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颠扑不破的真理 黄维仁 |
从临床辅导的经验中,我发现一件事──所有的真理来都自于神。 人最大的需要是爱 圣经的中心即是讲爱。如,大家所熟悉的哥林多前书十三章8~13:「爱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又如,马可福音十二29~31,耶稣提到两条最大的诫命:「爱神」和「爱人如己」。而心理学中最好、最重要的医治原则和技术,全都是圣经的真理;一切治疗的总纲都可归根于我们神「恩典-慈爱」与「真理-公义」两个属性。许多研究资料都可以为此作证。 最近医学界的一些学者研究一万名心脏手术病人恢复的情形,发现病人大约可分成两种,其间最重要的差别是,第二群人具有两个要素,一为「不觉孤单」──即不断感受到爱,能经常接受爱并给予爱;另一为「有虔诚的信仰(未分何种信仰)」。结果六个月后,两群人的情形大不相同。前者的死亡率高出七倍。由此可见,饮食的调整、戒烟酒、运动等,还不如这两个因素重要。此外,近日的研究发现,在这紧张的时代,「抗压」的一大要素,是「与旁人能建立有意义的关系」,而凡是感到孤寂、被人拒绝的人,死亡率高了四倍。(这些资料可参心脏专家 Dr. Dean Ornish 所着的 Love and Survival 一书。) 休士顿大学的卡普兰(J. Kaplan)作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将一群预先喂食高脂肪饲料的兔子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控制组,正常进食;第二组为实验组一,偶而将兔子带出来摸摸,再放回笼中;第三组为实验组二,不但经常将兔子抱在怀中,还加上亲吻、爱抚。一段时间后测量兔子的胆固醇,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稍低,但第三组则比第一组低60%。这项实验的结论为:爱的确可以「抗压」。 史丹弗大学医学院对一群患乳癌的妇女,进行手术后存活率的研究,发现参加每周一次支持群体、较常感受到爱的一组,存活率为没参加支持群体者之两倍。 由此可见「爱」对人的重要,难怪圣经一再强调这一点。神的属性就是爱,而耶稣基督所展现的,就是爱的关系。 了解──建立爱的关系之钥 人人都知道爱的重要,但如何去给予爱、展现爱,则是很大的艺术。现代人的「关系」非常复杂,有许多「两难」的现象,如:「接近你,我就受伤;不接近你,我就孤单」;「说出心里的话,你就会离开我;不将心里的话告诉你,我就与你有距离」。许多人没有办法向最亲爱的人倾诉内心的痛苦,恐怕对方没有雅量倾听。结果日久便生鸿沟。 举个例子。一位太太看连续剧,被剧情感动得眼泪汪汪,先生进来,说:「你疯了吗?这都是假的,有什么好哭的?」从此,只要先生一进屋子,太太便会立刻转换心态、强忍住眼泪,而在那一刻,两个人就失去了心连心的宝贵接触。这位太太在自己最亲爱的人面前不得不武装起来,因为若不如此,就会受到伤害。这是人间非常大的问题,怎么办呢? 一个人若要能建立爱的关系,必须要在「与神」、「与人」、「与 己」三方面有所突破。 与神建立关系方面,平日大家已听了很多,在此只举一个例子。什么 职业自杀率最高?--医生、律师,也包含心理医生。这些人虽有很多技巧,但若与神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本身的家庭往往是破碎的;他们知道爱的重要,也知道很多表达的技术,却没有爱的能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精通宗教术语、常在教会出入的人,亦不见得有爱。例如,有人专喜 欢考人圣经、辩论神学观点、或很容易嫌别人不够「属灵」、「爱主」,等等。若有人口口声声说自己爱神,却常让人感到敬而远之,周围的人与他一接触就受伤,这样的人在「灵」里实在有问题。 彼得前书三7 说:「你们作丈夫的,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识」,就是要「了解」对方。这句经文的应用不限于配偶,也适用于家里每一人。若孩子天生是乔登(Michael Jordon),你不要硬把他变成爱因斯坦。许多中国人的亲子问题,是常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而不是按神给他的天赋,帮助他发展。 人与人的关系如何突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学习的心:去了解对方,按照「知识」与他相处、同住。 化冲突为了解 近三十年来,有些世俗的心理学家花下苦工,在许多破碎的家庭中观察、实验,要找出什么样的行为、事情造成关系的破碎,或导致关系的改善。而他们的结论,却都证实圣经早已有的教导。在此只举一个例子。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古特曼教授(John Gottman),长期追踪一些夫妇。不仅面谈,还在他们身上装置生理回馈的仪器,测试那些话语或非语言之沟通方式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可以从手汗的盐分测出焦虑程度;又与电脑尖端侦测设备相连,用分隔式银幕,半边照先生、半边照太太,观察话题所引起的面部、身体反应。国家给他经费,建立一个很大的「爱情实验室」,设备与家里类似,让这些夫妻住进去,还有极美的户外景色,让他们活在心□神怡的环境中;只不过室内到处有录影机,可供观察,还加上持续的验尿(检查cortisol含量,以测定压力程度)、抽血(检查免疫力)。
经过长期的实验,最后,他们可以根据短短五分钟的录影带,预测哪对夫妇在四年之后会离婚;准确度高达94%。现在科技已达「爱情X光」的阶段,很清楚可测定何种行为会对家庭造成破坏、何者能够建造。 其实,冲突是通往亲密关系的康庄大道──只要知道如何处理。因为冲突的发生,必定是针对双方都在乎的事。冲突之际,乃是自我真正表露的时刻,这时若能努力去了解对方,并想办法去妥协、去投桃报李、让对方达成心愿,便使冲突化为增加亲密关系的良机。
古教授还有一项研究结论:每天花两分钟注意亲密关系,效果胜过每周去健身房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一位我所尊敬的精神医师贝克(Peck)曾着 The Road Less Traveled 一书,十分畅销,其中提及他人生的转捩点。他28岁时在一所精神医院实习,一位督导来告诉他说:「 你是我所见过最骄傲、最无礼的人,你自以为是神派来的礼物,但老实告诉你,周围的人都讨厌你。我虽然不能把你踢出医院,但我要让你清楚了解我的感受!」常人听到这番话,必定记恨督导一辈子,而贝克却能虚心接受批评,以致一生受用无穷。 一个人伟大与否,就在于是能否接受批评,使它成为自己的转捩点。 一颗受伤破碎的心要如何才得医治呢? 我非常喜欢赞美之泉的诗歌,其中我最爱的一首诗歌这样说:「十字架上的光芒,温柔又慈祥,带着主爱的力量,向着我照亮;我的心不再隐藏,完全的摆上,愿主爱来浇灌我,在爱中得自由释放。」事实上,这也是世俗心理治疗所强调的「医治的最高原则」。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可以把自己敞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受过伤;每个人都需要爱、需要接纳、需要人了解;而十字架就是这样的所在。主耶稣所接触、所爱的人当中,包括那些妓女、税吏──没有人愿意接近的人。他提供了一个最安全之处,让人在十字架面前可以柔软下来,看到自己内心的伤痕、和层层的防卫。一个人柔软下来,才能得到医治;而一个被破碎后得过医治的人,才能成为别人的祝福。 愿主赐福所有弟兄姊妹,让我们每人都愿谦卑学习,寻求神的医治,成为神爱的使者,把他的爱与温暖带入人间。□ |