的解释。

(3)还有一点是在这比喻的最后一节,主耶稣讲完这比喻之后所作的结论--"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13节)是耶稣基督讲这比喻的结论,也就是讲这比喻的目的。

根据本节可见,这比喻中那五个聪明的童女就是"儆醒的",五个愚拙的就是"不儆醒的"。但注意:本来"儆醒"的反而就是"打盹"。不打睡才可算为儆醒。但在这比喻里"儆醒"的反而却不是"打盹",因为新郎迟延的时候,这十个童女都打盹睡着了(5节)。不过那些已经另外预备了油的童女,虽然同样打盹,却还是算为儆醒。那么,所谓"儆醒"、"聪明"全在乎在新郎未到以前是否另外预备了油。这就是这比喻中"儆醒"的独特意义了!

(4)愚拙的童女愚拙在那里呢?愚拙在既不知道新郎什么时候会到,竟没有另外预备油。她们可能自以为她们原有的灯油是够应付等候新郎迟延的需要。她们那么自信地不另外预备油,结果却证明她们的估计错误,因为在新郎来的时候,她们自己说:"我们的灯要灭了。"事实证明她们经不起考验而被算为不儆醒。所以"儆醒"在这比喻里有特别的意义,不能按普通意义来领会。

(5)主耶稣借这比喻教导我们怎样预备他的再来。怎样才算是儆醒?不是在乎你会不会打盹,是在乎你是否一早就预备好了油。知道主耶稣一定会再来而预先另外预备好了油,那就算是"儆醒"。知道主耶稣会来而竟然没有预先另外预备油,那就是不儆醒,也就是"愚拙"了。

按本章第10节的意思看来,事先另外预备了油的童女,就被算为"那豫备好了的"。新郎来的时候才想到去预备油的,就被算为未曾预备好了的。儆醒与不儆醒、聪明与愚拙、预备好或未预备好,就全在乎新郎来以前是否已经预备好。

(6)我们若留意把这比喻与上文廿四章中那忠心有见识的仆人,按时分粮的比喻互相比较,就知道这两个比喻有一点相同的重要教训。上文廿四章45-51节那个比喻,是要讲明怎样才算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就是"按时分粮"的仆人。不论主人是否在家,照常按时分粮,也就是随时预备等候主人回来,那就是忠心有见识。而上文所说的那个恶仆恶在那里?他的恶不是因为他不要预备,而是因为他想等到主人快回来的时候才预备。所以那恶仆和那些愚拙的童女在这一点上,情形相似。上喻中的"恶"与本喻中的"愚拙"相同,他们自以为聪明而不及早预备好,反倒成为愚拙。(详参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



例解256: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

(1)这个比喻(路十25-37)的主要意思很显明,就是要讲出谁是我们的邻舍,或说怎样做别人的邻舍。我们注意这个比喻的上文,主耶稣回答那个律法师,叫他"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因为那个人不服主耶稣的话,故意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其实主耶稣的话的重点原本是在上半节:"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但那人对于"要尽心……爱主你的神"这句话无可反驳。所以挑起下一句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来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于是主耶稣用了这个比喻来讲明:谁是我们的邻舍呢?怎样成为别人的邻舍?和怎样爱邻舍?

(2)凡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我们的邻舍。切实的用爱心去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就是爱邻舍并成了别人的邻舍。所以主耶稣的回答,仍是把话题带回他上句所强调的"要尽心、尽性……爱神,并爱邻舍"的题目去。

(3)怎样去爱邻舍是整个比喻的主要信息。并且尽心去爱邻舍,或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跟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这两件事是并行的。因我们不爱看得见的弟兄,就不会爱那看不见的神(约壹四20)。如果真的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就必定想办法,在那些我们看得见的人身上,表达我们爱神的心。因此主耶稣用这比喻来回答那个律法师,一方面使他无可掩饰他的推诿,另一方面又将他自己上文所讲的"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的整个意义都解明了。

(4)虽然律法师所问的,只是主耶稣全句话的下半截"谁是我的邻舍",但主耶稣所说的比喻却不是只回答他那下半截,而是解释他自己所说的全句话--"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因为律法师所问的,只是因不服而断章取义问难的问题。这一点对了解整个比喻的主要意义十分重要。

(5)至于这个比喻里的祭司、利未人、强盗、油、酒、客店等等,是否有特殊象征的意义,《圣经》没有明说,也没有否定。或可以有某种类似的属灵教训,却不能被过分强调,甚或要凭借能否凑合这些细节,作为决定整个比喻的解释,那样就喧宾夺主,轻重颠倒了。



例解257:三年不结果的树

我们先留心地将路加福音十二章6-9节细心读几次,再从第1节读起,细心地读到第9节。

(1)初步看这个比喻的时候,我们的印象可能是认为,这比喻的重点是劝勉我们不要白占地土,要结果子。但如果停在这里,还未完全了解主设喻的意思。我们若比较上文1-5节,就会得到更完全的了解。因为上文记载,当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的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他们这样告诉耶稣的意思,似乎是说这些加利利人,死得这样的悲惨,大概因他们比其他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得到这样的报应。

(2)主耶稣改正这些人的观念。他说:"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然后主耶稣讲这个比喻。可见这个比喻的重心,在于主耶稣要向那些人解明,他们所以现在仍然活着,没有遭受意外伤亡或灾祸,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好,而是因为神还要再容忍他们,再等待他们结果子,等他们结出什么果子呢?结出悔改的果子来。

(3)至于这个比喻的其他细节,例如:比喻里所提到的那一个园主是谁?无花果树是否有特别象征的意义?第7节又提到一个"管园的",那管园的是谁?……等等,都不是这个比喻的重心。这不是说,这些细节不可以有任何象征的意义,而是说只要摸到比喻的重心,其他的细节,只是附属的讲解。但这些细节若有任何象征意义,应该是配合这整个比喻的主要目的,而下是与这个比喻的重心相反的。



例解258:失羊、失钱的比喻

(1)路加福音十五章是《圣经》名章之一。全章记载了三个比喻。一百只羊走迷了一只,十块钱掉了一块,两个儿子失了一个。三个比喻是有共同的中心信息,一般人的重点可能只偏于失落了的那一只羊、那一块钱、那一个儿子的那方面。其实主耶稣讲这三个比喻的中心信息,并不单是要说明失落了那一方面。更是要讲明那些自以为义的人,怎样不能体会神的爱;怎样自以为不用悔改,又不喜欢看见别人悔改的那一方面。

(2)要把握这章《圣经》所讲这三个比喻的重点,就必须留心这章的头两节经文:"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这两节经文,说明了当时主耶稣讲出以下比喻的目的,是要解释他为什么接待罪人又和他们吃饭。并且责备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根本不会体会神的心意,比税吏和罪人更不如。

(3)在一百只羊的比喻里,显然那失去的羊,是代表那些在罪里失丧的人,但那九十九只没有失丧的羊,代表什么人?实际上是指法利赛人和文士。世界上有没有不用悔改的义人呢?没有。所有的义人都因为他悔改了被神称为人。所谓"不用悔改的义人"就是自以为义的人。为什么主耶稣和那些罪人亲近,又和他们吃饭呢?因为他们既然肯接待耶稣,就是肯悔改的人。主耶稣来的目的是要救罪人,当然是为这些肯悔改的义人而欢喜。



例解259:浪子回头的比喻

(1)路加福音十五章的下半章提到那两个儿子的比喻。小儿子比作上文那些税吏和罪人。因为这个儿子浪费了父亲所有的一切;但后来醒悟回转。那大儿子却代表法利赛人和文士。他们看起来好象是一个好儿子;因为他们没有出去浪费他父亲的钱财等等。但这个大儿子完全不能体会父亲的心,妒忌他的弟弟,不因他的弟弟回转而欢喜,反倒因他的弟弟回来而发怒。

(2)这正是当时的法利赛人和文士的光景。他们只不过看见那些税吏和罪人已暴露出来的罪恶,而完全看不见自己隐藏在内心和在敬虔的外貌里面的败坏。他们完全看不见自己的嫉妒和邪恶的心意。结果税吏和罪人情改了,他们却没有悔改。反而论断批评、吹毛求疵。

(3)我们若能把握着这些比喻的重心,在解释方面就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差错了。但比喻的细节若要细加推敲,就未必每一点都完全合逻辑,或每一点都可以有完满的解释了。就如一百只羊失了一只,为什么要将九十九只撇在旷野,而去找那失去的一只羊呢?为一只而撇下九十九只,岂不是冒更大的损失的危险?但因比喻的目的,在说明牧人如何宝贵失去的一只。法利赛人等既然自以为没有失丧的,不需主的寻找;税吏和罪人却自知是失丧的,所以主耶稣要寻找他们,且接待他们。

(4)所谓"旷野"未必限定很荒凉的地方,而实际上可能是指设在田野的羊圈。因为牧羊的人会在空旷的地方围起木栏杆,将羊圈在里面。说它是羊圈,也可说是"旷野"。但若为这些细节争论,就偏离了比喻的中心。

(5)另一方面,牧人找到那只羊,就欢欢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家。这种动作可以表明牧人对这失迷的羊的爱顾。适当的发挥,可以配合比喻的主题。过分的强调,就可能喧宾夺主,使人摸不清楚那一点是比喻的重心。失钱和浪子的比喻也都同一原理。



例解260:不义的管家

路十六3-8--"……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不少信徒觉得奇怪,为什么这比喻中不义的管家,会被他主人称赞他作事聪明呢?这是因为当我们读整个比喻时,多半会太留意一些似乎不近常理的语句,而忽略了整个比喻的重点。

在这比喻中的主人,并非称赞这不义管家的不义、浪费,以及擅用职权肥己……等方面。只不过称赞他那么善于把握转眼间就会失去的机会,为自己的前途预作安排罢了!主耶稣随即把这一要点,应用在基督徒身上,他说:"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按笔者的领会,主耶稣把不义的管家比作"今世之子"。因他们在为属世、为自己、或为今生各种利益方面的事上,十分机智而重视可利用的每个机会,为自己取得今生的好处。

相比之下,基督徒--"光明之子"在世事上虽不如今世之子聪明,却应效法这不义的管家在世事上那种不放过机会的精神,去抓紧每个可利用的机会,作那些可以存到永世的事工--拯救失丧灵魂,为福音事工奉献金钱……。这是整个比喻最重要中心。(本喻曾在拙编《圣经报》中详解,在此从略)



例解261:葡萄树与枝子的比喻

整个比喻(约十五1- 8)的重心在讲明怎样可以结果子更多,就是常常住在主里面。所谓常住在主里面的意思,就是常常和主联合,常按神的旨意而行,这样就可以结果子更多了。

全段有三节经文提到多结果子:

①"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2节)

②"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5节)

③"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8节)

这里三次提到"结果子更多"或"多结果子",而多结果子的秘诀就是"常在主里面",这就是主耶稣讲这比喻的主要目的。注意葡萄树的特点,不在于有没有果子,而是在于是否多结果子。

所以如果要把这比喻,拿来作为信耶稣以后还要怎样作才可以得救来解释,就完全违反这比喻的本意。这里根本是指生活的问题,而不是生命的问题。不是怎样可以得到生命,而是已经有了生命的人,怎样可以在生活上为主结更多的果子。常有人以为在第2节所说:"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代表不结果子的信徒要灭亡。

如果不结果子的就灭亡的话,那就要注意这个比喻所讲的,不单是不结果子的枝子要"灭亡";不多结果子的也要"灭亡"。因为第5节说: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象枝子丢在外面桔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注意怎样才可以多结果子呢?要常在主里面。但如果不常在主里面,就好象枝子丢在外面枯干扔在火里面。而第8节说:"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若反面推理的解释是对的话,那么不多结果子的枝子,也就不是主的门徒了。

这样说来,不只是不结果子的灭亡,不多结果子的也要灭亡。不常在主里面也同样灭亡了。如果这比喻是讲得救与灭亡,按这标准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得救。

但整个比喻的主要目的是讲生活,怎样为主多结果子,怎样叫神的名得荣耀,而不是讲怎样得救。虽然比喻有些细节是难以得到完满的解释,但没有必须对每一细节作完满的解释。比喻中的细节虽可作合理的取训(若与比喻的中心配合的话),却不是必须每个细节都要绝对合逻辑。

总而言之,解释比喻必须注意整个比喻取意的重点,不要把比喻的细节取代了比喻的中心地位。把握了比喻的重点,按照比喻取意的重心领受教训,就已经取得《圣经》的正意。这样的领会比喻就不会误解误用,可以受益而不招损了。

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